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列传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题。 祁彪佳, 天启进士, 授兴化推官, 濒行, 跪其父请教, 不答。或问之, 曰:“不见夫诲泅者乎, 执壶而扶瓮, 人藉其肘, 终其身不能泅, 一旦挟诸清泠之渊, 翻壶却瓮, 其身入水, 而泅成矣。今者入官, 则翻壶却瓮之时也。”彪佳去。果以贤能称。 巡按苏州, 会无赖打行①, 廉其稔恶可杀者四人械于衢, 集乡三老询之曰:“是可杀否?”乡三老曰:“可。”又询诸观者曰:“是可杀否?”观者曰:“可。”于是棰杀之。 国变, 诸臣援宋高故事②, 拟以福王为兵马元帅。彪佳抗言曰:“监国, 本朝故典也, 何远引为?”议遂定。未几, 有传正大位者。彪佳抗言曰:“甫建国而遽登极, 何可?且群帅劝表未至。”然是时邀功者, 言史可法③有二心。可法惧, 虽是彪佳言, 不敢持。遂以苏民变, 谓彪佳素德苏, 出彪佳安抚苏州。 彪佳至, 揭榜于路曰:“叛逆不可�。乙宀豢神�, 毋借锄逆报私怨, 毋假勤王造祸乱。”捕苏民之首乱者, 斩之。募士为苍头军, 亲教战。适兴平兵攫丹阳市钱, 彪佳率苍头驰治, 斩兴平兵。兴平伯杰夙惮彪佳名, 至是忌之, 扬言且移兵丹阳以待彪佳。彪佳却以牒复约会杰于大观楼。时杰踞大观楼, 谓彪佳必不至。至期风作, 杰笑曰:“祁抚不至有辞矣。”顷之, 隔江帆起破浪, 顷刻达岸, 传呼曰:“祁都堂至矣!”杰闻之大骇, 迎及门, 见彪佳角巾单衣, 携胥隶各一人, 又大喜。坐语久之, 起指江誓曰:“公, 巨人也!公在, 杰敢越尺寸 以溷公者, 有如此江。”乃飨彪佳, 彪佳一举箸而别。 我兵下江南, 以书币聘彪佳, 彪佳夜望南山笑曰:“山川人物皆幻形也, 今山川如故, 而人生已一世矣!”诘旦, 家人失彪佳所在, 见柳陌浅水, 露角巾, 曰是耶, 盖入水端坐云。(取材于陈鼎《东林列传》) (注)①打行:对当时以在市场上劫掠为业的人的称呼。②宋高故事:指宋高宗以“天下兵马大元帅”身份即位建立南宋偏安江南为后世所笑的旧事。③史可法:北京陷落后率兵拥立福王, 有实权但一度遭遇排挤, 后在扬州殉国。 1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① 果以贤能称(____) A.声称 B.著称 C.称呼 D.称职 ②出彪佳安抚苏州(____) A.驱逐 B.开脱 C.外放 D.免除 12.下列各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不同的一组是( ) A.㧐其身入水, 而泅成矣 // 臣从其计, 大王亦幸赦臣 B.甫建国而遽登极, 何可 // 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 C.捕苏民之首乱者 //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D.杰敢越尺寸以溷公者 //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国, 本朝故典也, 何远引为 监国是本朝老制度, 为什么要拉宋高宗旧例呢 B.虽是彪佳言, 不敢持 虽然这是祁彪佳的话, 史可法也不愿意支持 C.彪佳却以牒复约会杰于大观楼 祁彪佳却用文书回应杰, 约他定在大观楼会面 D.今山川如故, 而人生已一世矣 现在山川像过去一样, 可人生已经过了一辈子 14.把第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执壶而扶瓮, 人藉其肘, 终其身不能泅。 15.根据文意分析, 第三段中祁彪佳两次“抗言”, 原因各是什么? 16.根据文意, 按照题目要求填空。 祁彪佳第二次任职苏州时的主要事迹, 可以用“平暴民”、“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__ ”四个短语来概括。 答案: 11.①B②C 12.C 13.B 14.如果老拿着辅助漂浮的壶瓮, 靠别人扶着胳臂, 一辈子也学不会泅水。 15.第一次抗言, 是因为诸臣援引宋高宗南逃偏安为先例, 祁彪佳认为这有损朝廷的威信, 在政治结局的预示上也于朝廷不利。第二次抗言, 是因为有人怂恿福王登基称帝, 祁彪佳认为急于继承大统会有所不利, 另外劝表未到就会名不正言不顺。 16.募勇士、斩乱兵、摄兴平伯(杰) 【解析】 11.文言文中重点实词意思的判断方法有:(1)语境分析法(2)联想迁移法(3)结构分析法(5)字形分析法(4)语法分析法(6)成语词语印证法(8)通假代入法(7)邻词推断法等。解答时要瞻前顾后, “称”应理解为动词“著称”;“出”联系其后的官职名可以理解为“外放”。 12.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应当结合该词的位置作一定的语法研究, A项:承接前文指代, 他的;B项:承接关系的连词;C项: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D项:连词, 来。 13.B项主要是对句中“是”的理解, “是”应是意动用法, “认为......是对的”的意思, 因此该句可以翻译为“虽然认为祁彪佳说的话正确, 但却不愿意支持”。 14.文言文句翻译一般是按点给分, 可以找出句中重点字词并做准确的翻译, 一般 的实词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句式中的特殊句式为考查的重点。该句中应注意:“执”是“拿着”的意思;“扶”是“扶着”的意思;“藉”是“靠着”的意思;“终其身”是“一辈子”的意思。 15.解答该题, 可以从原文中找出祁彪佳抗言的具体语境, 第一次抗言是在“国变, 诸臣援宋高故事, 拟以福王为兵马元帅”的情况下;第二次抗言是在“未几, 有传正大位者”的情况下。组织答案时, 结合祁彪佳的语言和当时的情况分析即可。 16.解答该题, 可以结合文章中的第四段分析概括即可, 根据“募士为苍头军”一句可以总结出“募勇士”;根据“彪佳率苍头驰治, 斩兴平兵”一句可以总结出“斩乱兵”;根据“兴平伯杰夙惮彪佳名......彪佳一举箸而别”等信息可以总结出“摄兴平伯”, 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