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元史·魏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魏初, 字太初, 弘州顺圣人。从祖璠, 金贞佑三年进士, 补尚书省令史。金宣宗求直言, 璠首论将相非人, 及不当立德陵事, 疏奏, 不报。后复上言:“国势危逼, 四方未闻有勤王之举, 陇右地险食足, 其帅完颜胡斜虎亦可委仗, 宜遣人往论大计。”大臣不悦而止。阅数月, 胡斜虎兵不来, 已无及, 金主悔焉。
        初, 其从孙也, 璠无子, 以初为后。初好读书, 尤长于《春秋》, 为文简而有法, 比冠, 有声。中统元年, 始立中书�。傥蚴�, 兼掌书记。未几, 以祖母老辞归, 隐居教授。会诏左丞许衡、学士窦默及京师诸儒, 各陈经史所载前代帝王嘉言善政, 选进读之士, 有司以初应诏。帝雅重璠名, 方之古直, 询知初为璠子, 叹奖久之。即授国史院编修官, 寻拜监察御史。首言:“法者, 持天下之具, 御史台则守法之司也。方今法有未定, 百司无所持循, 宜参酌考定, 颁行天下。”
        帝宴群臣于上都行宫, 有不能釂大卮者, 免其冠服。初上疏日:“臣闻君犹天也, 臣犹地也, 尊卑之礼, 不可不肃。方今内有太�!⒂惺饭佟⒂衅鹁幼�, 以议典礼、记言动;外有高丽、安南使者入贡, 以观中国之仪。昨闻锡宴大臣, 威仪弗谨, 非所以尊朝廷、正上下也。”疏入, 帝欣纳之, 仍谕侍臣自今毋复为此举。时襄樊未下, 将括民为兵, 或请自大兴始。初言:“京师天下之体, 要在殷盛, 建邦之初, 讵宜骚动!”遂免括大兴兵。初又言:“旧制, 常参官诸州刺史, 上任三日。举一人自代。况风纪之职与常员异, 请自监察御史、按察司官, 在任一岁, 各举一人自代, 所举不当, 有罚, 不惟砥砺风节, 亦可为国得人。”遂举劝农副使刘宣自代。出佥陕西四川按察司事, 历陕西河东按察副使, 入为治书侍御史。又以侍御史行御史台事于扬州, 擢江西按察使, 寻征拜侍御史。行台移建康, 出为中丞, 卒, 年六十一。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一》, 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不当立德陵事, 疏奏, 不报                   报:答复
        B.为文简而有法, 比冠, 有声                      比:等到
        C.法者, 持天下之具                                    持:凭借、依仗
        D.昨闻锡宴大臣, 威仪弗谨                          锡:同“赐”, 赏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孙是自己的亲兄弟的孙子或者自己儿子的叔伯兄弟的儿子, 本文中, 魏初应该是魏璠亲兄弟的孙子。
        B.掌书记, 全名节度掌书记, 唐代官制, 为掌管一路军政、民政机关之机要秘书。亦为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宋代亦置此职。
        C.卮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圆形器皿。古代的盛酒器皿很多, 比如尊、壶、爵、角、觥、杯、釜等等。
        D.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 “上书”也是这个意思。如京兆尹张敞曾上疏(上书)汉成帝, 谏议他纠正为政过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璠性格非常率直, 曾经金宣宗让臣下对国事直言进谏, 魏璠就首先提出当时出任将相的人选不对, 只不过后来这个提议没有得到答复。
        B.魏璠喜欢读书, 特别是对于《春秋》研究颇深。后来担任了国史院的编修官, 就向皇帝进言阐述了御史台制定国家法令并颁行天下的重要性。
        C.魏初认为, 礼仪既可以定君臣尊卑, 又可以使外邦仰奉中原。所以他以此为据, 劝谏皇帝宴请大臣时, 君臣言行举止都要合乎礼仪。
        D.魏初出于磨砺官员品格节操和为国荐储人才的目的, 建议朝廷重臣任职一年后就要举荐一个能够接替自己的职位的人, 并要为自己的举荐行为负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雅重璠名, 方之古直, 询知初为璠子, 叹奖久之。
         
        (2)京师天下之本, 要在殷盛, 建邦之初, 讵宜骚动!
         
         
        答案:
        10.C 掌握、控制
        11.C (解析:“釜”不是酒杯, 而是煮炖食物用的炊具。)
        12.B (解析:向皇帝进言是在担任监察御史之后的事情。)
        13.(1)皇帝非常尊重魏璠的名望, 将他比作古代的耿直大臣, 经询问知道魏初是魏璠的后人, 感叹夸赞了很久。(5分)(采分点:雅, 方, 直。句意2分)
        (2)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之地, 要务在于使它富庶强盛, 建国之初, 哪里能使它受到扰乱!(5分)(采分点:要, 繁盛, 讵。句意2分)
         
        译文:
           魏初, 字太初, 是弘州顺圣人。他的从祖父魏璠是金国贞佑三年的进士, 补为尚书省令史。金宣宗让臣下对国家政治直率地提出意见, 魏璠首先提出出任将相的任选不对, 以及不应当立德陵的事, 他的疏上奏后, 没有答复。后来他再次上奏说:“现在国势已危在旦夕, 还没有听到四方有勤王的举动, 陇右地势险要, 粮食充足, 那里的元帅完颜胡斜虎也是个可以委托倚仗的人, 应该派人前去同他商讨国家大计。”大臣们不喜欢他的建议, 此事就中止了。过了几个月后, 胡斜虎率军前来救助, 但已经来不及了, 金国君主后悔当时没有听从魏璠的建议。
            魏初是魏璠的从孙, 魏璠没有儿子, 以魏初为后嗣。魏初喜爱读书, 尤其精于《春秋》, 写作文章简练而有章法, 二十岁就已经有了声望。中统元年, 朝廷开始设置中书�。撼醣槐傥蚴�, 兼掌书记职。不久, 他就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由辞去官职回乡, 隐居在那里教书。恰巧朝廷诏命左丞许衡、学士窦默以及在京师的诸儒, 让他们各自陈述经史诸书所记载的以前各代帝王好的言论及好的政绩, 选拔进读的人, 有关的衙司推选了魏初应朝廷诏令。皇帝非常尊重魏璠的名望, 将他比作古代的耿直大臣, 经询问知道魏初是魏璠的后人, 感叹夸赞了很久。于是就任命魏初为国史院编修官, 很快就再任他为监察御史。他首先上言说:“法律是掌握控制天下的工具, 御史台则是守护法律的部门。现在法律还没有制定下来, 各官署没有可以依仗引据的东西, 应该参酌制定出这些法律, 颁行于天下。”
            皇帝在上都行宫宴请群臣, 大臣中有些人不能喝完大卮中酒的, 就被命令摘去帽子和脱去朝服。魏初上疏说:“臣下听说君就像是天, 臣就像是地, 尊卑贵贱的礼节, 不可不严格区分。现在在朝廷之内有太�!⒂惺饭佟⒂衅鹁幼�, 他们是用以讨论典章礼制、记述君王言行的;在外有高丽、安南的入贡使者, 他们是来观摩中国礼仪的。昨天听说宴会大臣时, 威仪不谨慎, 这不是尊崇朝廷、更正上下尊辈所应该做的。”上奏给皇帝后, 皇帝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并且还告诉侍臣们从今以后不要再造样做。当时襄樊二城还没被攻下, 朝廷准备搜求民间壮�。钦髡俚骄又腥�, 有的人请求此事从大兴做起。魏初说:“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之地, 要务在于使它富庶强盛, 魏国之初哪里能使它受到扰乱。”于是免去了在大兴搜取壮丁的事。魏初又上言说:“根据旧的制度, 常参官任诸州刺史的, 上任后三日, 应推荐一人取代他的原职。况且有关风纪的职务同平常官员不同, 请从现在开始, 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员, 在任上一年后, 各推荐一人取代他的原职, 推荐人员不合适, 要给予处分, 这样做不仅能砥砺风节, 还可以为国家得到人才。”于是他举荐了劝农副使刘宣以替代自己。他出任陕西四川按察司事, 历任陕西河东按察副使, 入朝任治书侍御史。又以侍御史职到扬州行御史台事, 提升为江西按察使, 不久即被征任侍御史。行御史台迁移到健康, 他出任中丞, 在任上去世, 时年六十一岁。



        相关文言文练习
        《元史·何实传》《元史·博尔术》
        《元史·陈思济传》《元史·赵炳传》
        《元史·宋子贞传》《元史·吴元珪传》
        《元史·本纪第一》《元史·张起岩传》
        《元史·赵孟頫\传》《元史·王玉汝传》
        《元史·许有壬传》《元史·张德辉传》
        《元史·刘秉忠传》《元史·伯颜传》
        《元史·张思明》《元史·杨惟中传》
        《元史·拜住传》《元史·归旸传》
        《元史·廉希宪传》《元史·杨奂传》
        《元史·余阙传》《元史·畅师文传》
        《元史·彻里帖木儿传》《元史·成遵传》
        《清史稿·郝浴传》《贤士隐居者》
        《明史·唐顺之传》《黄州快哉亭记》(二)
        《魏人范雎》《答李几仲书》
        《黄庭坚论书法》《梵天寺木塔》
        卢梅坡《雪梅》《浣花溪记》《小石潭记》
        《隆中对》《陈涉世家》《项羽本纪》
        孙樵《书何易于》《范雎说秦王》
        《大力将军》程启充《游千山记》
        《小石潭记》(二)归有光《沧浪亭记》
        《郑人买履》《宋史·辛弃疾列传》
        《重修棂星门移置瑞光楼记》《金石录》后序
        《三国志·司马朗传》《新唐书·王珪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