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顾炎武
        二、本大题共2小题, 共21分.
        2.(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各题。
        与友人论门人书
        顾炎武(清)
        ①伏承来教, 勤勤恳恳, 闵其年之衰暮, 而悼其学之无传, 其为意甚盛。然欲使之效曩者二三先生, 招门徒, 立名誉, 以光显于世, 则私心有所不愿也。若乃西汉之传经, 弟子常千余人, 而位富者至公卿, 下者亦为博士, 以名其学, 可不谓荣欤, 而班固乃断之曰:“盖禄利之路然也。”故以夫子之门人, 且学干禄。子曰:“三年学, 不至于穀, 不易得也。”而况于今日乎?
        ②今之为禄利者, 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穷年所习不过应试之文, 而问以本经, 犹茫然不知为何语, 盖举唐以来帖括之浅而又废之。其无意于学也, 传之非一世矣, 矧纳赀之例行, 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惟贫而不能徙业者, 百人之中尚有一二。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 欲速成以名于世, 语之以五经则不愿学, 语之以白沙、阳明之语录, 则欣然矣, 以其袭而取之易也。其中小有才华者, 颇好为诗, 而今日之诗, 亦可以不学而作。吾行天下见诗与语录之刻, 堆几积案, 殆于瓦釜雷鸣, 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 不能说也。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 其谁从之?“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若徇众人之好而自贬其学, 以来天下之人, 而广其名誉, 则是枉道以从人, 而我亦将有所不暇。惟是斯道之在天下, 必有时而兴, 而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 虽去之百世而犹若同堂也。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 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 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 庶不为恶其害己者之所去, 而有王者起, 得以酌取焉, 其亦可以毕区区之愿矣。
        夫道之污�。饕云涫�, 若为己而不求名, 则可以自勉。鄙哉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
        【注释】①伏承来教:对他人来信的敬称。承, 接受。②曩(nǎng)者:从前。③帖括:唐宋科举士子为对付科举死记硬背经书的一种方法。④矧(shěn):何况。⑤私淑艾: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私淑, 没有得到某人的亲身教授但敬仰并承传其学术而尊之为师。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悼其学之无传  悼:痛惜
        B.故以夫子之门人, 且学干禄  干:俸禄
        C.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 躁竞:急于进取而争竞
        D.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彀率:射箭的标准、要求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A.闵其年之衰暮/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B.而班固乃断之曰/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C.若徇众人之好而自贬其学/皆若空游无所依
        D.穷年所习不过应试之文/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认为西汉传授经书带来的荣耀只是人们走做官谋利的道路造成的结果。
        B.文中引用孔子的话, 意为:“求学三年, 不去求官做的人, 是不能见到的。”
        C.作者不愿屈从世人的喜欢而自己贬低其所学来招揽天下人, 不愿张扬名声。
        D.作者通过“大匠”和“(后)羿”这两组类比, 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和追求。
        (4)翻译下列句子。
        夫道之污�。饕云涫�, 若为己而不求名, 则可以自勉。
        (5)结合第二段内容简要概括顾炎武“不愿”招徒授学的原因。
         
         
        答案:
        二、本大题共2小题, 共21分.
        2.(1)B.干:求取。句意:所以即使孔子的弟子, 尚且要学求得做官之道。
        (2)D.助词, 所字后跟动词, 构成所字结构。A.代词, 我的/代词, 这里的。B.副词, 表转折/连词, 于是。C.副词, 倘若/副词, 好像。
        (3)B.“求学三年, 不去求官做的人, 是不能见到的”错, 意思是大多人都是为了求取功名利禄。
        (4)学术的衰败和昌盛, 各有其时代的必然, 倘若为了自己的追求而不求虚名, 那就可以自我勖勉了。
        (5)①学习只为应试, 只为追求功名利禄, 急于求成。②纳财捐官的制度通行。③学习追求形式, 认识肤浅, 不求甚解, 不用深入学习即可完成。④不想屈从世人的喜好而贬低自己的所学, 不愿张扬名声。⑤真正善于学习之人会向仰慕的贤者学习。
         
        【译文】
        ①拜接来信, 内容殷勤恳切, 怜念我年龄的衰老, 而痛惜我的学业没有传人, 这番心意十分深厚。但是想要我仿效过去的某些先生的做法, 招收门徒, 树立名声, 来显耀于人世, 则鄙意是不愿这样干的。比如西汉时代经师的传授经书, 学生常常多至千余人, 其中地位高的做到三公九卿, 稍次的也可以做博士, 使所授的学生扬名于世, 能不称为光荣么?但是班固却评之曰:“这实在是人们走做官谋利的道路造成的结果。”所以即使孔子的弟子, 尚且要学求得做官之道。孔子道:“求学三年, 不去求官做的人, 是不容易见到的。”而况今日之世呢?
        ②当今世上追求富贵的人, 其无须依靠经术是很明白的。一年到头所学的不过是应考的时文, 倘若问他经书本文, 还茫茫然不知道是出于哪里的话, 实在是连唐朝帖括之学的这点浅薄的记诵都丢掉了。这种根本不存心治学的风气, 相沿不止一代了, 何况纳财捐官的制度通行, 那些目不识丁的人也可以当上府县的教官!只有贫穷而不能改业的士子, 一百人中还有一两个, 但又都是读书而急于求事功的一些人, 希望速成而得名于世, 叫他学五经可不愿学, 叫他读陈白沙、王阳明的语录, 却很高兴, 因为袭取这些东西是很容易的。其中有些小有才华的人, 颇喜欢做诗, 而现在的那些诗, 不用学也可以做得出来。我跑遍天下所见到的诗集和语录的刻本, 堆几积案地到处皆是, 简直是一片震耳的噪音, 而问他们《周南》、《召南》、《雅》、《颂》的精义, 却是说不出来的。在这样的时代而想贯彻我的主张, 有谁肯听从呢?“高明的木匠不肯为拙劣的木工改变或放弃规矩, 后羿不肯为蹩脚的射手改变其拉弓的标准。”倘若屈从世人的喜欢而自己贬低其所学, 以求招揽天下的人, 来张扬自己的名声, 那便是歪曲真理来追随别人, 那我也没有心情花这么多的闲工夫。不过学术之在天下, 一定会有机会发扬, 而古代君子教诲人要学习私心所仰慕的贤者, 哪怕彼此相距已有百世之久也好像是同在一室似的。我所著的《日知录》三十多卷, 生平的思想和学业都在这书里, 只有多抄写几本, 用以分赠同志, 也许可以不被害怕这书会妨碍他们的那些人所消毁, 而一旦有振作世道的人物出现, 得以从我的书里择取一点东西, 这也就可以了我一点微小的心愿了。
        ③学术的衰败和昌盛, 各有其时代的必然, 倘若为了自己的追求而不求虚名, 那就没有不可以自我勖勉的。鄙陋如我固执地持以不同于当今的先生们的就是上述的原因。
         



        相关文言文练习
        《文章繁简》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
        顾炎武《廉耻》顾炎武《拽梯郎君祠记》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顾炎武《抄书自序》
        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顾炎武《裴村记》
        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二)顾炎武《与友人书》
        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明史·吴麟征传》
        《旧五代史·克宁传》《宋史·刘湜传》
        《新唐书·李藩传》《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真义堂记》《汉书·东方朔传》
        《后汉书·来歙传》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明史·毛胜传》《宋史·李好义传》
        《慎言语第二十二》《宋史·章谊传》
        《明史·卢象升传》《唐河店妪传》
        《新唐书·于志宁传》沈复《养生记道》
        钱泳《赈灾》李涉《再宿武关》
        《景公问晏子曰》《陈公神道碑铭》
        《新唐书·韩休传》《三国志·陈群传》
        《新唐书·刘子玄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