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自太伯作吴, 五世而式王克殷, 封其后为二:其一虞, 在中国;其一吴, 在夷蛮。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二十五年, 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 长曰诸樊, 次曰馀祭, 次曰馀昧, 次曰季札。季札贤, 而寿梦欲立之, 季札让不可, 于是乃立长子诸樊, 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 诸樊已除丧, 让位季札。季札谢日:“曹宣公之卒也, 诸候与曹人不义曹君, 将立子臧, 子臧去之, 以成曹君, 君子日‘能守节矣’。君义嗣, 谁敢干君!有国, 非吾节也。札虽不材, 愿附於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 季礼弃其室而耕, 乃舍之。十三年, 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 欲传以次, 必致国于季札而止, 以称先王寿梦之意, 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 令以渐至焉。季札封於延陵, 故号日延陵季子。四年, 吴使季札聘于鲁。去鲁, 遂使齐。说晏平仲日:“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 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邑与政, 是以免于栾高之难①。去齐, 使于�!<诓�。如旧交。谓子产日:“郑之执政侈, 难将至矣, 政必及子。子为政, 慎以礼不然, 郑国将败。”去郑, 适卫。自卫如晋, 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日:“晋国其萃于三家乎!”将去, 谓叔向日:“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 大夫皆富, 政将在三家。吾子直, 必思自免于难.”季礼之初使, 北过徐君。徐君好季礼�?诟ジ已晕裥闹股现芪聪谆怪列煨炀阉烙谑悄私馄浔O抵炀J鞫ゴ诱呷�:“徐君已死, 尚谁予乎?”季子日:“不然。始吾心已许之, 岂以死倍吾心哉!” (节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 有删减) [注]①:齐景公十四年.齐国大夫栾施、高强互相进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B.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C.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D.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家树/而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又称中土、中州, 古指中原地区, 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B.“元年”可用来指统治者掌权执政的第一年, 也可以用来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 C.“诸侯”是中国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 其地位、权势与后来的皇帝是相同的。 D.“世家”为《史记》五体之一, 主要记载自西周至西汉初年各主要诸侯国的兴衰历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札身世显贵, 淡视权势地位。他是寿梦幼子, 虽然寿梦生前曾经想过让他继位, 然而他却推辞不答应, 不想继位, 最终只能由诸樊继位, 总理国事。 B.季札遵守节义颇有自知之明。在诸樊服丧期满要把君位让给他时, 他以曹君之事为例, 表达了渴望有像子臧那样的义举, 承认自己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C.季札高风亮节, 深得兄长赞赏。诸樊死去时, 留下了君位兄弟相传的遗命;其目的是希望最终把君位依次相传给高风亮节的弟弟季札, 来满足先王遗愿。 D.季札眼光长远, 善于替人考虑。在出使齐国之时, 他曾经劝说晏平仲交出自己的封邑和官职;在出使郑国和晋国之时, 他又分别劝说了子产和叔向等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郑之执政侈, 难将至矣, 政必及子。子为政, 慎以礼。 (2)季子日:“不然。始吾心已许之, 岂以死倍吾心哉!” 答案: 12.B [解析]“承认自己没有 治理国家的才能”错, 原文中的“不材”只是谦虚的客套话, 并不代表 他真的没有才能。 13.(1)郑国掌握政权的人放纵, 大难将临, 政权一-定落在你身上。你执政时, 要小心地以礼治国。 (关键词语“难”“及”“为政”各1分, 句意2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2)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 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关键词语“然”“许”“倍”各1分, 句意2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从太伯创建吴国算起, 到第五代时武王胜殷朝, 封其后代为二国:其一为虞国, 在中原地区;其一为吴国, 在夷蛮地带。总计从太伯至寿梦共传十九代人。二十五年, 王寿梦死。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 次子叫馀祭, 三子叫馀眯, 四子叫季札。季札贤能, 寿梦生前也曾想让他继位, 但季札推辞不答应, 于是让长子诸樊继位, 总理诸种事务, 代理执掌国政。王诸樊元年, 诸樊服丧期满, 要把君位让于季札。季札推辞说:“曹宣公死后, 各国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 想要立子臧为曹君, 子臧离开曹国, 以成全曹君继续在位。君子评论子臧说他“能遵守节义’。您作为长子本是合理的继承人, 谁敢触犯您呢!当国君不是我应有之节。我虽无能, 也希望符合子臧那样的义举。”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 他抛弃了家室财产去当农民, 吴人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十三年, 王诸樊死去。留下遗命把君位传给其弟馀祭, 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 一定要把国位最后传至季札为止, 来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而且兄弟们都赞赏季札让国的高风亮节, 大家都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 这样就能渐渐传到季札身上了。季札被封在延陵, 因此号为延陵季子。四年, 吴王派季札到鲁国聘问。季札离开鲁国, 就出使到齐国。劝说晏平仲说:“你快些交出你的封邑和官职。没有这两样东西, 你才能免于祸患。齐国的政权快要易手了, 易手之前, 国家祸乱不会平息。”于是晏子通过陈桓子交出了封邑与官职, 因此在栾高之难中得以避免灾祸。季札离开齐国, 出使郑国。见到子产, 如见故人。对子产说:“郑国掌握政权的人放纵, 大难将临, 政权一定落在你身上。你执政时, 要小心地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将要衰败。”离开郑国后, 季札到了卫国。从卫国到了晋国, 欣赏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 说:“晋国政权将要落到这三家吧!”临离开晋国时, 对叔向说:“你要勉力而行啊!晋国国君奢纵而良臣又多, 大夫很富, 政权将落于韩、赵、魏三家。你为人刚直, 定要慎思如何免于祸患。季札刚出使时, 北行时造访徐国国君。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 但嘴里没敢说, 季札心里也明白徐君之意, 但因还要到中原各国去出使, 所以没献宝剑给徐君。出使回来又经徐国, 徐君已死, 季札解下宝剑, 挂在徐君坟墓树木之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 那宝�;垢�?”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 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