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廖永安, 字彦敬。德庆侯永忠兄也。太祖初起, 永安兄弟偕俞通海等以舟师自巢湖来归。太祖亲往收其军, 遂以舟师攻元中丞蛮子海牙于马场河。元人驾楼船, 不利进退, 而永安辈操舟若飞, 再战, 再破元兵, 始定渡江策。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太祖急挥甲士鼓勇以登, 采石镇兵皆溃, 遂乘胜取太平。授管军总管。以舟师破海牙水栅, 擒陈兆先, 入集庆。擢建康翼统军元帅。以舟师从取镇江, 克常州, 擢同佥江南行枢密院事。又以舟师同常遇春自铜陵趋池州。合攻, 破其北门, 执徐寿辉守将, 遂克池州。偕俞通海拔江阴之石牌戍, 降张士诚守将栾瑞。擢同知枢密院事。又以舟师破士诚兵于常熟之福山港。再破之通州之狼山, 获其战舰以归。遂从徐达复宜兴, 乘胜深入太湖。遇吴将吕珍, 与战。后军不继, 舟胶浅, 被执。 永安长水战, 所至辄有功。士诚爱其才勇, 欲降之, 不可, 为所囚。太祖壮永安不屈, 遥授行省平章政事, 封楚国公。永安被囚凡八年, 竟死于吴。吴平, 丧还, 太祖迎祭于郊。 洪武六年, 帝念天下大定, 诸功臣如永安及俞通�!⒄诺率な舯步砸亚懊�, 犹未有谥号, 乃下礼部定议。议曰:“若楚国公永安等, 皆熊罴之士、膂力之才, 非陷坚没阵, 即罹变捐躯, 义与忠俱, 名耀天壤。陛下混一天下, 追维旧劳, 爵禄及子孙, 烝尝①著祀典。易名定谥, 于礼为宜。臣谨按谥法:以赴敌逢难, 谥臣永安武闵;杀身克戎, 谥臣通海忠烈;奉上致果, 谥臣张德胜忠毅。”诏曰:“可。”九年皆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已, 又改封永安郧国公。无子, 授其从子升为指挥佥事。 注:①烝尝:烝尝, 本指秋冬二祭。后亦泛称祭祀。郑玄笺:“冬祭曰烝, 秋祭曰尝。” (节选自《明史·廖永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B.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C.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D.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 古时人的别名, 亦称“表字”, 男子20岁行冠礼, 女子15岁行笄礼, 均要取字, 供别人呼唤。 B.封, 帝王把自己的大量土地赏给亲属或臣僚。例如:封侯(封拜侯爵), 封君(领有封地的君主)。 C.谥号, 古代君主、诸侯、大臣等具有地位的人死后, 据其生平德行, 评定褒贬, 给予的评判性称号。 D.从子, 宗法意义上, 从父兄弟之子称为从子, 唐宋时才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此处意同侄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廖永安投奔太祖, 屡立战功。太祖起兵不久, 廖永安率水军前来归附。先后打败了元中丞蛮子海牙, 生擒陈兆先, 夺取镇江, 攻克常州, 攻破池州, 捉拿了徐寿辉的守将, 占领石牌戍, 降服了栾瑞。 B. 廖永安战功显著, 不幸被捕。廖永安率领舟师在常熟的福山港打败了张士诚的部队, 又在通州的狼山再次打败敌人, 缴获敌战舰而归。恰遇吴将吕珍, 与之交战, 后援不继, 船只搁浅而被俘。 C. 廖永安拒降遭囚, 死后归乡。太祖十分赞赏廖永安的忠勇, 遥授行省平章政事, 赐封为楚国公。廖永安被囚禁了八年, 最后死于吴地。平定吴地后, 迁墓葬归故里, 太祖在郊外亲自迎祭。 D. 廖永安死为鬼雄, 谥郧国公。廖永安拒降被杀, 死为鬼雄。朝廷普定功劳, 但还没有给他谥号, 太祖下令礼部议定, 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不久, 又改封为郧国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安长水战, 所至辄有功。士诚爱其才勇, 欲降之, 不可, 为所囚。(5分) (2)若楚国公永安等, 皆熊罴之士、膂力之才, 非陷坚没阵, 即罹变捐躯, 义与忠俱, 名耀天壤。(5分) 答案: 10.D(顷之, 发江口。永安举帆, 请所向, 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 顷刻达岸。) 11. B(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封君:领有封地的贵族。) 12.D(“廖永安拒降被杀, 死为鬼雄。”理解有误, 文中是说功臣廖永安拒降被囚, 死为鬼雄。“朝廷普定功劳, 但还没有给他谥号”理解有误, 文中说是天下大定, 但还没有给他谥号, 朝廷普定功劳时授予他谥号武闵。) 13.【答案示例】(1) 廖永安擅长水战, 所到之处就立下战功。张士诚十分爱惜他的才能和勇气, 想要招降他, 遭到拒绝, 他被投进囚牢。(“辄、为”各1分, 句意3分)(2) 像楚国公永安这种人, 是英勇无畏、有强大力量的人, 不是冲锋陷阵身亡, 就是遭受祸乱而为国捐躯, 忠义两全, 英名光耀天地。(“没、罹”各1分, 句意3分) 【参考译文】 廖永安, 字彦敬, 德庆侯廖永忠的兄长。太祖起兵不久, 廖永安兄弟偕同俞通海等人率水军从巢湖前来归附。太祖亲自前往收编其军队, 并利用这支水军攻打驻守在马场河的元中丞蛮子海牙。元军驾驶的楼船, 进退不便, 而廖永安等人驾的船轻快如飞, 多次战斗, 终于打败了元兵, 于是制定了渡长江的计划。不久, 从江口发兵, 廖永安下令升帆, 向(太祖)请示前进方向, 太祖下令直指牛渚。(此时)西北风很大, 顷刻之间到达彼岸。太祖指挥甲士鼓足勇气登岸攻击, 采石镇的军队全部溃逃, 太祖军又乘胜攻取太平。廖永安被授予管军总管。率舟师攻破海牙水栅, 生擒陈兆先, 进入集庆, 提升为建康翼统军元帅。率水军跟随大军夺取镇江, 攻克常州, 被提升为同佥江南行枢密院事。又率舟师同常遇春自铜陵进攻池州, 联合作战, 攻破城北门, 捉拿了徐寿辉的守将, 于是攻克了池州。偕同俞通海攻占江阴的石牌戍, 降服了张士诚的守将栾瑞, 提升为同知枢密院事。又率舟师在常熟的福山港打败了张士诚的部队, 又在通州的狼山再次打败敌人, 缴获敌战舰而归。跟从徐达收复宜兴, 乘胜深入太湖。恰遇吴将吕珍, 与之交战, 因后援不能跟上, 船只又搁浅, 最后被俘。 廖永安擅长水战, 所到之处就立下战功。张士诚十分爱惜他的才勇, 准备招降他, (永安)拒绝了, 被投进囚牢。太祖赞赏廖永安的忠勇, 遥授行省平章政事, 赐封为楚国公。廖永安被囚禁了八年, 最后死于吴。平定吴地后, 葬归故里, 太祖在郊外迎祭。 洪武六年, 太祖认为天下大定, 诸功臣如廖永安、俞通�!⒄诺率さ热硕既ナ�, 但还没有谥号, 于是下令礼部议定。议曰:““像楚国公廖永安这些人, 都是英勇豪强的人, 不是冲锋陷阵身亡, 就是遭受祸乱而为国捐躯, 忠义两全, 英名光耀天地。陛下一统天下, 追思旧臣功劳, 爵禄延及子孙, 在祭祀典籍中记载他们的姓名事迹, 变更称号确定谥号, 从礼制上讲是合适的。臣谨按谥法:因为奔赴敌阵遇难, 定永安的谥号为武闵;牺牲自己战胜敌人, 定通海的谥号为忠烈;侍奉皇上善始善终, 定张德胜谥号为忠毅。”太祖诏令:“可以。”洪武九年都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封号。之后不久, 又改封廖永安郧国公。廖永安无子, 授予他的侄子廖升为指挥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