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三国志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后面各题。
        纵囚论
        (宋)欧阳修
        ①信义行于君子, 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 □罪大恶极, 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 不苟幸生, 而视死如归, 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②方唐太宗之六年, 录大辟囚三百余人, 纵使还家, 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 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 而卒自归无后者, 是君子之所难, 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③或曰:“罪大恶极, 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 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 而移人之速, 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 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 不意其必来以冀免, 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 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 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 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 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 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 太宗施德于天下, 于兹六年矣, 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 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 此又不通之论也!”
        ④“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 杀之无赦;而又纵之, 而又来, 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 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 则杀人者皆不死, 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 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 必本于人情, 不立异以为高, 不逆情以干誉。”
        注:①纵囚: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 囚犯人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 最终赦免了他们。②贼:指窥察。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且
        B.则
        C.乃
        D.而
        23.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24.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唐太宗纵囚的事例, 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
        B.引用唐太宗纵囚的史料, 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
        C.将君子和死囚进行对比, 证明死囚应约的表现违背人情。
        D.将君子和死囚进行类比, 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
        25.概括第③段驳论的思路。
        26.根据文意,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以下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借古讽今, 指出治理国家要顺应人情、严肃法制。
        B.借古抒怀, 感慨统治者实施恩德只是为邀取名声。
        C.点评历史人物, 表明唐太宗虽有善行, 不及尧舜仁德。
        D.探究历史规律, 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行于日�!�
         
         
         
         
        答案:
        22.C
        23.指出“死囚”罪大恶极的特点和“守义赴死”难于一般信义要求的高尚性质, 引出下文对唐太宗纵囚事件不合情理之处的论述。
        24.C
        25.先推勘唐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 一针见血地指出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 并非施恩德和讲信义;接着将太宗六年深德与一日浅恩相比, 以太宗在位六年的恩德教化并没有消弭小人犯极恶大罪的事实, 反衬出纵囚一举忽然使小人视死如归的不合情理, 证明死囚自归并非出于恩德感化, 由此批驳了“太宗施加恩德而使小人迅速变为君子”的观点。
        26.A
        【分析】
        22.试题分析: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解答时首先要仔细查看所给虚词, 回忆所给虚词的常用含义及用法, 再细读所给文段及方框所在句子, 根据语境确定答案。文章第二段是对林和靖先生的评价, 方框的位置在句末, 从上文来看, 这个句子应是一个判断句, 所给选项中, “则”和“乃”可以用在判断句中, “则”一般起强调和确认作用, “乃”一般表示对事物的确认,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因而可译为“是”“就是”。本题中用“乃”更恰当, 故答案应为C项。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可单独命题, 也可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 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 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选出答案。
        2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段落的作用, 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从内容上看, 第①段先写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然后指出判处死刑的人是小人中特别坏的, 最后总结, 为正义而死是君子也难以做到的, 说明死囚都是罪大恶极的, 而“守义而死”是君子也难以做到的。从结构上看, 开头段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2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第二段引用了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纵囚的史料, 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手法, 分析过程中又将君子和小人进行对比, 最后得出结论“是君子之所难, 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告诉读者, 君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小人却做到了, 这是违背人之常情的。由此可知C项正确。A项, “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对观点理解错误;B项, “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无中生有;D项, “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无中生有。
        2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驳论的思路, 解答时首先要确定文章要驳斥的是什么观点, 然后再分析相关段落是怎样进行驳斥的就可以了。从第三段来看, 作者先列出要批驳的观点“罪大恶极, 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 可使变而为君子”;然后分析说“太宗之为此, 所以求此名也”“意其必免而复来, 是下贼上之心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指出太宗纵囚与囚犯自归皆有动机, 与恩德和信义都没有关系;最后用“太宗施德于天下, 于兹六年矣, 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来反衬“一日之恩, 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 表明“此又不通之论也”, 有力地驳斥了“罪大恶极, 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 可使变而为君子”的观点。
        26.试题分析:《纵囚论》是欧阳修的一篇史论文章。文章评论唐太宗李世民的假释死刑囚犯, 犯人被释归家后又全部按时返回, 从而赦免他们的史实。文章开门见山, 从“信义行于君子, 而刑戮施于小人”说起, 定下全文基调。接着通过唐太宗纵放死囚的史实, 用君子与小人相比较, 论析指出唐太宗的做法有悖人情, 违反法度, 是沽名钓誉的一种手段。因此, 作者认为唐太宗的做法不值得效法, 而应该“尧舜三王之治, 必本于人情”。由此可知, 答案应为A项。
        参考译文:
        信义可以在君子中施行, 而种种刑罚则在小人中施行。判刑列入死刑的人, 是罪大恶极的, 又是小人中特别坏的人。宁愿为正义而死, 不愿意苟且贪生, 而视死如归, 这在君子中也是很难做到的。
        在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时, 把判处死刑的犯人三百余人登记在册, 放他们回家, 约定好到期自动回来接受死刑。这是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 而希望小人中最坏的人能做到自然更难。到了规定的时间, 那些囚犯自动回来而没有延误。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 而小人却很容易地做到了。这难道近于人情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 确实是小人了;如果对他们采取恩德感化的手段, 就可以使他们变为君子。恩德感化愈深入人心, 人的转变速度就愈快, 有过这样的事。我说: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 就是为了得到这种名声。可是怎么会知道他在放回囚犯时, 没有料到他们一定会回来希望可以赦免自己的死罪, 所以才放回他们呢?又怎么会知道那些被放回的囚犯, 没有料到他们自动回来就一定会被赦免自己的死罪, 这才又回来呢?料想到囚犯一定会回来这才放他们回家, 这是唐太宗从上面窥测到下面囚犯的内心想法;料想到一定会被赦免死罪这才回来, 这是下面的囚犯在窥测上面的皇帝的内心想法。我从中看到的是上下互相窥测对方的内心想法才形成了这种名声, 哪里还有皇帝采取恩德感化的办法和囚犯遵守信义的事呢?不然的话, 唐太宗在全国施行恩德感化的办法, 到这时已经六年了, 却不能让小人不犯极恶大罪, 只凭一天的恩德感化, 就能使囚犯视死如归, 而且坚守信义。这是一种说不通的观点啊!
        那么应该怎么去做才可以呢?我说:对放回家去而又回来的囚犯, 杀了他而不能赦免。然后再放出一批囚犯, 他们又回来了, 这样才可以知道是被恩德感化所致。然而这必定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对放出的囚犯在他们回来后就赦免了死罪, 可以偶尔做一次。如果总是这样去做, 那么杀人犯都不会被处死。这可以作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作为国家的常法。这难道能说是圣人之法吗?所以说, 尧、舜、三王治理国家, 必定以合乎人情为标准, 不以标新立异为高明, 不能违背情理来博取自己的名誉。
         
         



        相关文言文练习
        《三国志·夏侯惇传》(二)《三国志·吴书·滕胤传》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三国志·田豫传》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志·薛莹传》
        《三国志·薛综传》《三国志﹒华佗传》(四)
        《三国志·夏侯惇传》《三国志﹒华佗传》(三)
        《三国志·魏书·国渊传》(二)《三国志·吕范传》
        《三国志·杨阜传》《三国志·刘晔传》(二)
        《三国志·魏书·崔林传》(二)《三国志·典韦传》(二)
        《三国志·程昱传》(二)《三国志·杨沛传》
        《三国志·魏书·梁习传》(二)《三国志·刘巴传》
        《三国志·魏书·徐晃传》《三国志·周瑜传》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三国志·曹洪传》
        《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吴书·朱桓传》
        《三国志·钟会传》《三国志·孟光传》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三国志·董昭传》(二)
        《三国志·辛毗传》《三国志·张嶷传》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二)《三国志﹒华佗传》(二)
        《三国志·陆胤传》《三国志·张温传》(二)
        《三国志·邓艾传》(二)《三国志·陆逊传》
        《三国志·夏竦传》《三国志·魏书·王基传》
        《三国志·魏书·张鲁传》《三国志·夏侯尚传》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二)《三国志·傅嘏传》
        《三国志·郭淮传》《鲁肃过蒙屯下》
        《刘馥传》《三国志·魏志·夏侯尚传》
        《三国志·刘馥传》《三国志·陆抗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