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曾巩《道山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巩
        阅读K面的文言文, 完成6-9题。 
        道山亭记
        曾巩
        闽, 故隶周者也。至秦, 开其地, 列于中国, 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 与吴之豫章, 冷其通路。其路在闽者, 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 山相属无间断, 累数驿乃得平地, 小为县, 大为州, 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绶, 或垂崖如一发, 或倒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 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 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 罕不踱也。其溪行, 则水皆自高泻下, 石错出其间, 如休立, 如士骑满野, 千里下上, 不见首尾。水行其味间, 或衡缩绿揉, 或逆走旁射, 其状若蚓结, 若虫楼, 其旋若轮, 其激若矢。舟溯沿者, 投便利, 失毫分, 辄破溺。虽圣其土长川居之人, 非生而习水事者, 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 盖以其陿多阻, 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 于闽为土中, 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 四出之山皆远, 而长江其南, 大海在其东, 其城之内外皆涂, 旁有沟, 沟通潮汐, 舟载者昼夜年于门庭。麓多桀木, 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 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 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 西曰闽山, 东曰九仙山, 北曰粵王山, 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 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 其瑰说殊绝之状, 盖已尽人力。
        光樣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 得闽山嵚崟之际, 为亭于其处, 其山川之胜, 城邑之大, 宫室之荣, 不下箄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 为登览之观, 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 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 故仕者常惮往, 程公能因其地之善, 以事其耳目之乐, 非独忘其远且险, 又将抗其思于埃之外, 其志壮我!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 既新其城, 又新其学, 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 拜谏议大夫, 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旗, 今为越州, 字公辟, 名师孟云。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石错出其间        错:交错
        B.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属:聚集
        C.其城之内外皆涂    涂:滩涂
        D.以寓其耳目之乐    寓:寄托
        7.下列各句中, 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累数驿乃以得平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C.闽以险且远        若属皆且为所虏
        D.程公能因其地之善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其土长川居之人, 非生而习水亊者, 不敢以舟楫自任也。(4分)
        (2)人以屋室巨丽相矜, 虽下贫必丰其居。(4分)
        9.请简耍概括程公修造道山亭的原因。(4分)
         
         
         
        答案:
        6.C (道路)
        7.D(D凭借;A才/竞然;B并列/目的;C而且/将要)
        8. (1)即使是本地土生土长生活在水边的人, 如果不是生来就熟悉水性, 也不敢担任起行船的职贵。(虽:即使;土长川居:本土生长又住在水上;习水事:熟悉水性;以舟楫自任:担起行船的职贵。每点1分)
        (2)人们用自己房屋的巨大华丽相互夸耀, 即使是卑下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华盛。(矜:夸耀:下贫:卑下贫苦的人:丰:使……华盛;其:自己的*每点1分)
        9.尽览山水盛景;寄寓耳目之乐;忘却闽地险远;升华思想境界。(每点1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墨池记》《墨池记》(二)
        曾巩《学舍记》《送李材叔知柳州》
        曾巩《唐论》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邪正辨》曾巩《洪渥传》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曾巩《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
        曾巩《与孙司封书》曾巩《筠州学记》
        曾巩《谢杜相公书》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
        曾巩《南轩记》曾巩《醒心亭记》
        曾巩《菜园院佛殿记》曾巩《刑赏论》
        曾巩《戚元鲁墓志铭》《陈公神道碑铭》
        《越州鉴湖图》序曾巩《秃秃记》
        曾巩《宜黄县县学记》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明史·李如松传》《新唐书·温造传》
        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注二库状》李清照《孤雁儿》(含赏析)
        韩元吉《武夷精舍记》《梁书·张率传》
        柳宗元《谤誉》陈三立《吴昌硕墓志铭》
        汪中《哀盐船文》《宋史·胡则传》
        王慎中《朱碧潭诗序》刘禹锡《说骥》
        王安石《送胡叔才序》《寓山注》序
        刘开《知己说》《宋史·沈括传》
        《汉书·萧望之传》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宋史·王审琦传》《后汉书·朱祐传》
        《旧唐书·于休烈传》《明史·韩文传》
        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欧阳修《偃虹堤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