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汉武帝惑神怪》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元封)二年春正月, 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 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 拜卿为中大夫, 遂至东莱, 宿留之, 数日, 无所见, 见大人迹云。复遣方士求神怪, 采芝药以千数。时岁旱, 天子既出无名, 乃祷万里沙。夏四月, 还, 过祠泰山。
        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飞廉桂观甘泉作益寿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又作通天茎台置祠具其下。
        天汉三年春三月, 上行幸泰山, 修封, 祀明堂, 因受计。还, 祀常山, 瘗玄玉。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者, 终无有验, 而公孙卿犹以大人迹为解。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 然犹羁縻不绝, 冀遇其真。自此以后, 方士言神祠者弥众, 然其效可睹矣。
        征和四年春正月, 上行幸东莱, 临大海, 欲浮海求神仙。群臣谏, 上弗听;而大风晦冥, 海水沸涌。上留十余日, 还。
        三月, 上耕于钜定。还, 幸泰山, 修封。庚寅, 祀于明堂。癸巳, 禅石闾, 见群臣。上乃言曰:“朕即位以来, 所为狂悖, 使天下愁苦, 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 糜费天下者, 悉罢之。”田千秋曰:“方士言神仙者甚众, 而无显功, 臣请皆罢斥遣之!”上曰:“大鸿胪言是也。”于是悉罢诸方士候神人者。是后上每对群臣, 自叹:“向时愚惑, 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 差可少病而已。”夏六月, 还, 幸甘泉。
        后元二年春正月, 上朝诸侯王于甘泉宫。二月, 行幸盩厔五柞宫。丁卯, 帝崩于五柞宫。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 繁刑重敛, 内侈宫室, 外事四夷, 信惑神怪, 巡游无度, 使百姓疲敝, 起为盗贼, 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 汉以之兴者, 孝武能尊先王之道, 知所统守, 受忠直之言, 恶人欺蔽, 好贤不倦, 诛赏严明, 晚而改过, 顾托得人, 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节选自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汉武帝惑神怪》)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飞廉/桂观/甘泉作益寿/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又作通天茎台/置祠具其下
        B.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飞廉/桂观/甘泉作益寿/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又作通天茎台/置祠具其下
        C.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飞廉/桂观/甘泉作益寿/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又作通天茎台/置祠具其下
        D.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飞廉/桂观/甘泉作益寿/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又作通天茎台/置祠具其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瘗玄玉, 古代入海前祭路的礼仪, 祭礼举行完毕, 将黑色的玉埋于坑中。
        B.蓬莱, 又称蓬壶, 神话传说中东海外的仙岛, 与瀛洲、方丈并称东海三神山。
        C.大鸿胪, 朝廷掌管礼宾事务之官, 秦及汉初本名典客, 汉武帝时改用此名。
        D.孝武, 汉武帝的谥号。西汉崇孝道, 高祖以外的皇帝谥号前都加一“孝”字。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武帝求仙心切, 听信公孙卿的话, 前往缑氏城、东莱山见仙, 但未见到仙人, 后来他又去祭祀万里沙神庙。
        B.汉武帝巡游到东莱, 来到海边, 想乘船入海寻求神仙, 群臣劝谏而不听, 但终因天气恶劣而未能成行。
        C.汉武帝做事任性, 但能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 他亲自耕种, 率身垂范, 体现了一个英明君主应有的素养。
        D.司马光总结了汉武帝有亡国之过却能避免亡国之祸的原因, 其独到的见解, 给人留下深刻的启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 然犹羁縻不绝, 冀遇其真。(4分)
                   ▲           
        (2)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 差可少病而已。(4分)
                   ▲                        
        14.请结合文本, 概括汉武帝最终遣散方士的原因。(3分)
                  ▲           
         
         
         
        答案:
        10.C(“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中间不可断, “于是上令长安作飞廉”中间不可断, “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中间不可断。)
        11.A(应是祭山礼仪)
        12.C(“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错, 在求仙之事上, 汉武帝起初一直执迷不悟。)
        13.(1)汉武帝渐渐厌倦方士们的怪异迂阔的言论, 但仍然断绝不了与他们的联系, 希望能遇到真仙。(“益”“怪迂”“羁縻”“冀”各1分)
        (2)天下哪里会有仙人?全是怪异荒诞之说罢了!节制饮食, 服用丹药, 勉强可以减少疾病罢了。(“岂”“妖妄”“节食服药”“差可”, 各1分)
        14.①方士候神求仙, 均无应验。②汉武帝求神问仙, 劳民伤财, 自生悔意。③田千秋进言献策, 契合汉武帝心意。(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汉武帝元封二年春季正月, 公孙卿上奏说:“我在东莱山见到神仙, 他好像说想见见天子。”汉武帝于是便前往缑氏城, 任命公孙卿为中大夫, 然后到了东莱山, 住了几天, 却什么也没见到, 只看到巨人足�!S峙煞绞康酱ρ扒笊裣�, 采集了上千灵芝药草。当时正遇干旱, 汉武帝出巡没什么理由, 便去祭祀万里沙神庙。夏季四月, 返回京师。中途路过泰山, 进行祭祀。
        公孙卿说“神仙喜欢住楼上”, 于是汉武帝命令在长安建造飞廉观、桂观, 在甘泉兴建益寿观、延寿观, 让公孙卿拿着皇上的符节, 陈设好器具, 等候神仙的到来。又兴建通天茎台, 在台下布置祭祀器具。
        天汉三年春季三月, 汉武帝巡游泰山, 修建封台, 在明堂举行祭祀, 于是接受郡国所上计簿。返回京师, 途中祭祀常山, 并将黑色玉石埋在祭坛的下面。在各地等候神仙降临以及入海寻求蓬莱仙山的方士, 始终都没有应验, 而公孙卿仍然以巨人的足迹为自己辩解。汉武帝渐渐厌倦方士们的怪异迂阔的言论, 但仍然断绝不了与他们的联系, 希望能遇到真仙。从此以后, 谈论神仙祭祀的方士日益增多, 然而效果是有目共睹了。
        征和四年春季正月, 汉武帝巡游到东莱, 来到海边, 想乘船入海寻求神仙。群臣都劝阻, 汉武帝不听。而大风刮得天昏地暗, 海水波涛汹涌, 汉武帝在海边停留了十几天, 只好返回京师。
        征和四年三月, 汉武帝在钜定亲自耕田。返回途中到泰山, 修治封台。庚寅, 在明堂举行祭祀。癸巳, 在石闾山祭祀地神, 接见群臣。汉武帝于是说:“我从即位以来, 做了许多狂妄悖逆的事, 使天下百姓遭受愁怨困苦, 我追悔莫及。从今以后, 凡有伤害百姓、浪费天下财物的事, 一律停止。”田千秋说:“谈论神仙的方士人数众多, 却没有明显的功效, 我请求陛下将他们都罢斥遣散。”汉武帝说:“大鸿胪说得对。”于是将迎候神仙的方士全部遣散。从此以后, 汉武帝与群臣答问时, 常常叹息说:“过去我实在是愚昧昏惑, 被方士欺骗。天下哪里会有仙人?全是怪异荒诞之说罢了!节制饮食, 服用丹药, 勉强可以减少疾病罢了。”夏季六月, 汉武帝返回, 前往甘泉。
        后元二年春季正月, 汉武帝在甘泉宫接见各诸侯王。二月, 前往盩厔五柞宫。丁卯, 汉武帝在五柞宫去世。
        臣司马光说:汉武帝奢侈贪婪到了极点, 刑法赋税繁重。对内大肆兴建宫室, 对外不断攻伐四夷, 又迷信神仙鬼怪之说, 到处巡游没有节制, 使百姓疲惫困顿, 起来做盗贼, 他与秦始皇相比没有多少不同之处。然而秦因此灭亡了, 汉却由此兴盛, 这是因为汉武帝能尊重先王的治国之道, 知道如何管理天下, 能接受忠诚正直的言论, 厌恶被人欺诈蒙蔽, 爱才不倦, 赏罚分明。在晚年又能悔改自己的过失, 嘱托得人, 这就是他虽然和秦始皇一样有亡国的过失, 但却避免了亡国的祸患的原因吧!
         



        相关文言文练习
        《通鉴纪事本末·魏博归朝》《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渔阳》
        《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灭后秦》《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篡晋》
        《通鉴纪事本末·突厥叛唐》《通鉴纪事本末·两税之弊》
        《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五)《通鉴纪事本末·智伯请地于韩康子》
        《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二)《通鉴纪事本末·吴蜀通好》
        《通鉴纪事本末·仆固怀恩之叛》《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
        《通鉴纪事本末·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四)
        《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二)《通鉴纪事本末·李林甫专政》(三)
        《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二)《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三)
        《通鉴纪事本末·朋党之祸》《通鉴纪事本末·伾文用事》
        《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二)《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
        《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二)
        《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通鉴纪事本末·元兴三年, 桓玄之乱》
        《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通鉴纪事本末·武帝平两越》
        《通鉴纪事本末·豪杰灭秦》《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齐》《通鉴纪事本末·巫蛊之祸》
        《通鉴纪事本末·贾后乱政》《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灭南燕》
        《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
        《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三)
        《通鉴纪事本末·李林甫专政》《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朔窦建德》《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通鉴纪事本末·马后抑外家》《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
        《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二)《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
        《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二)《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东都·李密》(二)《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