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名将晚谬》阅读练习及答案

        洪迈《容斋随笔》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名将晚谬
        自古威名之将, 立盖世之勋, 而晚谬不克终者, 多失于恃功矜能而轻敌也。关羽手杀哀绍二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及攻曹仁于樊①于禁等七军皆没羽威震华夏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其功名盛矣。而不悟吕蒙、陆逊之诈, 竟堕孙权计中, 父子成禽, 以败大事。
        西魏王思政镇守玉壁②, 高欢连营四十里攻围之, 饿冻而退。及思政徙荆州③, 举韦孝宽代己, 欢举山东之众来攻, 凡五十日, 复以败归, 皆思政功也。其后欲以长社④为行台治所, 致书于崔猷, 猷曰:“襄城控带京洛, 当今要地, 如其动静, 易相应接。颖川⑤邻寇境, 又无山川之固, 莫若顿兵襄城, 而遣良将守颖川, 则表里俱固, 人心易安, 纵有不虞, 岂足为患?”宇文泰⑥令依猷策, 思政固请, 且约:贼水攻期年、陆攻三年之内, 朝廷不烦赴救。已而陷于高澄, 身为俘虏。
        慕容绍宗挫败侯景, 一时将帅皆莫及, 而攻围颖川, 不知进退, 赴水而死。
        吴明彻当陈国衰削之余, 北伐高齐, 将略人才, 公卿以为举首, 师之所至, 前无坚城, 数月之间, 尽复江北之地。然其后攻周彭城, 为王轨所困, 欲遏归路。萧摩何请击之, 明彻不听, 曰:“搴旗陷陈, 将军事也;长算远略, 老夫事也。”一旬之间, 水路遂断。摩诃又请潜军突围, 复不许, 遂为周人所执, 将士三万皆没焉。此四人之过, 如出一辙。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樊, 樊城。②玉壁, 今山西稷山西南。③荆州, 今湖北江陵。④长社, 今河南长葛。⑤颖川, 今河南许昌。⑥宇文泰:西魏承相。
        7.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名将晚谬                   谬:犯错、出现失误
        B. 欢举山东之众来攻          举:推举, 选拔
        C. 思政固请                  固:坚持, 坚决
        D. 将十二万皆没焉            没:丧失, 该里指被俘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A. 以败大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其后欲以长社为行台治所/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C. 已而陷于高澄/不拘于时, 学于余
        D. 此四人之过, 如出一辙/蚯无爪牙之利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及攻曹仁/于樊于禁等七军皆没羽/威震华夏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B. 及攻曹仁/于樊于禁等七军皆没/羽威震华夏/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C. 及攻曹仁于樊/于禁等七军皆没羽/威震华夏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D. 及攻曹仁于樊/于禁等七军皆没/羽威震华夏/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10.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 其中全都体现名将晚谬的一组是
        ①而不悟吕蒙、陆逊之作, 竟堕孙权计中。
        ②其后欲以长社为行台治所。
        ③莫若顿兵襄城, 而遣良将守颖川。
        ④思政固请, 且约:喊水攻期年、陆攻三年之内, 朝廷不烦赴救。
        ⑤师之所至, 前无坚城, 数月之间, 尽复江北之地。
        ⑥萧摩诃请击之, 明彻不听, 曰:“寨旗陷陈, 将军事也;长算远略, 老夫事也。”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11.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选文讲述了四个名将晚谬的事例, 把名将先期的战绩和后来的溃败做了鲜明的对比, 有力地证明了文章开篇的观点。
        B. 西魏的王思政在镇守玉壁和荆州时, 曾在两地大败北齐的高欢;后来, 他在选定行台治所时, 固执己见, 一意孤行, 终被北齐的高澄所败。
        C. 赫赫有名的关羽功名曾盛极一时, 最终却败给了东吴, 不但身死人手, 蜀汉大业也遭重创。
        D. 陈国衰弱时, 陈将吴明彻率军伐高齐, 尚能所向披靡, 势不可挡;但他后来率军攻打北周的彭城时, 却傲慢自负, 不听人言, 导致全军覆没。
        12.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1)将略人才, 公卿以为举首。
        (2)然其后攻周彭城, 为王轨所困, 欲遏归路。
        (3)长算远略, 老夫事也。
        13.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此四人之过, 如出一辙”, 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他们所犯的错误。
        【答案】7. B    8. C    9. D    10. A    11. B   
        12. (1)(吴明彻)的将略和才学, 公卿们把它看作是一流的。
        (2)然而他后来在进攻北周的彭城时, 被王轨围困, 王轨计划切断陈军的归路。
        (3)深谋远虑, 运筹帷幄, 是我的事。   
        13. “居功自傲”“大意轻敌”“刚愎自用”“自矜功伐”“恃功矜能”“不懂进退”。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图片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 通则对, 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B项, “举:推举, 选拔”错误, “举”在这里是“带领、率领”的意思。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A 项, 连词, 以致∕介词, 因为 ;
        B 项, 代词, 那, 指玉壁之战∕反诘语气, 难道;
        C 项, 加点的两个“于”都表被动;
        D 项, 助词, 的∕定语后置标志, 不译。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 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 注意结构的对称, 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 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 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 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 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攻曹仁于樊”是状语后置结构, 所以在其后断句, 排除AB;“于禁等七军皆没”“羽威震华夏”“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是三个主谓结构, 且主语分别是“于禁”“羽”“曹操”, 所以在它们中间断句, 排除C。
        译文:等到在樊城攻打曹仁时, 又大破于禁等七军, 关羽威震一时, 最后竟逼得曹操准备迁都许昌来避其锋芒。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相关段落, 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概括分析。
        ③句是崔猷献的良计, 排除BC;⑤句说的是吴明彻早期的战绩, 排除D。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 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 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 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 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 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 即能发现问题。
        B项, “曾在两地大败北齐的高欢”错误, 两次大败高欢都在玉壁, 且第二次玉壁的守将也不是王思政, 而是“韦孝宽”。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 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 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 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以为”, 译为“把……作为”;“举首”, 译为“一流的, 顶端的”。
        (2)“为……所”, 译为被动句式;“遏”, 译为“切断、阻断”。
        (3)“长算远略”, 译为“深谋远虑”;“也”, 表判断。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应对这类问题, 考生首先要认真审题, 明确筛选方向及范围, 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依据“自古威名之将, 立盖世之勋, 而晚谬不克终者, 多失于恃功矜能而轻敌也”可概括为:居功自傲、大意轻敌、恃功矜能等。
        依据“而攻围颖川, 不知进退, 赴水而死”可概括为:不懂进退。
        依据“思政固请, 且约:贼水攻期年、陆攻三年之内, 朝廷不烦赴救。已而陷于高澄, 身为俘虏”“萧摩何请击之, 明彻不听, 曰:“搴旗陷陈, 将军事也;长算远略, 老夫事也。”一旬之间, 水路遂断。摩诃又请潜军突围, 复不许, 遂为周人所执”可概括为:刚愎自用、自大轻敌。
        考生的概括接近以上意思均可。
        参考译文:
        从古到今, 威名赫赫、功高盖世的将领元帅, 在晚年出现失误以致不能善终的, 大多数是因为居功自傲、大意轻敌。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 在万马千军中亲手杀了袁绍帐下的名将颜良、文丑。等到在樊城攻打曹仁时, 又大破于禁等七军, 关羽威震一时, 最后竟逼得曹操准备迁都许昌来避其锋芒, 他的威名可谓无与伦比了。可是, 高傲的关羽竟没有识破吕蒙、陆逊的欺诈, 最终堕入孙权的计谋之中, 父子同时被擒, 以致坏了刘备的大事。
        西魏的王思政在守卫玉壁时, 高欢连营四十里围攻他, 最终因人困马乏、天气严寒而退兵。当王思政移镇荆州时, 举荐韦孝宽代替自己守卫玉壁城, 高欢乘机率东魏重兵大举围攻玉壁, 经过五十天的激战, 东魏损兵折将, 大败而归, 这都是王思政的功劳。在那以后, 王思政想把长社县作为行台治所, 特意给崔猷写了一封信, 崔猷回信说:“襄城郡控带京师和洛阳, 是现在的战略要害, 一旦有敌情, 也好相互接应。颍川郡临近敌境, 又没有山川的险固作为屏障, 不如重兵驻守襄城, 同时派遣良将守卫颍川, 那么里外防守都很牢固, 人心容易安定下来, 即使有难以预测的事情发生, 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西魏丞相宇文泰命令依照崔猷的计策出兵, 可是王思政再三坚决请求, 并立下军令状:敌人水攻一年、陆攻三年之内, 不再要求朝廷发兵救援。不久, 颍川郡被高澄攻破, 王思政自己也成了俘虏。
        东魏将领慕容绍宗曾击败侯景, 当时的将帅都不能和他相提并论, 但是在进攻颍川时, 却不懂得进退, 最终投水自尽。
        吴明彻在陈国非常衰弱的情况下, 率兵向北攻打北齐, (吴明彻)的将略和才学, 公卿们把它看作是一流的。他的军队所到之处,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仅仅几个月的时间, 收复了江北的全部土地。但是, 后来在进攻北周的彭城时, 被王轨所困, 王轨计划切断陈军的归路。萧摩诃请求发兵击退王轨, 可吴明彻没有采纳, 还狂妄自大地说:“拔起敌旗, 冲锋陷阵, 是将军你的事;深谋远虑, 运筹帷幄, 是我的事。”在十天之内, 陈兵在水上的退路就被切断了。萧摩诃又请求秘密突围, 可吴明彻仍然不答应, 最终吴明彻被北周军队活捉, 三万将士成了北周的俘虏。这四个人所犯的错误, 如出一辙。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容斋随笔·续笔·妇人英烈》《白居易为左赞善大夫》
        《虫鸟之智》《容斋随笔·三传记事》
        方享咸《武风子传》袁枚《重到沭阳图记》
        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晋书·鲁芝传》
        《后汉书·王涣传》司马光《颜太初杂文序》
        《三国志·魏书·国渊传》《梁书·裴子野传》
        《宋史·范镇传》《粱书·江革传》
        《金史·张万公传》《元史·叶李传》
        袁枚《所好轩记》《庄宗既好俳优, 又知音, 能度曲》
        《狄仁杰获免》《后汉书·张禹传》
        唐甄《楚人患眚》《宋史·范纯礼传》
        《鲁芝字世英, 扶风郡人也》《陈豨者, 宛朐人也》
        戴良《爱菊说》《周书·长孙绍远传》
        《隋书·韦世康传》《新唐书·箫复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