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金国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金国凤, 宣府人。崇祯中, 以副总兵守松山。十二年二月, 虏贼以重兵来攻, 环城发炮, 台堞俱摧。城中人负扉以行。国凤间出兵突击, 辄败还, 乃以木石甃补城坏处。贼屡登屡却, 遂分兵攻塔山、连山, 令锐卒分道穴城。国凤多方拒守, 终不下, 阅四旬围解。
        帝大喜, 立署都督佥事, 为宁远团练总兵官。再论功, 署都督同知, 荫锦衣卫千户。是年十月, 贼匪复攻宁远。国凤愤将士恇怯, 率亲丁数十人出据北山冈鏖战。移时矢尽力竭, 与二子俱死。
        帝闻痛悼, 赠特进荣禄大夫, 左都督, 赐祭葬, 有司建祠, 增世职三级。总督洪承畴上言:“国凤素怀忠勇。前守松山, 兵不满三千, 乃能力抗强敌, 卒保孤城。非其才力优也, 以事权专, 号令一, 而人心肃也。迨擢任大将, 兵近万人, 反致陨命。非其才力短也, 由营伍纷�。帕钅咽�, 而人心不一也。乞自今设连营节制之法, 凡遇警守城, 及统兵出战, 惟总兵官令是听。庶军心齐肃, 战守有资, 所系于封疆甚大。”帝即允行之。及国凤父子柩归, 帝念其忠, 命所过有司给以舟车且加二祭其妻张氏援刘例乞加宫保部议格不行而请于世职增级外再荫本卫试百户世袭以劝忠臣帝可之。                                                                                                                             
        当松山被围, 巡抚方一藻议遣兵救援, 诸将莫敢应。独副将杨振请行, 至吕洪山遇伏, 一军尽覆。振被执, 令往松山说降。未至里许, 踞地南向坐, 语从官李禄曰:为我告城中人坚守, 援军即日至矣。禄诣城下致振语, 城中守益坚。振、禄皆被杀。事闻, 命优恤。
        (选自《明史》)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命所过有司给以舟车/且加二祭/其妻张氏援刘綎例/乞加宫保/部议格/不行而请于世职/增级外再荫/本卫试百户世袭/以劝忠臣/帝可之。
        B.命所过有司给以舟车/且加二祭/其妻张氏援刘綎/例乞加宫保部/议格不行/而请于世职增级外/再荫本卫试百户世袭/以劝忠臣/帝可之。
        C.命所过有司给以舟车/且加二祭/其妻张氏援刘綎例/乞加宫保/部议格不行/而请于世职增级外/再荫本卫试百户世袭/以劝忠臣/帝可之
        D.命所过有司给以舟车/且加二祭/其妻张氏援刘綎例/乞加宫保/部议格/不行而请/于世职增级外/再荫本卫试百户世袭/以劝忠臣/帝可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擢:提拔, 提升。同为升迁之意的还有迁、拔、升、徙、封, 但是擢仅用于表达提升官员官职的意思。
        B. 锦衣卫:明朝的特务机构,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特令其掌管刑狱, 赋予巡察缉捕之权, 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C.大夫:一般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比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但文中则是不同于这类实职的虚衔。
        D. 左都督: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 明代设置左右都御史各一人, 为都察院长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国凤奉命驻守松山。清军攻城, 用火炮围城轰击, 城墙都被炮火摧垮, 城中人都只好背着门板行走。
        B.清兵几次搭云梯登上城墙, 又均被打退, 无奈之下, 只好派出精锐部队改道攻打塔山、连山, 目的就是为了两边夹击松山。
        C.松山守城之战的胜利恐怕是金国凤创造的明末战事中罕见的战斗奇迹!但同年十月, 清兵再次攻打宁远, 守城将士却表现得无比懦弱恐惧, 令金国凤大为震怒。
        D.洪承畴客观分析了造成金国凤两次战斗结果完全不同的原因是现行的军营体制, 于是提议设立连营节制体制, 战备时仅以总兵的命令为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非其才力优也, 以事权专, 号令一, 而人心肃也。(5分)
        ②未至里许, 踞地南向坐, 语从官李禄曰:“为我告城中人坚守, 援军即日至矣。”。(5分)
         
         
         
        答案:
        10.C
        11.A(徙和封不是提升。)
        12.B(不是夹击, 而是挖地道——“穴城”)
        13.(1)并不是(金国凤)的才能勇力特别突出, 而是因为他能凭借自己的职位独掌军权, 号令统一, 而军心整肃。(专权:独掌军权;一:统一;基本句意3分。)
        (2)没有走到一里多路, 他就朝南坐在地上, 对他的随从属官李禄说:“替我去向城里守城将士们说一定要坚持�。砩暇突岬�。”(许:多;南向:朝南;基本句意3分)
        【参考译文】
        金国凤, 是宣城人。崇祯帝时, 以副总兵的职务把守松山。十二年十二月, 大清率领重兵来进攻, 围着松山城开炮, 城墙都被炮火摧垮。城中人都只好背着门板行走。金国凤不间断的想出兵突围, 但都是失败而返, 他便命令士兵们用树木石头来修补重砌被炸毁的城墙。大清军还是不断的登城, 又不断被打退回去, 于是他们便分兵攻打塔山、连山几个地方, 暗地里派精锐的士卒分几条道路挖隧道。国凤多方坚持抵抗, 坚守不出, 最终也没有被清军攻下, 经历了四个月的防守, 清军终于撤退了。
        皇帝大喜, 马上擢升金国凤为署都督佥事, 为宁远团练总兵官。又一次论功, 将他提升为署都督同知, 可以享受锦衣卫千户的俸禄。这年十月, 大清兵又一次攻打宁远。国凤对将士们表现出的胆怯懦弱非常愤怒, 竟然亲自率领数十个家丁出城据守北山冈和敌人鏖战。不多时就矢尽力竭, 与两个儿子一起战死。
        皇帝听说消息后非常悲恸, 追赠他为特进荣禄大夫, 左都督, 赐予他祭葬大典, 命有司为他建立祠堂, 提升三级世职。总督洪承畴上言说:“国凤一向胸怀忠勇。之前据守松山, 军士不满五千人, 竟然能抗击强敌, 最终保住了这座孤城。并不是他的才能力量有优势, 是因为他能凭借自己的职务专有发布军令的权利, 号令统一, 而且军心整肃划一。等到他提升为大将军后, 兵力近万人, 反而丧命于军中。也不是他的长能力量变弱了, 是由于军营中人员众多而杂乱, 号令难以下达, 而且人心又不一致。我恳请陛下从现在起设立连营节制的法令, 只要有警报需要守城的情况和需要统兵出战的重大军事状况, 只能以总兵的命令为准。所有军心一齐整肃, 作战防守都有储备, 这是关系到疆域安全的大事。”皇帝马上同意了总督的建议。等到国凤父子的灵柩要运送回朝廷, 皇帝感念他的忠义, 命令所经过所有官府有司都必须提供舟车, 而且增加了两次祭典。他的妻子张氏依据刘綎的旧例, 也追加官阶职位。但专司部门商议此举不和朝廷典例, 搁置不能执行, 而仅仅在世职增加级别之外, 再额外增加本卫试百户世袭的俸禄, 来勉励忠勇的大臣。皇帝同意了。
        其实, 在松山被围困之时, 巡抚方一藻商议派兵救援, 诸将没有敢答应去的。只有副将杨振请命前去, 到了吕洪山这个地方突然遇到伏兵, 全军覆没。杨振被抓住后, 清军命令他去松山劝降。没走一里多路, 他就面南坐在地上, 和他的副官李禄说:“帮我去告诉松山城里守战的将士们一定要坚守不出, 援军即日就到。”李禄跑到城下大声喊出杨振的话, 城中的守将们更加坚定据守城池了。杨振、李禄都被清军杀害。这件事情传来, 朝廷从优抚恤二位将士。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刘基传》《明史·鲁穆传》
        《明史·赵彦传》《明史·后妃列传》
        《吴与弼, 字子传》《明史·张溥传》
        《熊鼎传》《况钟传》
        《明史·费宏传》《明史·郑赐传》
        《明史·熊廷弼传》《明史·刘基传》(二)
        《明史·杨瑄传》《明史·黄道周传》
        《明史·唐顺之传》《明史·王恕传》
        《明史·唐顺之传》(二)《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卓敬传》《明史·王宪传》
        《明史·归有光传》《明史·申时行传》
        《明史·姚夔传》《明史·马森传》
        《宋史·张汝明传》刘基《使贪》
        李渔《冬季行乐之法》《后汉书·刘般传》
        罗泽南《游南岳记》《宋史·赵鼎传》
        戴名世《与刘大山书》《明史·戚继光传》
        《明史·海瑞传》谢翱《登西台恸哭记》
        《宋史·李廌传》《晋书·华恒传》
        张养浩《驿卒佟锁住传》《明史·魏大中传》
        归有光《玄朗先生墓碣》《明史·陈寿传》
        戴名世《与刘言洁书》唐甄《大命》
        《待漏院记》《隋书·高劢传》
        《宋史·赵上交传》张岱《梅花书屋》
        《明史·吴祯传》《长清僧》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