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杨厚字仲桓, 广汉新都人也。父统, 善谶纬学。厚少学统业, 精力思述。初安帝永初三年太白入斗洛阳大水时统为侍中厚随在京师朝廷以问统统[注]对年老耳目不明子厚晓读图书粗识其意邓太后使中常侍承制问之, 厚对以为“诸王子多在京师, 容有非常, 宜亟发遣各还本国”。太后从之, 星寻灭不见。永建二年, 顺帝特征, 诏告郡县督促发遣, 厚不得已行。到长安, 以病自上, 因陈汉三百五十年之厄, 宜蠲法改宪之道, 及消伏灾异, 凡五事。制书褒述, 有诏太医致药, 太官赐羊酒。及至, 拜议郎, 三迁为侍中, 特蒙引见, 访以时政。四年, 厚上言“今夏必盛寒, 当有疾疫蝗虫之害”。是岁, 果六州大蝗, 疫气流行。后又连上“西北二方有兵气, 宜备边寇”。车驾临当西巡, 感厚言而止。至阳嘉三年, 西羌寇陇右, 明年, 乌桓围度辽将军耿晔。永和元年, 复上“京师应有水患, 又当火灾, 三公有免者, 蛮夷当反畔”。是夏, 洛阳暴水, 杀千余人;至冬, 承福殿灾, 太尉庞参免;�!⒔欢萋脑羯背だ�, 寇城郭。又言“阴臣、近戚、妃党当受祸”。明年, 宋阿母与宦者褒信侯李元等遘奸废退;后二年, 中常侍张逵等复坐诬罔大将军梁商专恣, 悉伏诛。每有灾异, 厚辄上消救之法, 而阉宦专政, 言不得信。时大将军梁冀威权倾朝, 遣弟侍中不疑以车马、珍玩致遗于厚, 欲与相见。厚不答, 固称病求退。帝许之, 赐车马钱帛归家。修黄老, 教授门生, 上名录者三千余人。本初元年, 梁太后诏备古礼以聘厚, 遂辞疾不就。建和三年, 太后复诏征之, 经四年不至。年八十二, 卒于家, 策书吊祭。乡人谥曰文父。门人为立庙, 郡文学史春秋飨射常祠之。 (节选自《后汉书•杨厚传》) 【注】统:杨统, 杨厚之父。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安帝永初三年/太白入斗/洛阳大水/时统为侍中/厚随在京师朝廷/以问统/统对年老耳目不明/子厚晓读图书/粗识其意 B. 初/安帝永初三年/太白入斗/洛阳大水/时统为侍中/厚随在京师/朝廷以问统/统对年老耳目不明/子厚晓读图书/粗识其意 C. 初/安帝永初三年/太白入斗/洛阳大水时/统为侍中/厚随在京师/朝廷以问统/统对年老耳目不明/子厚晓读图书/粗识其意 D. 初安帝/永初三年/太白入斗/洛阳大水/时统为侍中/厚随在京师/朝廷以问统/统对年老耳目不明/子厚晓读图书/粗识其意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尉, 秦汉时设置, 为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 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B. 蛮夷在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 多数情况下, 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 C. 黄老指黄老之学, 为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 是除老庄之学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 D. 谥指谥号, 臣下由朝廷赐予, 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由亲友、门生等所加, 杨厚属于前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厚精研学问, 深谙天象之学。他从小学习钻研学问, 通晓图谶纬书, 颇能解读天象的征兆, 汉永初三年, 太后采纳了杨厚的建议, 星象不久就消失了。 B. 杨厚陈述五事, 特别蒙受恩典。召入京师后他陈述汉三百五十年的灾厄, 应当显明制度改变法令, 以及消除灾祸等五件事, 得到朝廷的表彰、关心和赏赐。 C. 杨厚上奏灾变, 建议消灾之法。他多次事先向朝廷奏说灾祸的发生, 也向朝廷建议消除灾祸而补救的方法, 但是太监把持朝政, 杨厚的话不能上达皇帝, D. 杨厚称病退职, 研修黄老学说。他先后推辞了大将军梁冀的相邀和梁太后的征召, 坚持称病而不前往;在家研修黄老学派的学说, 教授学生, 终老于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帝特征, 诏告郡县督促发遣, 厚不得已行。 (2)及至, 拜议郎, 三迁为侍中, 特蒙引见, 访以时政。 答案: 10. B 11. D 12. B 13. (1)汉顺帝特地征召杨厚, 诏书通告郡县督促派遣, 杨厚不得已前往。 (2)等到他到达京师, 被任命为议郎, 三次升迁做了侍中, 特别蒙受恩典被召见, 询问他时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