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汉书·杨王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杨王孙者, 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 家业千金, 厚自奉养生, 亡所不致, 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 重废父命;欲从之, 心又不忍, 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 仆迫从上祠雍, 未得诣前。愿存精神, 省思虑, 进医药, 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 令死者亡知则已, 若其有知, 是戮尸地下, 将裸见先人, 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 是亦圣人之遗制, 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 缘人情不忍其亲, 故为制礼, 今则越之, 吾是以裸葬, 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於死者, 而俗人竞以相高, 靡财单币, 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 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 终生之化, 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 化者得变, 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 亡形亡声, 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 厚葬以隔真, 使归者不得至, 化者不得变, 是使物各失其所也, 且吾闻之, 精神者天之有也, 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 各归其真, 故谓之“鬼”, “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 岂有知哉?裹以币帛, 隔以棺椁, 支体络束, 口含玉石, 欲化不得, 郁为枯腊, 千载之后, 棺椁朽腐, 乃得归土, 就其真宅。由是言之, 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 窾木为椟, 葛藟为缄, 其穿下不乱泉, 上不泄殠。故圣王生易尚, 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 不损财于亡谓, 今费财厚葬, 留归隔至, 死者不知, 生者不得, 是谓重惑, 于戏!吾不为也。”祁侯曰:“善。”遂裸葬。
        (节选自《汉书·卷六十七·杨王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
        B.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
        C.及�。抑障攘钇渥樱唬嵊阍幔苑次嵴姹赝觯孜嵋猓涝蛭寄沂⑹氲兀叱呒认拢幼阋哑淠遥陨砬淄粒�
        D.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老, 即黄帝和老子, 黄老学以道家为核心并采纳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
        B.《孝经》, 儒家十三经之一, 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 书中有著名的“二十四孝图”。
        C.棺椁, “棺”指装殓尸体的器具, “椁”是套在棺外的外棺, 即棺外面套的大棺材。
        D.币帛, 古代用于祭祀、进贡、馈赠的礼物, 文中指的是给亡人穿戴丝绸一类的寿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王孙家境优渥, 重视养生。他家中的产业上千, 在生活上用于供养自己的物质非常丰厚, 保养身体可谓无所不至, 这与他学习黄老有关。
        B.杨王孙信奉黄老, 主张裸葬。他认为死是归真, 生病将死之际, 向儿子表达死后裸葬的愿望, 儿子请父亲友人祁侯劝他, 他反而说服了友人。
        C.杨王孙理性清醒, 思想超前。他选择裸葬超越世俗礼制, 认为精神离形, 各归其真, 棺椁布帛之类只能让死者久客在外, 不得归土而安于真宅。
        D.杨王孙心怀善意, 主张节用。他选择裸葬主要是希望纠正世俗, 因为世俗厚葬攀比成风, 浪费钱财, 不如节省费用, 劝人不要在无用处犯糊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亦圣人之遗制, 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译文:            
        (2)夫厚葬诚亡益於死者, 而俗人竞以相高, 靡财单币, 腐之地下。
        译文:            
         
         
         
        答案:
        10.B
        11.B(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 编成《二十四孝》, 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 通称《二十四孝图》, 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不是《孝经》中的内容。)
        12.D(“主要是希望纠正世俗”错, 他的主要目的还是希望早日“就其真宅”, 何况从其养生看, 也未必是节用之人, 只是主张葬时节用。)
        13.(1)这也是圣人留下来的规矩, 何必要拘泥而独自坚守所听闻的做法呢?希望王孙仔细考虑这件事。(“遗”“区区”“察”各1分, 整体1分)
        (2)厚葬实在对死者没有好处, 可是世俗之人却争着相互攀比, 费尽钱财, 使它们腐烂在地下。(“诚”“亡”“单”各1分, 整体1分)
         
         
        参考译文:
        杨王孙是武帝时期的人。学习黄(帝)、老(子)“无为而治”的理论主张。家中产业上千, 生活上供养自己非常丰厚, 保养身体无所不至。等到生病临终时, 先给儿子留下遗言, 说:“我想死后裸身入葬, 来返回我的本质, 一定不要改变我的意思!死了就做一个布袋盛我的身体, 葬到离地面七尺深的地方, 尸体下葬后, 从脚下扯下那布袋, 使身体贴近土地。”他的儿子想默不依从, 但父命难违;想按照父亲的意思办, 又不忍心, 就去见杨王孙的友人祁侯。祁侯给杨王孙写了封信说:“获悉王孙被疾病折磨, 我因急着要跟从皇帝到雍地祭祀, 不能前去看望你。希望你能振作精神, 不要过多地忧虑, 好好看病吃药, 坚持爱惜自己的生命。我听说王孙提前立言要裸体入葬。假如死人没有知觉也就罢了, 如果有知觉, 像你说的那样陈尸地下, 裸体去见先人, 我认为你不应该那么做。况且《孝经》上说:‘死者是要装内外棺材, 穿衣服, 盖被子的。’这也是圣人留下来的规矩, 何必要拘泥而独自坚守所听闻的做法呢?希望王孙仔细考虑这件事。”杨王孙回信说:“我听说古代的圣王, 由于人之常情不忍心看着他们的亲人死去, 所以制定了安葬的礼仪制度, 现在却超过了那些礼仪制度的规定, 所以我准备裸体埋葬, 想要以此矫正世俗的厚葬风气。厚葬实在对死者没有好处, 可是世俗之人却争着相互攀比, 费尽钱财, 使它们腐烂在地下。有的甚至今天才埋下去而明天就被挖掘出来, 这究竟和暴露尸骨在田野中有什么两样?况且人的死, 是生命结束时的转化, 像物体的回归自然一样。回归的能够得其所, 转化的能够顺其变, 这是事物各自复归于它的本质。返回本真就是进入一种玄远的境界, 无形无声, 才合乎道的真理。如果装饰外表来向众人夸耀华贵, 用厚葬来阻隔死者返回本真, 使该回归的不能得其所归, 该转化的不能顺其变。这是使万物失去他们各自的归宿呀。况且我听说, 人的精神是天赋予的, 形骸是地赋予的。精神离开形�。髯曰氐剿谋局�, 所以叫做‘鬼’, ‘鬼’的意思说的就是‘归’。死者的尸体孤独地停在那里, 怎么会有知觉?用丝织品包裹尸体, 装进棺椁与土地隔绝, 肢体被捆束, 口里含着玉石, 尸体不能腐化, 千年以后, 棺椁腐朽, 才能归土, 到达它真正的去处。由此而言, 一个人死了何必用那么长时间去做土地的客人, 而不返回真宅呢!从前帝尧安葬时, 用掏空的木料做小棺材, 用藤蔓当绳索捆绑棺材。他的墓穴往下不隔绝泉水, 往上不排出臭气。所以说圣王在世的时候, 对他的奉养容易满足, 死了容易安葬。这是不在无用的地方下工夫, 不在没道理的地方花钱财。如今浪费钱财实施厚葬, 阻留死者不得‘归’, 设置障碍不得‘至’, 死去的人什么也不知道, 活着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这叫做双重的糊涂。唉!我决不这样做。”祁侯说:“说得好!”于是(按杨王孙的遗愿)裸葬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汉书·何武传》(二)《汉书·吾丘寿王传》
        《汉书·黄霸传》(三)《汉书·张骞传》(二)
        《李陵传》《汉书·鲍宣传》(二)
        《汉书·蒯通传》《汉书·龚遂传》(二)
        《汉书·黄霸传》(二)《汉书·霍去病传》(二)
        《汉书·儒林传》《汉书·魏相传》(二)
        《汉书·魏相传》《汉书·杜业传》
        《汉书·扬雄传》《汉书·食货志》《管子·治国》
        《汉书·张禹传》《汉书·车千秋传》(二)
        《汉书·翟方进传》(二)《汉书·萧何传》(二)
        《汉书·杜邺传》《汉书·霍光传》
        《汉书·刘向传》《汉书·于定国传》(二)
        《汉书·鲍宣传》《汉书·段会宗传》(二)
        《汉书·王褒传》《汉书·樊宏传》
        《汉书·魏相并吉传》(二)《汉书·公孙贺传》(二)
        《汉书·公孙贺传》《汉书·郑崇传》
        《汉书·阅王商传》《汉书·朱买臣传》
        《汉书·王尊传》《汉书·儿宽传》
        《汉书·赵充国传》《汉书·魏相丙吉传》
        《汉书·张释之传》(二)《汉书·张良传》(二)
        《汉书·樊哙传》《汉书·胡建传》
        《宣帝时, 渤海左右郡岁饥, 盗起》《汉书·赵广汉传》(二)
        《汉书·张释之传》《汉书·傅介子传》
        《汉书·王温舒传》原文及翻译《汉书·孙宝传》
        《汉书·田蚡传》《汉书·孔光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