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10〜14小题。 敬翔, 字子振, 同州冯翊人也。少好学, 工书魅。乾符中, 举进士, 不中, 乃客大梁。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 遂往依焉。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翔见太祖,太祖问曰:“《春格》用兵之法可以为吾用乎?”翔曰:“兵者, 应变出奇以取胜, 《春秋》古法, 不可用于今。”太祖大喜, 乃以为馆驿巡官°太祖已破赵匡凝, 取�!⑾�, 遂攻淮南。翔切谏, 以谓新胜之兵, 宜持重以养威。太祖不听, 而多所亡失, 始大悔恨。翔时时为太祖谋画, 多中, 太祖欣然, 以谓得翔之晚, 动静辄以问之。翔为人深沉, 有大略, 从太祖用兵三十余年, 细大之务, 必关之。翔亦尽心勤劳, 昼夜不寐, 自言惟马上乃得休息。而太祖刚暴难近, 有所不可, 翔亦未尝显言, 微开其端, 太祖意悟, 多为之改易。末帝即位, 赵岩等用事, 颇离间旧臣。翔曰:“陛下处深宫之中, 所与计事者, 非其近习, 则皆孝感之私, 而望成事乎?臣虽惫矣, 受国恩深, 若其乏材, 愿得自效。”岩等以翔为怨言, 遂不用。其后, 王彦章败于中都, 是时, 梁精兵悉在段凝军, 凝有异志, 顾望不来。末帝遽呼翔曰:“朕居�:銮溲�, 今急矣, 勿以为葱, 卿其教我当安归?”翔曰:“臣从先帝三十余年, 以臣之心, 敢有所隐?陛下初用段凝, 臣已争之, 今凝不来, 敌势已近, 欲为陛下谋, 则小人间之, 必不见听。请先死, 不忍见宇画之亡!”君臣相向恸哭。翔与李振俱为太祖所信任, 庄宗入汴, 诏赦梁群臣, 李振喜, 邀翔欲俱入见。翔夜止高头车坊, 将旦, 左右报曰:“崇政李公入朝矣!”翔叹曰:“李振谬为丈夫矣!复何面目入梁建国门乎?”乃自经而卒。 (选自《新五代史》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 B.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 C.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 D.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檄, 本指书写文字的竹木简, 后指官府用以征召、声讨、晓谕的文书。 B.《春秋》, 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儒家五经之一, 由孔子著述。 C.亲戚, 古代指族内族外的父系和母系亲属, 而现代“亲戚”含义缩小。 D.宗庙, 原指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 后为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敬翔年少好学, 有自己的特长, 乾符年间参加科举却没有考中, 只得客居大梁, 寄希望于依附同乡来寻找机会。 B.敬翔懂得军事, 认为《春秋》兵法已不适用;太祖因为不听从敬翔的建议, 失去了辛苦夺取的�!⑾宕笃恋�。 C.因为太祖性格刚烈暴躁, 难以接近的, 敬翔从来不直白地劝谏, 稍微挑明暗示, 太祖就醒悟, 改正了很多错误。 D.敬翔事无巨细为国操劳, 尽心尽力, 但是因梁朝后期权臣离间, 末帝在危难之时才想到起用敬翔, 却为时已晚。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虽惫矣, 受国恩深, 若其乏材, 愿得自效0(4分) (2)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 欲因此时降武。(班固《苏武传》)(4分) 14.请结合文本, 简要说明敬翔为何“自经而卒”。(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10.C(久之, 发无所荐引, 翔客益窘, 为人作笺刺, 传之军中, 太祖素不知书, 翔所作皆俚俗语, 太祖爱之) 11.B(“由孔子著述”错误, 应为由孔子修订) 12.B(“太祖失去了辛苦夺取的�!⑾宕笃恋亍贝�, 是失去了很多士兵) 13.(1)我虽然疲乏衰朽了, 但蒙受了国家很深的恩泽, 如果国家缺乏有才能的人, 我希望能效力。(4分。“惫”“乏材”“效”各1分, 句意通顺1分) (2)苏武的伤势渐渐痊愈, 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 一起来判定虞常的罪, 想趁着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4分。“益”“晓”“论”“因”各1分) 14.①受太祖重用;②国家破亡不能挽救;③性格坚贞。(3分。一点1分, 三点3分) 参考译文 敬翔字子振, 同州冯翊县人。少年好学, 长于撰写文书, 乾符年间, 参加进士考试落�。谑强途哟罅�。翔的同乡王发当汴州观察支使, 翔前往投靠。过了很久, 王发一直没有推荐他做官, 翔更加窘困, 只好给别人书写文书和公文, 在军队中传递。后梁太祖自幼不读书, 没有文化。敬翔所写文书都是民间通俗语言, 太祖很喜欢。翔见太祖, 太祖问他说:“《春秋》里用兵的办法对我有没有用处?”翔答说:“打仗, 应该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而出奇制胜, 《春秋》古法, 不适用于今天。”太祖很高兴, 就让他担任馆驿巡官。太祖已击败赵匡凝, 攻取�!⑾�, 再攻淮南。敬翔竭力谏阻, 认为刚刚得胜的军队, 应该行动慎重以保持军威。太祖不听, 兵士逃亡损失很多, 太祖这才很后悔。敬翔常常为太祖出谋划策, 大多能切中要点, 太祖非常高兴, 认为得到敬翔太晚了, 只要有事就去咨询他。敬翔为人深沉, 有方略, 跟着梁太祖用兵打仗有三十多年, 小事大事都必定牵涉到他。敬翔同时也尽心尽力、勤恳操劳, 白天夜里都不睡, 他自己说只有在马上才能休息一下。而梁太祖性格刚烈暴躁, 难以接近, 有不可行的事, 敬翔也不曾挑明来说白, 只是稍微开个头, 太祖就会体会领悟, 大多因此而改变。梁末帝即位后, 赵岩等专权弄事, 大肆挑拨离间老臣之间的关系。敬翔说:“陛下住在深宫之中, 和陛下谋划事情的人, 不是陛下的亲信, 就是内亲外戚之类的偏爱之人, 这样还有希望办成大事吗?我虽然困乏衰朽了, 但蒙受了国家很深的恩泽, 如果国家缺乏有才能的人, 我希望能效力。”赵岩等认为敬翔说的是怨恨之话, 就没听他的。此后, 王彦章在中都打了败仗, 此时, 梁的精兵都在段凝的军队里, 段凝心怀不轨, 左右顾盼而不来朝见皇上。梁末帝急促地喊着敬翔说:“我平时不注重你的话, 现在危急了, 请你不要怨恨, 请你指教我该到哪里去呢?”敬翔说:“我跟随先帝三十多年, 凭着我的忠心, 哪敢有所隐瞒?陛下当初任用段凝时, 我曾争论过此事。现在段凝不来朝见陛下, 而且敌人的势力已迫近了, 我想要替陛下谋划, 那么小人就会来挑拨离间我们的君臣关系, 我的建议一定不会被陛下采用。请让我先死吧, 我不忍心看到朝廷的灭亡!”说完君臣面对着痛哭。敬翔和李振都被梁太祖所信任, 后唐庄宗进入汴京时, 下诏赦免梁的众位臣子, 李振很高兴, 邀请敬翔想一起入宫参见新皇帝。敬翔夜里住在高头车坊, 快天亮时, 身边的人报告说:“崇政院使李公进朝了!”敬翔叹息道:“李振错为大丈夫了!又有什么脸面进梁朝的建国门呢?”他于是上吊而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