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范仲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范仲淹, 字希文, 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 母更适长山朱氏, 从其姓, 名说。少有志操, 既长, 知其世家, 乃感泣辞母, 去之应天府, 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 冬月惫甚, 以水沃面;食不给, 至以糜粥继之, 人不能堪, 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 为广德军司理参军, 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 始还姓, 更其名。
        天圣七年, 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 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 且曰:“奉亲于内, 自有家人礼, 顾与百官同列, 南面而朝之, 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 不报。寻通判河中府, 徙陈州。
        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 召还, 判国子监, 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时吕夷简执政, 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 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 如此为不次, 如此则公, 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 凡超格者, 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他日, 论建都之事, 仲淹曰:“洛阳险固, 而汴为四战之地, 太平宜居汴, 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 缮宫室。”帝问夷简, 夷简曰:“此仲淹迂阔之论也。”仲淹乃为四论以献, 大抵讥切时政。且曰:“汉成帝信张禹, 不疑舅家, 故有新莽之祸。臣恐今日亦有张禹, 坏陛下家法。”夷简怒诉曰:“仲淹离间陛下君臣, 所引用, 皆朋党也。”仲淹对益切, 由是罢知饶州。殿中侍御史韩渎希宰相旨, 请书仲淹朋党, 揭乏朝堂。于是秘书丞余靖上言曰:“仲淹以一言忤宰相, 遽加贬窜, 况前所言者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乎?陛下既优容之矣, 臣请追改前命。”明年, 夷简亦罢, 自是朋党之论兴矣。夷简再入相, 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 于夷简无憾也。”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 泛爱乐善。死之日, 四方闻者, 皆为叹息。 
         (《宋史•范仲淹传》, 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B.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C.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D.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仲淹,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谥号“文正”, 世称范文正公。
        B.古代科举中通过殿试试者, 称为进士;进士第是考选进士, 录取时排列的等第。
        C.天圣七年即中国传统历法“农历”的天干地支纪年称号, 2020年属“庚子年”。
        D.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 时间在阳历12月21至23日, 冬至过后开始“数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仲淹两岁时丧父, 从小就立有志向, 有节操, 跟随母亲到应天府投靠亲戚学习。
        B.范仲淹曾上奏章请太后还政, 没有得到答复;不久做河中府通判, 被贬谪到陈州。
        C.范仲淹曾借《百官图》陈述官员升迁的正常序列, 意在建议朝廷要公正任用大臣。
        D.皇帝告诫范仲淹要消除先前对吕夷简的怨恨, 范仲淹说都是关乎国家, 没有怨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仲淹乃为四论以献, 大抵讥切时政。
         
        (2)夷简再入相, 帝谕仲淹使释前憾。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10.A(3分)
        11.C(3分)
        12.A(3分)
        13.(10分)
        (1)范仲淹于是写四篇论呈献(给皇上), 大抵谴责当时的政务。
        (“为”“讥切”及“以献”省略句式各1分, 整体2分)
        (2)吕夷简第二次入朝担任宰相, 皇帝告诫范仲淹让他消除先前的怨恨。
        (“再”“谕”“憾”各1分, 整体2分)
        译文:
        范仲淹, 字希文, 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范仲淹两岁时丧父, 母亲改嫁长山姓朱的人, 范种淹跟从他的姓, 名字叫说。从小有志向节操, 长大后, 了解了自己的家世, 就伤感流泪告别母亲, 离开(家乡)到应天府, 依靠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 冬日里疲惫得厉害, 用水浇脸;食物不充足, 以至于用稀粥糜当食物, 别人不能忍受, 范仲淹不认为这艰苦。考取进士, 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 迎接他的母回家奉养。改任集庆军节度推官, 才改回原姓, 更改自己的名字。
        天圣七年, 章献太后将在冬至日接受朝政, 天子率百官�:�。仲淹极力劝谏这件事, 并且说:“在家侍奉母亲, 自有家人的礼节, 只是与百官同在朝廷, 面向南朝拜太后, 不能作为后世的准则。并且上疏请太后还政, 没有得到答复。不久做河中府通判, 贬谪到陈州。
        (范仲淹)被授予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的职务, 被召回京, 城主管固而监, 调任吏部外郎、代理开封知府。当时吕夷简执政, 提拔使用的大多出自他的门下。范仲淹呈上《百官图》指着它的次序说:像这样是按顺序升迁, 像这样是不按顺序(升迁), 像这样是公正, 像这样是偏私, 何况提拔或降格任用大臣。凡是越级的, 不应该全部把这些事交给宰相。“吕夷简不高兴。后来, 讨论建都的事情, 范仲淹说:“洛阳险要坚固, 而汴梁是四面受敌的地方, 太平时期适合在汴京, 如果有战事一定要在洛阳。应当逐渐扩大物资储备, 修缮宫室。“皇帝问吕夷简, 吕夷简说:“这是范仲淹不切实情的看法。“范仲淹于是写四篇论呈献(给皇上), 大抵劝谏当时的政务。并且说:“汉成帝相信张禹, 不怀疑舅家, 所以有王莽的祸害。我恐怕今天也有张禹, 损坏陛下的家法。”吕夷简愤怒地驳斥道:“范仲淹离间陛下君臣, 他推荐任用的官员, 都是朋党(排斥异己的政治集团)。”仲淹奏对更加急切, 因此免职任饶州知府。殿中侍御史韩渎迎合宰相的旨意, 请求写下范仲淹的朋党, 把他们的名字在朝堂上揭露。在这种情况下, 秘书丞余靖进献意见说:“范仲淹因为一句话触犯宰相, 立刻加以贬谪、放逐, 何况之前所议论的不是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的事吗?陛下已经宽容他了, 我请求改变先前的命令。”第二年, 吕夷简也被罢免宰相, 从此关于朋党的议论流行开来。吕夷简第二次入朝担任宰相, 皇帝告诫范仲淹让他消除先前的怨恨。范仲淹磕头道歉说:“臣先前争论的是国家的事情, 我对于吕夷简没有怨恨。”
        范仲淹内心刚毅外表谦和, 性情极其孝顺, 因为母亲在世时正贫困, 后来虽然显贵, 不是, 招待宾客(宾客到来)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 仅仅能自给。然而(范仲淹)喜好施舍给予, 广施爱心, 乐于行善。死的时候, 天下各地听说的人, 都替他叹息。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鱼崇谅传》《宋史·陈仲微传》
        《宋史·石守信传》《宋史·张藏英传》
        《宋史·吴择仁传》《宋史·赵葵传》(二)
        《宋史·真宗本纪》《宋史·晁迥传》
        《宋史·赵立传》《宋史·王曾传》(二)
        《宋史·包恢传》《宋史·王曾传》
        《宋史·狄青传》《宋史·梅尧臣传》
        《宋史·邵亢传》《宋史·朱熹传》
        《宋史·赵尚宽传》(二)《宋史·李谷传》
        《宋史·黄度传》《宋史·吕公绰传》(二)
        《宋史·王阮传》《宋史·沈作宾传》
        《宋史·吴挺传》《宋史·李蘩传》
        《宋史·刘正夫传》《宋史·王大宝传》
        《宋史·窦仪传》《宋史·汪立信传》
        《宋史·陈宗礼传》《宋史·刘谦传》
        《宋史·钟季玉传》《宋史·上官均传》(二)
        《宋史·焦继勋传》《宋史·王安石传》(二)
        《宋史·牛皋传》《宋史·勾涛传》
        《宋史·许骧传》(二)《宋史·张士逊传》(二)
        《宋史·刘师道传》《宋史·王柏传》
        《宋史·程师孟传》《宋史·唐介传》
        《宋史·洪彦升传》《宋史·范成大传》
        《宋史·冯元传》《宋史·杨允恭传》
        《宋史·蔡齐传》《宋史·辛仲甫传》
        《宋史·唐震传》《宋史·李惟清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