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林光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林光朝, 字谦之, 兴化军.莆田人。再试礼部不第, 闻吴中陆子正尝从尹焞学, 因往从之游。自是专心圣贤践履之学, 通《六经》, 贯百氏, 言动必以礼, 四方来学者亡虑数百人。然未尝著书, 惟口授学者, 使之心通理解。尝曰:“道之全体, 全乎太虚。《六经》既发明之, 后世注解固已支离, 若复增加, 道愈远矣。”孝宗隆兴元年, 光朝年五十, 以进士及第调袁州司户参军。乾道三年, 龙大渊、曾觌以潜邸恩幸进, 台谏、给舍论驳不行。张阐自外召为执政., 锐欲去之, 觉其不可�。煲岳霞擦Υ遣话�。而光朝及刘朔方以名儒荐对, 颇及二人罪, 由是光朝改左承奉郎、知永福县。而大臣论荐不已, 召试馆职, 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 历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八年, 进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 史职如故。是时, 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事, 光朝不往贺, 遂出.为广西提点刑狱, 移广东。茶寇①自�!⑾尕饨�, 薄岭南, 其锋锐甚。光朝自将郡兵, 檄摧锋统制路�!⒈韭奉韵交平饕跃挚匾�。会有诏徙光朝转运副使, 光朝谓贼势方张, 留屯不去, 督二将遮击, 连败之, 贼惊惧宵遁。帝闻之, 喜曰:“林光朝儒生, 乃知兵耶。”加直宝谟阁, 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 帝幸国子监, 命讲《中庸》, 帝大称善, 面赐金紫。不数日, 除中书舍人。是时, 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荐, 赐出身., 除殿中侍御史, 命从中出。光朝愕曰:“是轻台谏、羞科目也。”立封还词头②。天子度光朝决不奉诏, 改授工部侍郎, 不拜, 遂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宋史•林光朝传》)
        【注】①茶寇:南宋时贩茶的商人为抵抗政府过度的盘剥、压榨而组成的武装。②封还词头:驳回皇帝在人事决策方面不恰当的诏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B.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C.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D.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军, 唐代时称军镇, 至宋代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B.执政, 原意为掌管国家政事, 宋、金时是参知政事、枢密使等高级官员的通称。
        C.出, 出仕, 即出来做官, 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或他人举荐就可以成为仕宦。
        D.出身, 科举考试考中者的身份资格, 赐出身指赐给未考中者以相应的身份资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光朝学问精深, 教授生徒众多。他与尹焞交游, 专心研究圣贤之学;他精通《六经》和诸子百家学说, 使得四方学者慕名前来求教。
        B.林光朝出仕很晚, 仕途一直不顺。他五十岁才中进士, 先后因议论皇帝恩宠的臣子龙大渊、曾觌和张说等人的罪行而被朝廷降职任用。
        C.林光朝平定寇乱, 立下显赫军功。茶寇迫近岭南时, 林光朝一边率兵抵御, 一边传书其他将领, 督促他们拦击贼兵, 最终使贼兵败退。
        D.林光朝为官正直, 敢于驳回上议。皇帝准备重用吏部郎谢廓然, 林光朝认为这是对台谏的轻视, 会让科举蒙羞, 于是立刻驳回了诏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六经》既发明之, 后世注解固已支离, 若复增加, 道愈远矣。
        (2)天子度光朝决不奉诏, 改授工部侍郎, 不拜, 遂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
        10.B(标点:光朝老儒, 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 或疑之, 及闻缴驳廓然, 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 卒, 年六十五。)
        11.C(出:由京官调任地方官。)
        12.B(林光朝的仕途并非“一直不顺”, 他曾担任过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宝谟阁直学士以及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等要职, 还曾受到皇帝金鱼袋和紫衣的赏赐;他也没有议论张说的罪行, 只是因为没有�:卣潘等沃扒┦槭嗝茉菏露煌夥盼�。)
        13.(10分)
        (1)《六经》已经阐发清楚, 后代的注解本来就已经支离破碎了, 如果再增加, 距离道的本义就越来越远了。
        [5分。译出大意给3分, “发明”“固”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皇帝估计林光朝决不会接受诏命, 就改任他为工部侍郎, 林光朝不就任, 于是就让他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外出担任婺州知州。
        [5分。译出大意给3分, “度”“知婺州”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林光朝, 字谦之, 兴化军莆田人。两次参加会试都没有考中, 听说吴中陆子正曾经跟从尹焞求学, 于是前往尹焞处与他交游。从此他专心学习实践圣贤的学问, 通晓《六经》和诸子百家的学问, 一言一行必定遵循礼节, 四方来向他求学的不下数百人。然而他不曾著书, 只是亲口将学问传授给学生, 让他们在心里通晓理解。他曾经说:“道的全部, 完备齐全而又博大玄奥。《六经》已经阐发清楚, 后代的注解本来就已经支离破碎了, 如果再增加, 距离道的本义就越来越远了。” 孝宗隆兴元年, 林光朝五十岁, 因为进士及第调任袁州司户参军。乾道三年, 龙大渊、曾觌因为在皇帝做太子时蒙受恩宠而得到任用, 台谏、给事中和中书舍人的驳议都不得施行。张阐从外地被召回朝廷担任参知政事, 急切想要免除龙大渊、曾觌的职务, 因为觉得他们(有皇上撑腰)不可动�。谑蔷鸵阅昀咸宀〖峋龃枪俨蝗ゾ椭�。而当时林光朝和刘朔正以名儒的身份被推荐参加廷对, 对龙大渊、曾觌两人的罪行颇多议论, (惹怒了皇帝), 因此林光朝改任左承奉郎、永福知县。但大臣们对此论荐不已, 于是林光朝被皇帝召试, 在史馆任职, 担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 历任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乾道八年, 林光朝升任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 史官的职位依旧保留。当时, 张说再次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 林光朝因为没有前往�:�, 于是被外放担任广西提点刑狱, 不久又调任广东。茶寇从湖北、湖南一直剽掠到江西, 迫近岭南, 他们的气势十分嚣张。林光朝亲自率领郡里的士兵抵御, 又传书给摧锋统制路�!⒈韭奉韵交平�, 让他们各自率军分别控制住要害之地。这时恰好有诏书调任林光朝担任转运副使, 林光朝认为贼兵的气焰正处嚣张, 就留在驻军中没有离开, 督促两位将军拦击贼兵, 接连挫败敌人, 贼兵惊恐, 连夜奔逃。皇帝听说后, 高兴地说:“林光朝是个儒生, 竟然还懂得兵法�。 庇谑羌臃饬止獬痈笾毖�, 又召拜为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淳熙四年, 皇帝驾临国子监, 命林光朝讲解《中庸》, 皇帝听后大加赞赏, 当面赐给他金鱼袋和紫衣。没几天, 又拜他为中书舍人。当时, 吏部侍郎谢廓然通过曾觌推荐, 被赐予进士出身, 担任殿中侍御史。诏命从宫中发出, 林光朝非常愕然, 说: “这样做是轻视台谏, 让科举蒙羞啊。”立刻封还了诏命。皇帝估计林光朝决不会接受诏命, 就改任他为工部侍郎, 林光朝不就任, 于是就让他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外出担任婺州知州。林光朝是个博学而年长的学者, 在士人中素有威望。他在中书省任职还没发表什么言论时, 有人对他的才能表示怀疑, 等到听说他驳还了谢廓然任命一事, 士人们的议论才表示钦服。林光朝因为引病辞官, 被提举江西太平兴国宫, 不久去世, 享年六十五岁。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杨业传》《苏轼徙知徐州》
        《程门立雪》《宋史·宋绶传》
        《宋史·钱惟演传》《宋史·薛居正传》
        《宋史·吕端传》《宋史·王鼎传》
        《宋史·叶清臣传》《宋史·李允正传》
        《宋史·辛弃疾列传》《宋史·郭浩传》
        《宋史·侯可传》《宋史·洪咨夔传》
        《宋史·康保裔传》《宋史·刘汲传》
        《宋史·刘珙传》《宋史·吕公著传》
        《宋史·苏轼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宋史·富弼传》《宋史·杨邦乂传》
        《宋史·莫濛传》《宋史·张洞传》
        《明史·戚继光传》《明史·海瑞传》
        谢翱《登西台恸哭记》《宋史·李廌传》
        《晋书·华恒传》张养浩《驿卒佟锁住传》
        《明史·魏大中传》归有光《玄朗先生墓碣》
        《明史·陈寿传》戴名世《与刘言洁书》
        唐甄《大命》《待漏院记》
        《隋书·高劢传》《宋史·赵上交传》
        张岱《梅花书屋》《明史·吴祯传》
        《长清僧》曾巩《书魏郑公传后》
        《明史·毛吉传》《晋书·王衍传》
        顾炎武《廉耻》《三国志·杜袭传》
        侯方域《悯獐》《宋史·陈尧佐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