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南书·元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小题。
        元寿, 宇长寿, 河南洛阳人也。寿少孤, 性仁孝。九岁丧父, 衷毁骨立, 宗族乡党咸异之。事母以孝闻。及长, 颇涉经史。周武成初, 封隆城县侯, 邑千户。开皇初, 议伐陈, 以寿有思理, 奉使于淮浦监修船舰, 以强济见称。四年, 参督漕渠之役, 授尚书主爵侍郎。八年, 从晋王伐陈, 除行台左丞, 兼领元帅府属。及平陈, 拜尚书左丞。高祖尝出苑观射, 文武并从焉。开府萧摩诃妻患且死, 奏请遣子向江南收其家产, 御史见而不言。寿奏劾之曰:“臣闻天道不言, 功成四序, 圣皇垂拱, 任在百司。御史之官, 义存纠察, 直绳莫举, 宪典谁寄? 今月五日, 銮舆徙跸, 亲临射苑, 开府仪同三司萧摩诃幸厕朝行预观盛礼奏称请遣子世略暂往江南重收家产妻遇患弥留有日妻若长逝世略不合此行窃以人伦之义, 伉俪为重;资爱之道, 乌鸟弗亏。摩诃远念资财, 近忘匹好, 又命其子舍危惙之母, 为聚敛之行。一言才发, 名教顿尽。而兼殿内侍御史臣韩微之等, 亲所闻见, 竟不弹纠。若知非不举, 事涉阿纵;如不以为非, 岂关理识? 臣谬膺朝寄, 忝居左辖, 无容寝默, 谨以状闻。”上嘉纳之。寻授太常少卿。数年, 拜基州刺史, 在任有公廉之称。炀帝嗣位, 汉王谅举兵反, 左仆射杨素为行军元帅, 寿为长史。寿每遇贼, 为士卒先, 以功授大将军, 迁太府卿。四年, 拜内史令, 从帝西讨吐谷浑。寿率众屯金山, 东西连营三百余里, 以围浑主。及还, 拜右光禄大夫。七年。兼左翊卫将军, 从征辽东, 行至涿郡, 遇疾卒, 时年六十三。帝悼惜焉, 哭之甚恸。赠尚书右仆射、光禄大夫, 谥曰景。
        (节选自《南书·元寿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府仪同三司萧摩诃幸厕朝行/预观盛礼奏称/请遣子世略暂往江南重收家产/妻遇患弥留/有日妻若长逝/世略不合此行/
        B. 开府仪同三司萧摩诃幸厕朝行/预观盛礼/奏称请遣子世略暂往江南重收家产/妻遇患/弥留有日/妻若长逝/世略不合此行/
        C. 开府仪同三司萧摩诃幸厕朝行/预观盛礼奏称/ 请遣子世略暂往江南重收家产/妻遇患/弥留有日/妻若长逝/世略不合此行/
        D. 开府仪同三司萧摩诃幸厕朝行/预观盛礼/ 奏称请遣子世略暂往江南重收家产/ 妻遇患弥留/有日妻若长逝/ 世略不合此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漕渠指人工开凿的河道, 主要用于漕运。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就是其代表。
        B. 徙跸是指移动帝王的车驾, 代指帝王出行或命驾回宫。此处指的是帝王出行。
        C. 乌鸟即乌鸦, 《陈情表》“乌鸟私情”即借“乌鸦反哺”表达自己回报生母之情。
        D. 名教是以儒家所定的名分和儒家的教训为准则的道德观念, 在封建时代影响很大。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寿富有才智, 精明干练。他曾经在朝廷议伐陈朝之时奉命到淮浦监造舰船, 后来又参与到监造漕渠的工程之中, 陈朝平定之后被任命为尚书左丞。
        B. 元寿直道而行, 检举御史。他认为天道运行体现在四季更迭, 圣主治国需要各个部门大力配合, 御史需尽监察检举之责, 否则法律就成了一纸空文。
        C. 元寿谏言弹劾, 情理并茂。他指出萧摩词在妻子垂危之时让儿子前往江南搜刮资财, 事理上违反儒家伦常道义, 情感上亏负夫妻、母子之间的情谊。
        D. 元寿文武兼备, 胆识过人。他博览经史, 因为官公正清廉而被授予刺史之职, 在战斗中遇敌则身先上卒, 曾调集军队连营三百里围困吐谷浑的军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九岁丧父, 哀毁骨立, 宗族乡党咸异之。事母以孝闻。
        (2)臣谬膺朝寄, 泰居左辖, 无容寝默, 谨以状闻。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九岁父亲去世, 哀伤过度, 十分消瘦, 同族同乡之人都认为他很奇特(与众不同)。侍奉母亲以孝闻名。
        (2)我错受朝廷重托, 忝列左辖之职, 我无法容忍沉默不言, 恭敬地把情况上奏。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 句子结构的对称, 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 句子成分的省略, 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有三个句子, 主语分别为“开府仪同三司萧摩诃”“妻”“世略”。然后判断这三个人与哪些动作、事件有关, 注意与人物有关的动词。这里“开府仪同三司萧摩诃”是“幸厕”“预观”“奏称”, 而“妻”是“遇患”“弥留”“若长逝”, 最后“世略”是“不合此行”。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 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 注意结构的对称, 这是基�。浯巫⒁舛暇涮獯蠖嗉性诙匀顺频淖缓驮诰渲谐涞钡某煞值目己�, 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 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 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 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 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 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 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 李密《陈悄表》“乌鸟私情”一句, 是借“乌鸦反哺”表达自己回报祖母养育之情。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 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 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题中D项, (“因为官公正清廉而被授予剌史之职”错误, 强加因果, 文中说“拜基州刺史, 在任有公廉之称”。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 答题时注意直译, 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 哀毁骨立:哀伤过度, 十分消瘦;异:意动用法, 认为他很奇特;:侍奉;谬膺:错受;寝默:沉默不言;闻:使动用法, 使……听说, 可译为“把情况上奏”。
        参考译文:
        元寿, 字长寿, 是河南洛阳人。元寿少年孤苦, 天性仁爱孝顺。九岁父亲去世, 哀伤过度, 十分消瘦, 同族同乡之人都觉得他很奇特(与众不同)。待奉母亲以孝闻名。等到长大, 博览经史。北周武成初年, 被封为隆城县侯、封地千户。隋开皇初年, 朝廷商议伐陈, 因为元寿有才智, 元寿奉命到淮浦监造舰船, 以精明干练被人称道, 开皇四年, 参与监造漕渠(大运河)的工程, 被封为尚书主爵侍郎。开皇八年, 限随晋王杨广伐陈, 任命为行台左丞, 兼管元帅府属。等到陈朝平定, 被任命为尚书左丞。隋高祖曾经到苑观看射箭, 文武大臣全都跟随。开府仪同三司萧摩诃陈朝降臣)妻子患病将死, 奏请让儿子到江南收拾家产, 御史见后并来提出谏言。元寿上奏弹動道:“我听说天道不言而行, 成功在于四季更�。� 圣主垂拱而治, 责任在于各个部门。御史这个官职, 职责在于监察百官, 如果正义的法规得不到执行, 那么法律还能托付给谁? 本月五日, 圣上出行。亲到射苑。开府仅同三司萧摩诃有幸置身朝臣行列, 参与观看盛典, 却奏请让儿子萧世略临时前往江南重新收拾家产。他的妻子患�。刮6嗳�, 妻子如果去世, 儿子萧世略就不应该去这一趟。我私下认为, 伦常的道义之中, 夫妻之情非常重要; 回报母爱之情, 连乌鸟都不会亏负。萧摩诃顾念远方钱财, 却忘记身边的妻子, 又让自己的儿子舍弃病危的母亲, 做出敛财的事情。这一声请求才说出, 名教顿时没有了。但是兼任殿内侍御史的韩微之等人。亲见亲闻, 竟然不纠正检举弹劾。如果知道这是错事却不检举, 事情就涉及巴结纵容; 如果不认为这是错事, 难道是明识事理吗? 我错受朝延重托, 忝列左辖之职, 我无法容忍沉默不言, 恭敬地把情况上奏”隋高祖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不久任命他为太常少卿。几年后, 被任命为基州刺史。在任上有公正清廉的称誉。隋炀市继位, 汉王杨谅举兵造反, 左仆射杨素担任行军元帅, 元寿担任长史。元寿每次遇到敌人, 总是身先士卒, 凭借战功被授予大将军, 调任太府卿。隋炀啼大业四年, 被任命为内史令, 跟随圣上向西征讨吐谷浑。元寿率军驻扎金山, 东西连接营寨三百余里, 用来围困吐谷浑的首长, 等到回京, 被任命为右光禄大夫。大业七年, 兼任左翊卫将军, 跟随圣上征讨辽东, 走到涿郡, 患病身亡, 时年六十三岁。圣上哀悼怜惜, 哭得非常悲痛。赠尚书右仆射、光禄大夫, 谥号为“景”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陈寿传》戴名世《与刘言洁书》
        唐甄《大命》《待漏院记》
        《隋书·高劢传》《宋史·赵上交传》
        张岱《梅花书屋》《明史·吴祯传》
        《长清僧》曾巩《书魏郑公传后》
        《明史·毛吉传》《晋书·王衍传》
        顾炎武《廉耻》《三国志·杜袭传》
        侯方域《悯獐》《宋史·陈尧佐传》
        《后汉书·张鲁传》《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新五代史·李崧传》《后汉书·孙程传》
        《明史·金濂传》白居易《李陵论》
        《宋史·陶榖传》《明史·汪乔年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