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张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张观字思正, 绛州绛县人。少谨愿好学, 有乡曲名。中服勤辞学科,擢为第一, 授将作监丞、通判解州。会盐池吏以赃败,坐失举劾, 降监河中府税。复通判果州, 改秘书省秘书郎。
        仁宗即位,迁太常丞,出知杭州。还判国子监, 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
        时星流、地震、雷发正月,诏求直言。观谓:“承平日久,政宽法慢, 用度渐侈,风俗渐�。灾略忠�。”河北大雨水, 条七事, 曰:“导积水以广播种, 缓催欠以省禁锢,览刑罚以振淹狱,收逃田以募归复, 罢工役以先急务,止配率①以阜民财, 通商旅以济艰食。”复知审官院, 遂拜同知枢密院事。
        康定中, 西兵失利,因议点乡兵,久之不决,遂与王殿、陈执中俱罢, 徙澶州。河坏孙陈埽及浮梁②, 州人大恐, 或请趋北原以避水患。观曰:“太守独去, 如州民何!”乃躬率卒徒增筑之, 堤完, 水亦退。
        徙郓州。旧法, 京东通安邑盐, 而濒海之地禁私煮。观上言:“利之所在, 百姓趋之, 虽日杀于市, 恐不能止, 请弛禁以便民。”岁免黥配③者不可胜计。
        以父居业高年多�。氡憧�, 以观文殿学士知许州。月余, 拜左丞。丁父忧, 哀毁过人, 既练④而卒。赠吏部尚书, 谥文孝。
        观性至孝。居业尝过洛, 嘉其山川风物, 曰:“吾得老于此足矣。”观于是买田宅、营林榭, 以适其意。蚤起奉药、膳, 然后出视事, 未尝一日废也。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仁宗飞白书“清”字赐观, 以赏其节。
        (节选自《宋史张观传》)
        [注]①配率:按比例向百姓摊派税收。②埽:用树枝、秫秸、芦苇、石头等拥紧做成的临时性堤坝。浮梁:梁,指桥;浮梁,即浮桥。③黥配:黥,在脸. 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 古代用做刑罚;配, 发配。④练:对亡故者祭祀。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盐池吏以赃败          败:败露
        B. 通商旅以济艰食          济:接济
        C. 嘉其山川风物            嘉:嘉奖
        D. 未尝一日废也            废:停止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           请立太子为王, 以绝秦望
        B. 而濒海之地禁私煮             剑阁峥嵘而崔嵬
        C. 嘉其山川风物                 其孰能讥之乎
        D. 吾得老于此足矣               徘徊于斗牛之间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断句正确的-项是(   )
        A. 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
        B. 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
        C. 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
        D. 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
        10. 下列各句全都表明张观心系百姓的一组是(   )
        ①用度渐侈, 风俗渐薄      ②收逃田以募归复       ③止配率以阜民财
        ④因议点乡兵, 久之不决   ⑤太守独去, 如州民何   ⑥蚤起奉药、 膳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1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观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先后因为自身原因和受人牵连而受到降职处理。
        B. 张观善于在关注民生的前提下借题发挥。他利用发生不寻常自然现象之机, 规劝皇帝在和平时期要有�;馐逗徒诩笠馐兜�。
        C. 张观对政务一丝不苟,  坚毅执著。面对黄河水患, 他没有选择逃避, 而是以百姓利益为重, 积极组织抢险, 最终战胜了灾害。
        D. 张观对父亲的孝心达到了极致, 得到仁宗的褒扬。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躬率卒徒增筑之, 堤完, 水亦退。
        (2)利之所在, 百姓趋之, 虽日杀于市, 恐不能止, 请弛禁以便民。
        13. 结合文章最后两段, 列举张观对父亲至孝的具体表现。
        【答案】
        7. C    
        8. D    
        9. B    
        10. C    
        11. A   
        12. (1)于是(张观)亲自带领兵众抢修加固河堤,河堤修成了, 大水也退了。
        (2)有利益在, 百姓就会争相追随, 即使每日在集市上杀人示众, 恐怕也不能禁止, 请放松禁令来给百姓提供便利。   
        13. ①因为父亲年迈多�。昵氲鞯叫碇萑沃�;②遭遇父丧,哀悔超过一般人(以致不久去世);③为父亲购置田宅, 营造园林;④父亲生病时, 他端药奉饭。

        参考译文:
        张观字思正, 绛州绛县人。年少时诚实好学,  闻名乡里。考中服勤辞学科, 被选拔为第一, 任命为将作监丞、通判解除州。适逢盐池吏因贪赃败露, 张观犯了有失检举揭发罪, 降职为监河中府税。又任果州通判, 改任秘书省秘书郎。仁宗即位后, 张观升任太常丞, 出朝任杭州知州。返回朝廷后主管国子监, 凭给事中的身份代理御史中丞。
        当时流星、地震、雷鸣发生在正月, 诏令征求直言进谏。张观说:“天下太平已久,  政令宽松, 法度松懈, 开销逐渐增多, 风俗逐渐浅�。蚨兄略忠�。”河北下大雨成灾, 逐条上奏七件事, 说:“疏导积水来扩大播种面积, 缓催拖欠来减少禁锢, 宽松刑罚来清理积案, 收回逃田来募民回归, 取消工役来解当务之急, 停止配税来使民财富足, 开通商旅来接济粮食匮乏。”张观又掌管审官院, 于是授职同知枢密院事。
        康定年间, 西部用兵失利, 由于议论派乡兵很长时间不能决定, 于是和王鬷、陈执中都被罢免, 调到澶州任职。黄河冲坏了孙陈�:透×�, 州人极为慌恐, 有人请求他逃到北原以躲避水害。张观说:“太守独自逃离, 州民该怎么办?”于是就亲自率领兵众加固抢修, 河堤修成, 大水也退了
        张观被调到郓州。按照旧制, 京东流通安邑盐, 可沿海的地方禁止私自煮盐。张观上奏说:“有利益在, 百姓就会争相追逐, 即使每天在集市上杀人示众, 恐怕也不能禁止, 请放松禁令来给百姓提供便利。”每年因此被免除刺面发配的人不计其数。
        因为父亲张居业年老多�。殴圩嗲氲鞯秸袂寮虻闹菘と沃�, 凭观文殿学士的身份任职许州。一个多月后, 拜官左丞。遭遇父丧, 悲伤损毁身体超过一般人, 在其父逝后13个月的祭礼之后去世。被追任为吏部尚书, 谥号文孝。
        张观性情特别孝顺。张居业曾路过洛地, 赞美那里的山川风物, 说:“我能在此养老就知足了。”张观于是置办田宅, 营造园林亭榭, 来满足他的心意。早上起来侍奉药、膳, 然后再出去办公事, 未尝有一天停止。张观志趣崇尚恬淡旷达, 坚持廉洁少贪欲, 平生写字一定写楷书, 没有一个字是行书或草书, 就像他的为人。仁宗用飞白体写一个“清”字赐给张观, 来赞赏他的节操。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曹辅传》《宋史·杨察传》(二)
        《宋史·韩琦传》(二)《宋史·蔡抗传》
        《宋史·张昭传》《宋史·曹修古传》(二)
        《宋史·沈括传》(二)《宋史·曹翰传》(二)
        《宋史·沈伦传》《宋史·赵师民传》
        《宋史·文天祥传》(二)《宋史·郭永传》(二)
        《宋史·欧阳修传》(三)《宋史·辛弃疾传》(四)
        《宋史·赵逢传》《宋史·孟珙传》(二)
        《宋史·朱熹传》(三)《宋史·徐鹿卿传》(三)
        《宋史·乐黄目传》《宋史·廖刚传》(二)
        《宋史·何灌传》(二)《宋史·王举正传》(二)
        《宋史·辛弃疾传》(三)《宋史·富弼传》(二)
        《宋史·李沆传》(二)《宋史·王安石传》(四)
        《宋史·宋湜传》《宋史·曹翰传》
        《宋史·白守素传》《宋史·邵晔传》(二)
        《宋史·欧阳修传》(二)《宋史·张田传》(二)
        《宋史·镇王赵元偓传》《宋史·王安石传》(三)
        《宋史·陈尧佐传》(二)《宋史·张秉传》
        《宋史·滕元发传》(二)《宋史·吕希哲传》
        《宋史·高若讷传》(二)《宋史·向敏中传》
        《宋史·萧燧传》《宋史·吕公著传》(二)
        《宋史·李处耘传》《宋史·郭劝传》
        《宋史·袁燮传》《宋史·王举正传》
        《宋史·周沆传》《宋史·杨覃传》
        《宋史·范杲传》《宋史·崔与之传》(二)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