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 好读书, 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 因而献替, 裨益弘多。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 后亦阳怒, 请自推鞫, 因命囚系, 俟上怒息, 徐为申理, 由是宫壶之中, 刑无枉滥。豫章公主早丧其母, 后收养之, 慈爱逾于所生。妃嫔以下有疾, 后亲抚视, 辍己之药膳以资之, 宫中无不爱戴。训诸子, 常以谦俭为先, 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尝白后, 以东宫器用少, 请奏益之。后不许, 曰:“为太子, 患在德不立, 名不扬, 何患无器用邪!”上得疾, 累年不愈, 后侍奉, 昼夜不离侧。常系毒药于衣带, 曰:“若有不讳, 义不独生。”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亲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太子言于后曰:“医药备尽而疾不瘳, 请奏赦罪人及度人人道, 庶获冥�!!焙笤�:“死生有命, 非智力所移。若为善有福, 则吾不为恶;如其不然, 妄求何益!赦者国之大事, 不可数下。道、释异端之教, 蠹国病民, 皆上素所不为, 奈何以吾一妇人使上为所不为乎?必行汝言, 吾不如速死!”及疾笃, 与上诀。时房玄龄以谴归第, 后言于帝曰:“玄龄事陛下久, 小心慎密, 奇谋秘计, 未尝宣泄, 苟无大故, 愿勿弃之。妾生无益于人, 不可以死害人, 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 但因山为坟, 器用瓦木而已。”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 誓以死从乘舆, 不能当吕后之地耳。”己卯, 崩于立政殿。后尝采自古妇人得失事为《女则》三十卷。及崩, 宫司并《女则》奏之, 上览之悲恸, 以示近臣曰:“皇后此书, 足以垂范百世。朕非不知天命而为无益之悲, 但入宫不复闻规谏之言, 失一良佐, 故不能忘怀耳!”乃召房玄龄, 使复其位。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记十》,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 B.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 C.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 D.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宫, 中国古代宫殿名称, 一般指太子所居之宫, 也可以用来借指太子。 B.释, 中国佛教对释迦牟尼的简称, 后泛指佛教。唐代佛教兴盛, 影响广泛。 C.己卯, 人们用干支来纪时, 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 这里是纪年。 D.谏, 直言规劝, 使改正错误, 用于下对上。古代曾设“谏议大夫”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皇后训诫几个儿子要谦虚节俭, 她认为太子忧虑的事应在于德行不立和声名不扬, 而不应在于器物用具, 所以驳回了遂安夫人的请求。 B.长孙皇后抱病服侍唐太宗, 后来病情加重, 但她不同意唐太宗为了给她祈福而大赦天下, 她认为“死生有命, 并不是人的智力能转移的”。 C.长孙皇后随身携带毒药, 准备在唐太宗遭遇不测时赴死, 她在与唐太宗诀别时表示不能走到吕后那一步, 她还留下了被唐太宗认可的《女则》。 D.长孙皇后认为房玄龄侍奉唐太宗小心翼翼, 做事谨慎周密, 在临终前还劝谏唐太宗不要弃用房玄龄。后来唐太宗召回房玄龄, 让他恢复职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得疾, 累年不愈, 后侍奉, 昼夜不离侧。(4分) (2)蠹国病民, 皆上素所不为, 奈何以吾一妇人使上为所不为乎?(4分) 14.长孙皇后的“仁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10.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后素有气疾, 前年从上幸九成宫, 柴绍等中夕告变, 上擐甲出阁问状, 后扶疾以从, 左右止之, 后曰:“上既震惊, 吾何心自安!” 11.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分析不当, 这里是“纪日”, 不是“纪年”。 12.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述内容的能力。“但她不同意唐太宗为了给她祈福而大赦天下”错误, 依据原文“太子言于后曰:‘医药备尽而疾不瘳, 请奏赦罪人及度人人道, 庶获冥�!笨芍�, 应是“长孙皇后不同意太子去奏明皇上大赦天下的请求”。 13.(1)唐太宗身患疾�。嗄昝挥腥�, 皇后(精心)侍候, 日日夜夜没有离开身边。(“累年”“不愈”“侧”翻译正确各1分, 句意1分) (2)祸国殃民, 都是皇上平素不做的事, 为什么因为我一个妇道人家而让皇上去做平时不做的事呢?(“蠹”“所不为”“奈何”翻译正确各1分, 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 翻译时要注意抓得分点。 (1)累年:多年。不愈:没有痊愈。侧:旁边, 身边。(2)蠹:损害, 祸害。所不为:不做的事。奈何:怎么, 为什么。 14.①唐太宗无故迁怒于宫女, 长孙皇后等到唐太宗息怒了为其申辩。 ②豫章公主早年丧母, 皇后将她收养, 慈爱胜过亲生的。 ③亲自探视患病的妃嫔等, 并停了自己的药物饮食来供给他们。 ④希望陛下不要为她建陵墓而浪费国家财力。(每点1分, 答对三点给满分,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首先通读原文并理解大意, 然后梳理与长孙皇后有关的内容, 再分析哪些内容能体现她的“仁爱”, 最后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长孙皇后仁义孝敬且生活俭朴, 喜欢读书, 经�:吞铺谒嬉馓致劾�, 乘机劝善规过, 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见。有一次唐太宗无故迁怒于宫女, 皇后也佯装恼怒, 请求亲自讯问, 于是下令将宫女捆绑起来, 等到唐太宗息怒了, 才慢慢地为其申辩, 从此后宫之中, 刑罚没有枉法恣肆。豫章公主早年丧母, 皇后将她收养, 慈爱胜过亲生的。自妃嫔以下有疾病的, 皇后都亲自探视, 并停了自己的药物饮食来供给她们, 宫中人人都爱戴皇后。(她)训诫几个儿子, 常常以谦虚节俭为主要话题, 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对皇后说, 东宫的器物用具比较少, 请求皇后奏请皇上增加一些。皇后不允许, 并且说:“身为太子, 忧虑的事在于德行不立, 声名不扬, 为什么担忧没有器物用具呢!“唐太宗身患疾�。嗄昝挥腥�, 皇后(精心)侍候, 日日夜夜没有离开身边。(皇后)经常将毒药系在衣带上, 说:“皇上如有不测, 我也不能一个人活下去。”皇后有多年的气喘�。耙荒旮犹铺谘残揖懦晒�, 柴绍等人深夜有急事禀报, 唐太宗身穿甲胄走出宫门询问情况, 皇后抱病紧随其后, 身边的侍臣劝阻皇后, 她说:“皇上已经震惊, 我内心又怎么能安定下来!“因此病情便加重了。太子对皇后说:“药物都用遍了而病不见好, 我请求奏明皇上大赦天下犯人并度俗人出家, 应该能够得到阴间的福祉。”皇后说:“死生有命﹐并不是人的智力能转移的。如果行善积德便有福祉, 那么我并没做恶事;如果不是这样, 胡乱求福又有什么好处呢?大赦是国家的大事, 不能多次发布。道教, 佛教乃异端邪说, 祸国殃民, 都是皇上平素不做的事, 为什么因为我一个妇道人家而让皇上去做平时不做的事呢?如果一定要照你说的去做, 我还不如立刻死去!”等到病重, 皇后与唐太宗诀别。当时房玄龄已受谴回家, 皇后对唐太宗说:“房玄龄侍奉陛下多年, 小心翼翼, 做事谨慎周密﹐朝廷机密要闻不曾有一丝泄露, 如果没有重大的原因, 望陛下不要抛弃他。我活着的时候对别人没有用处, 死后更不能对别人有害, 希望陛下不要建陵墓而浪费国家财力, 只要依山做坟, 以瓦木为随葬器物就可以了。”于是取出衣带上的毒药示意唐太宗并说道:“我在陛下有病的日子, 曾发誓以死跟定陛下到地下, 不能走到吕后那样的地步。”己卯日, 皇后在立政殿驾崩。长孙皇后曾经搜集自古以来妇人得失诸事编为《女则》三十卷。长孙皇后驾崩后, 宫中尚仪局的司籍奏呈《女则》一书, 唐太宗看后十分悲痛, 向身边的大臣展示并说道:“皇后这本书, 足以成为百世的典范。朕不是不知上天命数而沉溺无益的悲哀﹐只是在宫中再也听不见规谏的话了, 失去了贤内助, 所以不能忘怀呀!”于是征召房玄龄, 让他恢复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