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郑兴裔字光锡。早孤, 叔父藻以子字之, 分以余赀, 兴裔不受, 请立义庄赡宗族。及藻没, 遂解官致追报之义。乾道初, 建康留司请治行宫备巡幸, 兴裔奏劳人费财, 乞罢其役。徒福建路兵马钤辖, 过阙入见, 询以守令臧否, 兴裔条析以对。帝曰:“卿识时务, 习吏事, 行当用卿。“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建、�!⑼ ⑸垩尾呗鸥�, 漕臣请易纲运为钞法, 兴裔极言其不可。帝善其数论事, 诏加成州团练使。时传闻金欲败盟, 召兴裔为贺生辰副使以觇之, 使还, 言无他, 卒如所料。累差浙东、浙西、江东提刑, 请祠以归。寻诏知阁门事兼干办皇城司, 又兼枢密副都承旨。军妇杨杀邻舍儿, 取其臂钏而弃其尸, 狱成, 刑部以无证左, 出之。命兴裔覆治得实, 帝喜, 赐居第。丁母忧去官, 服阕, 复故职, 除均州防御使。再使金, 还, 迁潭州观察使。复请祠, 起知庐州, 移知扬州。扬与庐为邻。初, 兴裔在庐尝却邻道互送礼, 至是按郡籍, 见前所却者有出无归, 遂奏严其禁, 扬有重屯, 粮乏, 例籴他境, 兴裔搜括渗漏以补之, 食遂足。民旧皆茅舍, 易焚, 兴裔贷之钱, 命易以瓦, 自是火患乃息。又奏免其偿, 民甚德之。修学宫, 立义冢, 定部辖民兵升差法, 郡以大治。楚州议改筑城, 有谓韩世忠遗基不可易者, 命兴裔往视, 既至, 阙地丈余增筑之。帝阅奏, 喜曰:“兴裔不吾欺也。“ (摘选自《宋史·郑兴裔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B.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C.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D.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义庄”旧时多指某些较富有的族人拨出部分田地, 作为宗族的田产, 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 B.“行宫”指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可能由其它建筑改造而成;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C.“学宫”旧指各府县的孔庙, 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有时也指学校, 文中“修学宫”的“学宫”即指学�!� D.“服阕”指在父母亲去世后, 朝廷官员开始服丧;《仪礼·丧服》中所规定的丧服, 分五个等级, 称为五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兴裔感恩叔父抚养。他幼年丧父, 由叔父郑藻抚养长大;当叔父郑藻去世后, 他就辞去官职, 以表达对叔父的追念与报恩之意。 B.郑兴裔为官忠于职守。当传闻金国想毁弃盟约时, 他受命出使, 将事情查实清楚;任扬州知州时, 他遏制了邻地互相送礼的歪风。 C.郑兴裔关心民间疾苦。到任扬州后, 自己借钱给百姓, 让他们把房顶的茅草换成瓦片消除了火灾隐患, 后来又免去他们的欠债。 D.郑兴裔为政多有智谋。复查杨氏案, 最终查得实情, 受皇上恩赐;制定了部辖民兵升差的法度:在楚州改动筑城时, 想出好办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过阙入见, 询以守令臧否, 兴裔条析以对。 (2)扬有重屯, 粮乏, 例籴他境, 兴裔搜括渗漏以补之, 食遂足。 答案: 10.C(此句大意是:恰逢朝廷重新设武臣提刑, 就任命他去担任;郡县积事日久玩忽懈�。嗖旆ǘ榷挤铣诹�, 郑兴裔创设条目, 分发给下属各县, 官吏都无法为非作歹, 于是将这些条目制成法令。) 11.D(D项“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 不是指“开始服丧”, 也不是特指“朝廷官员”。) 12.C(C项“自己借钱给百姓”“免去他们的欠债”错, 原文是说“兴裔贷之钱”“又奏免其偿”, 说明郑兴裔是让官府借钱给百姓, 后又上奏朝廷免除他们的债务。) 13.(1)郑兴裔经过宫阙, 进入拜见皇上, 皇上拿地方官员的好坏来询问他, 郑兴裔分条剖析来回答。(赋分点:“臧否”, 善恶、好坏, 1分;“条析”, 分条剖析, 1分;“询以守令臧否”, 调整语序, 1分;补充主语“皇上”, 1分;句意, 1分。) (2)扬州有很多屯兵, 粮食匮乏, 按照惯例要从其他地区买进, 郑兴裔搜求财政耗蚀来填补, 粮食于是充足了。(赋分点:“例”, 按照惯例, 1分;“籴”, 买入, 1分;“搜括渗漏”, 搜求财则政耗蚀搜集财务漏洞, 1分;“例籴他境”, 调整语序, 1分;句意, 1分。) [参考译文] 郑兴裔字光锡。幼年丧父, 叔父郑藻把他当作儿子抚养, 把多余的财产分给他, 郑兴裔不接受, 请求设立义庄来赡养宗族内的贫户。等到郑藻去世, 他就辞去官职表达追念和报恩之义。乾道初年, 建康留司请求修建行宫以备皇帝巡游驾临, 郑兴裔上奏说这样做劳民伤财, 请求免除这项徭役。郑兴裔迁任福建路兵马钤辖, 经过宫阙, 进入拜见皇上, 皇上拿地方官员的好坏来询问他, 郑兴裔分条剖析来回答。皇上说:“你很识时务, 熟悉政事, 正应重用你。”恰逢朝廷重新设武臣提刑, 就任命他去担任。郡县积事日久玩忽懈�。嗖旆ǘ榷挤铣诹�, 郑兴裔创设条目, 分发给下属各县, 官吏都无法为非作歹, 于是将这些条目制成法令。建、�!⑼ ⑸鄣鹊匮挝裾呗糯伪淅�, 管漕运的官吏请求将成批运送大宗货物变为凭钞交易, 郑兴裔极力奏陈此事不可行。皇帝赞赏他屡次上书议论政事, 下诏加封为成州团练使。当时传闻金国想要毁弃盟约, 召命郑兴裔担任贺生辰副使(出使金国来)探查此事, 出使回来, 说并没有别的事, 最终如他所料。郑兴裔屡次被派往浙东、浙西、江东担任提刑, 请求回来担任散官。不久下诏让他担任知阁门事, 兼任干办皇城司, 又兼任枢密副都承旨。军妇杨氏杀了邻居的儿子, 取走了他的镯子, 扔掉了他的尸体, 定案之后, 刑部因为没有证据佐助, 因此放了她。又让郑兴裔复査, 最终查得实情, 皇帝很高兴, 赐给他房屋。为母服丧离职, 丧期过后, 官复原职, 授任均州防御使。第二次出使金国, 回来后, 升任潭州观察使。请求告老担任散官, 又被起用为庐州知州, 迁任扬州知州。扬州与庐州相邻。一开始, 郑兴裔在庐州曾拒绝相邻地方互相送礼, 等到迁任此处, 查阅郡中文籍, 看到之前拒绝的礼物只有送出的记录, 没有收回的记求, 于是上奏严明这项禁令。扬州有很多屯兵, 粮食匮乏, 按照惯例要从其他地区买进, 郑兴裔搜求财政耗蚀来填补, 粮食于是充足了。百姓以前都住茅草屋, 容易被火焚, 郑兴裔把官府的钱借贷给人民, 命令建瓦房来取代茅草屋, 从此火灾隐患就平息了。他又上奏朝廷免除他们的债务, 百姓非常感激他。他又修建学校, 设立公墓, 制定部辖民兵升差法, 郡中因此政治修明, 局势安定。楚州上奏议改动筑城, 有人说韩世忠的遗迹不能改动, 让郑兴裔去看看, 到了之后, 挖地一丈多增筑了城池。皇帝读了奏章, 高兴地说:“郑兴裔没骗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