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9〜13题。 范滂, 字孟博, 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 为州里所服, 举孝廉、光禄四行。时翼州饥荒, 盗賊群起, 乃以滂为清诏使, 案察之。滂登车揽辔, 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 守令自知臧污, 望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 滂执公仪诣蕃, 蕃不止之, 滂怀恨, 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 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 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 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 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 故先举所急, 其未审者, 方更参实。若臣言有�。适芟月�。”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 知意不行, 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 请署功曹, 委任政事。滂在职, 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 公族子孙, 而为乡曲所弃, 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 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 寝而不召。资迁怒, 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 犹以利刃齿腐朽, 今日宁受笞死, 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 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 遂还乡里。建宁二年, 遂大诛党人。诏下, 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 抱诏书, 闭传舍, 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 出解印绶, 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 何敢以罪累君, 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 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①归黄泉, 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 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②齐名, 死亦何恨。既有令名, 复求寿考, 可兼得乎?”滂跪受教, 再拜而辞, 行路闻之, 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范滂传》, 有删改) [注] ①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 曾为龙舒侯国相, 时已故。②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B.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c.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D.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投版, 即辞官。版, 官吏朝会时执的朝版, 记事以备遗忘。 B.举谣言, 指朝臣向朝廷列举民间诋毁官员的流言的一种制度。 C.功曹, 古代官职, 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 D.北寺狱, 东汉由宦官掌管的监狱, 主管监禁、审讯大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范滂在冀州因灾荒而动荡时, 被委任为清诏使前去巡行查办, 刚到州境, 贪官污吏就慑于其廉直刚正, 弃官而逃。 B.范滂主动劾奏刺史、二千石权豪共达二十多人, 即便受到尚书的贵备, 也不惜生命进行弹劾, 可惜时局混乱, 其志向难以实现。 C.范滂在暂任功曹一职时, 面对任命他外甥做官的问题, 他不徇私情, 坚决认为李颂不是合适人�。耸卵瓜虏话�。 D.范滂最后用自已死得其所劝说其母不要悲伤, 其母深明大义,非但没有阻止他的决定, 还对他进行了安慰和教诲。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I)若范孟博者, 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 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4 分) (2)汝今得与李、杜齐名, 死亦何恨。既有令名, 复求寿考, 可兼得乎?(4 分) 13.当郭揖提出“与俱亡”的建议时, 范滂是如何回应的?他为什么这样回应?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9. (3分)A 10.(3分)B(举谣言, 指朝臣为了解民风民意而搜集民间评论官吏的歌谣等返奏朝廷。) 11.(3分)B(不是“主动劾奏”, 而是遵奉诏书行事。) 12.(4分)(1)像范滂这样的人才, 难道应该(或“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或“官方的礼节”)来要求他吗(呢)?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 莫非自己要选择不好的议论吗? 评分建议:“公礼”、“格”、“去就”、“得无”各1分。 (4分)(2) 你现在能够和李膺、杜密齐名了, 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 又要追求长寿, (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 评分建议:“恨”、“既”、“令”、“寿考”各1分。 13.(3分)(1)回应:范滂拒绝逃跑, 慷慨赴死。(2)原因:他不肯连累别人, 也不愿因出逃而让母亲流离他乡。 评分建议:回应1分, 原因2分。 【参考译文】 范滂, 字孟博, 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 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 被推举为孝廉和光禄四行。冀州地区发生饥荒, 盗贼纷纷而起, 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 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 慷慨激昂, 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等他到达冀州界, 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 听说范滂来了, 都抛下官印绶带逃走。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 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 陈蕃没有阻止他, 范滂觉得很遗憾, 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 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 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呢)?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 莫非自己要选择不好的议论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 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 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 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 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 (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 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 将要进一步查实。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 我甘愿接受死刑。”(负责审理的)官吏无话可说了。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 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 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 (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 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间, 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 是王侯之家的子弟, 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 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桶颜饧卵瓜虏话�。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 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清明的裁断, 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 但范滂(的裁决)不能违背。”宗资于是作罢。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 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 范滂就回到乡里。建宁二年, 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 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 手捧诏书, (把自己)关在传舍(驿舍, 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中, 伏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 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 走出官衙, 丢下官�。欧朵枰退黄鹛幼�, 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 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 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滂诀别, 范滂告诉母亲:“我跟随先父去黄泉, 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 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 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 又要追求长寿, (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 再三拜别而去。经过的人听见了, 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 范滂三十三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