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隋书·宇文庆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隋书
        宇文庆, 字神庆, 河南洛阳人也。庆沉深有器局, 少以聪敏见知。周初, 受业东观, 颇涉经史。既而谓人曰:“书足记姓名而已, 安能久事笔砚, 为腐儒之业!”
        庆善射, 有胆气, 好格猛兽, 宇文直甚壮之。后从武帝攻河阴, 先登攀堞, 与贼短兵接战, 良久, 中石乃坠, 绝而后苏。
        帝劳之曰:“卿之余勇, 可以贾人也。”复从武帝拔晋州。其后齐师大至, 庆与宇文宪轻骑而觇, 卒与贼相遇, 为贼所窘。宪挺身而遁, 庆退据汾桥, 众贼争进, 庆引弓射之, 所中人马必倒, 贼乃稍却。及破高纬, 拔高壁, 克并州, 下信都, 禽高湝, 功并居最。周武帝诏日:“庆勋庸早著, 英望华远, 出内之绩, 简在朕心。戎车自西, 俱总行阵, 东夏荡定, 实有茂功。高位缛礼, 宜崇荣册。”于是进位大将军, 封汝南郡公, 邑千六百户。 
        初, 上潜龙时, 尝从容与庆言及天下事, 上谓庆曰:“天元实无积德, 视其相貌, 寿亦不长。加以法令繁苛, 耽恣声色, 以吾观之, 殆将不久。又复诸侯微弱, 各令就国, 曾无深根固本之计。羽翮既剪, 何能及远哉?尉迥贵戚, 早著声望, 国家有衅, 必为乱阶。然智量庸浅, 子弟轻佻, 贪而少惠, 终致亡灭。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庸、蜀险隘, 易生艰阻, 王谦愚蠢, 素无筹略, 但恐为人所误, 不足为虞。”未几, 上言皆验。
        及此, 庆恐上遗忘, 不复收用, 欲见旧蒙恩顾, 具录前言为表而奏。上省表大悦, 下诏回:“朕之与公, 本来亲密, 怀抱委曲, 无所不尽。话言岁久, 尚能记忆, 今览表奏, 方悟昔谈。何谓此言, 遂成实录。古人之先知祸福, 明可信也, 朕言之验, 自是偶然。公乃不忘, 弥表诚节, 深感至意, 嘉尚无已。”自是上每加优礼。卒于家。 
                                                                 (节选自《隋书·宇文庆传》, 有改动)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
        B.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
        C.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
        D.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东观”是东汉的藏书室与史学馆, 后因此指称国史修撰之所。
        B.“邑”有城市的意思, 也指古代帝王诸侯分给臣子的封地。
        C.“潜龙”一语为典故名, 常常用来比喻圣人在下位, 隐而未显。
        D.“表奏”属于古代文体范畴的概念, 泛指臣下进呈宰相的文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宇文庆在年少时因聪明敏捷而出名, 同时这个人为人低调, 有器量, 有远见。
        B.因宇文庆多次的军功, 周武帝非常赏识他, 任命他为大将军, 封号汝南郡公。
        C.皇帝曾就国家命运、人才选用以及农业生产等问题与宇文庆进行过深入交流。
        D.因多年以后, 宇文庆还清晰地记得皇帝当年与他的谈话内容, 皇帝深为感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书足记姓名而已, 安能久事笔砚, 为腐儒之业!(4分)
        (2)其后齐师大至, 庆与宇文宪轻骑而觇, 卒与贼相遇, 为贼所窘。(4分)
         
         
         
        答案:
        4.A【解析】断句时要理顺上下文的大意, 注意主谓短句, 同时注意“亦”“之”“但”“未”“耳”等词语的提示作用。
        译文:司马消难是反复无常的家伙, 也不是甘心当池中之鱼的人, 时刻都有可能叛变, 但是此人轻薄无谋, 不足以成为大的祸害, 只不过会自己逃窜到江南罢了。故A项正确。 
        5.D【解析】“泛指臣下进呈宰相的文书”应是“泛指臣下进呈帝王的文书”, 故D项错误。 
        6.C【解析】“人才选用以及农业生产”无中生有, 故C项错误。 
        7.(1)读书只足以记个姓名罢了, (我)怎么能长久操持笔砚, 从事迂腐儒生的职业呢(“而已”“事”“腐”各1分, 句意1分)
        (2)不久北齐大兵压境, 宇文庆和字文宪率轻骑侦察敌情, 突然和敌兵相遇, 被敌人包围, 形势窘迫。(“觇”“卒”“为……所……”各1分, 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宇文庆, 字神庆, 是河南洛阳人。宇文庆性格深沉, 有器量, 年少时即以聪明敏捷出名。北周初年, 就学于东观学府, 广泛涉猎经史典籍。不久, 他对人说:“读书只足以记个姓名罢了, (我)怎么能长久操持笔砚, 从事迂腐儒生的职业呢”字文庆善长射箭, 有胆略有气概, 喜欢格斗猛兽, 宇文直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壮士。后来字文庆跟从武帝攻打河阴, 他率先攀登城上的矮墙, 和敌人短兵相接, 过了好久, 被城上石击中才坠落, 昏死后又苏醒过来。 
        武帝慰问他说:“你的多余勇气, 还可以卖给别人。”宇文庆又跟从武帝攻克晋州。不久北齐大兵压境, 宇文庆和字文宪率轻骑侦察敌情, 突然和敌兵相遇, 被敌人包围, 形势窘迫。宇文宪脱身以逃, 宇文庆退守汾桥。群敌争相逼进, 宇文庆拉开弓射击, 每射必有人马倒下, 敌人这才渐渐退却。在攻破高纬、攻拔高壁、攻克并州、夺取信都、擒住高湝这些战斗中, 宇文庆功劳最大.周武帝下诏说:“宇文庆功勋卓著, 英名广播, 奉行王命的功绩, 铭记在朕的心中。战车从西出发, 他一直总管行阵, 东夏被平定, 确实有丰功伟绩。理当加赐高官厚禄, 显荣册命。”于是升官为大将军, 封为汝南郡公, 食邑一千六百户。 
            当初。高祖还没有登基的时候, 曾经和宇文庆闲谈天下大事, 高祖对宇文庆说:“天元帝确实没有广积帝德。以面相来看他的寿命也不会长。加上法令繁琐又苛刻, 又纵情声色.依我看来, 大概将享位不久。况且皇室诸侯势力微弱, 又都命其离朝居于封地, 全无加固根基的良策。既已自行剪除羽翼, 又怎么能长久享国呢?尉迟迥是贵戚, 早就树立起声望, 国家一旦有什么事端, 他必定会成为乱臣。然而(他的)智术平庸器量浮�。拥苊乔豳陈�, 贪婪而缺少恩惠, 最终招致身亡族灭。司马消难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家伙, 也不是甘心当池中之鱼的人, 时刻都有可能叛变, 但是此人轻薄无谋, 不足以成为大的祸害, 只不过会自己逃窜到江南罢了。庸关、蜀地险要狭隘, 很容易成为坚固的屏障, 王谦愚蠢, 一向不会筹划方略, 只是怕被别人所利用, 他本人不值得担心什么。”不久。高祖的话一一应验了。
        现在, 宇文庆怕高祖忘掉了这些话, 再不任用他了, (他)为了表明过去曾受恩宠眷顾, 将高祖以前说的话记下来写成表章(呈给皇上)。皇上看了奏章后非常喜悦, 下诏书说:“朕与公, 本来就很亲密, 抱负心意, 没有什么不谈的。但说这些话是多年以前, 公还能记忆, 今天看了表奏, (我)才追忆起昔日的交谈。怎么说的那些话, 现在都成了实录。古人预先知道吉凶祸福, 确实是可信的, 朕的话被验证了。自当属于偶然。公竟一直不忘, 充分表现了公对朕的忠诚, 朕深感公的好意, 对公的嘉尚没有止境。”从这以后, 皇上常常给予他优厚的待遇。后来, 宇文庆死在家中。



        相关文言文练习
        《隋书·隐逸传·李士谦》《隋书·令狐熙传》
        《隋书·李景传》《隋书·李士谦传》
        《隋书·裴政传》《隋书·杨玄感传》
        《隋书·梁彦光传》《隋书·李谔传》
        《隋书·皇甫绩传》《隋书·循吏传·辛公义》
        《隋书·高劢传》《隋书·卫玄传》
        《隋书·郭衍传》《隋书·韩擒虎传》
        《隋书·长孙平传》《隋书·贺若弼传》
        《隋书·房彦谦传》《隋书·周法尚传》
        《隋书·王颁传》《隋书﹒元岩传》
        《隋书·刘行本传》《隋书·赵煚传》
        《隋书·皇甫诞传》《隋书·瘐质传》
        《曹刿论战》(一)《后汉书·陈蕃传》
        《吴与弼, 字子传》《王及善》
        《陈太丘与友期》(一)《赛跑定案》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书林纪事之《文征明习字》
        鹤林玉露之《张无垢勤学》《程门立雪》
        《明史·张溥传》《学弈》
        《李生论善学者》《虽有嘉肴》(一)
        《幼时记趣》(一)《隆中对》《出师表》比较(一)
        《雪竹轩记》《刻舟求�!贰吨H寺蚵摹繁冉�
        《马说》《千里之马》比较《小石潭记》《观第五泄记》
        《小石潭记》(一)《狱中上母书》
        《爱莲说》(一)吴敏树《书谢御史》(二)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