《孟子·公孙丑章句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
| 孟子 孟子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②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③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④用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⑤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 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自贼⑥者也;谓其君不能者, 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 泉之始达。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释】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 同情心。②孺子:小孩③怵惕:惊惧。④内交:即结交, 内同“纳”。⑤要(yà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 求。⑥贼:伤害、残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 突然 ②仁之端也 发端 ③不足以事父母 服侍, 赡养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B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至于夏水襄陵(《三峡》) C.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D.足以保四海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②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 泉之始达。 (4)孟子长于说理, 尤其善于使用排比旬对比句、打比方。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①突然②发端③服侍, 赡养 (2)B (3)①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②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 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 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 泉水刚刚开始流淌。 (4)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气势强烈, 强调了人一定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和是非之心。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是因为, 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 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 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 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 没有同情心, 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 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 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 简直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 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 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 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 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 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 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 便足以安定天下, 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 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