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 赵子崧传》阅读练习衣答案(二)

        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14 题。
        赵子崧字伯山, 燕懿王后五世孙。登崇宁五年进士第。
        汴京失守, 起兵勤王, 道阻未得进。闻张邦昌僭位, 以书白康王:宜遣师邀金人河上, 迎请两宫, 问罪僭逆, 若议渡江, 恐误大计。遂与知颍昌府何志同等盟, 传檄中外。已而闻金人退, 引兵襄邑, 遣范埙、徐文中诣济州, 请王进兵南京, 且言:“国家之制, 无视王在外者, 主上特付大王以元帅之权, 此殆天意。亟宜承制号召四方豪杰, 则中原可传檄而定。”王命子崧充大元帅府参议官、东南道都总管。邦昌家在庐州, 子崧檄通守赵令儦几察之, 且请捕诛其母子, 以绝奸心。又言:“自围城以来, 朝命隔绝, 乞下诸路, 凡有事宜, 并取大元帅府裁决, 伪檄毋辄行。宜蠲被兵州县租, 经理淮南、�!⒄阈问浦�, 毋为群盗所据。”
        檄止诸路毋受邦昌伪赦移书责邦昌曰人臣当见危致命今议者籍籍谓劫请倾危之计实由阁下不然金人何坚拒孙傅之请而卒归于阁下也敌既远去宜速反正, 若少迟疑, 则天下共诛逆节, 虽悔无及矣。”又遗书王时雍曰:“诸公相与亡人之国, 方且以为佐命功臣, 不知平日所学何事?”
        会邦昌遣使迎王, 子崧即贻王书日:“似闻谓以京师残破, 不可复入, 止欲即位军中, 便图迁徙, 臣窃惑焉。夫欲致中兴, 当谨举措, 宜先谒宗庙, 觐母后, 明正诛赏, 降霈四方。若京师果不可都, 然后徐议所向。”
        康王即位, 子崧请放诸路常平积欠钱, 又言:“台谏为人主耳目, 近年用非其人, 率取旨言事, 请遵旧制, 听学士、中丞互举。范祖禹、常安民、上官均先朝言事尽忠, 请录其子。”帝皆可其奏。子崧与御营统制辛道宗有隙, 道宗短子崧于帝。帝降子崧为单州团练副使, 谪居南雄州。绍兴二年赦, 复集英殿修撰, 而子崧已卒于贬所。
        (节选自《宋史· 赵子崧传》)
        [注]张邦昌:靖康之难后, 被金国强立为大楚皇帝, 建立“伪楚“政权。康王:宋朝康王, 即宋高宗赵构。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檄止诸路毋受邦昌/伪赦移书责邦昌曰/人臣当见危致命/今议者籍籍/谓劫请倾危之计实由阁下/不然/金人何坚拒孙傅之请/而卒归于阁下也/
        B.檄止诸路毋受邦昌伪赦/移书责邦昌曰/人臣当见危致命/今议者籍籍/谓劫请倾危之计实由阁下/不然/金人何坚拒/孙傅之请而卒归于阁下也/
        C.檄止诸路毋受邦昌/伪赦移书责邦昌曰/人臣当见危致命/今议者籍籍/谓劫请倾危之计实由阁下/不然/金人何坚拒/孙傅之请而卒归于阁下也/
        D.檄止诸路毋受邦昌伪赦/移书责邦昌曰/人臣当见危致命/今议者籍籍/谓劫请倾危之计实由阁下/不然/金人何坚拒孙傅之请/而卒归于阁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 是通过了殿试可被授予官职的人。明清时君主通过殿试对贡士进行选拔淘汰, 以此臻选人才。
        B.僭, 本义为超越本分, 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礼仪和器物等。“僭位”指越分窃据上位。
        C.宗庙, 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据礼制天子七庙, 诸侯五庙, 大夫三庙, 士一庙, 庶人不设庙。
        D.台谏, 台官与谏官的合称。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 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面对汴京失守, 赵子崧写信给康王说, 此时应向僭逆者问罪, 如果打算渡过长江, 恐怕会耽误大计。
        B.康王任命子崧为大元帅府参议官、东南道都总管, 并且让子崧去诛杀张邦昌的母亲和孩子, 以绝奸心。
        C.康王即位后, 子崧指出御史台近年用人不当, 应遵照旧制, 让学士、中丞互相举察, 康王予以采纳。
        D.因为道宗向皇帝说子崧的坏话, 子崧被贬谪。绍兴二年子崧被皇帝赦免, 但他已经死在了贬谪之地。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亟宜承制号召四方豪杰, 则中原可传檄而定。(4 分)
        (2)若京师果不可都, 然后徐议所向。(4 分)
        14.面对张邦昌的僭逆行为, 赵子崧采取了哪些做法?(3 分)
         
         
        答案:
        10.D(“受”的宾语应为“伪赦”, 第二节的“责”主语应是省略的子崧, 故排除AC,“坚拒”的宾语是“孙傅之请”, 故排除B。)
        11.A(殿试, 明清时不淘汰, 只按成绩给考生排名。)
        12.B(不是康王让子崧去诛杀张邦昌的母亲和孩子。)
        13.(1)应当马上秉承旧制号令四方豪杰, 那么中原之地只要发一道檄文, 就可以安定局势。
        (本句4分, 重点词语“亟”“承”“檄”各1分, 句意1分。)
        (2)如果京城果真不可作为都城, 然后慢慢计议所去(定都)的地方。
        (本句4分, 重点词语“都”“徐”各1分, 所字结构1分, 句意1分)
        14.①要求问罪讨伐。②请求诛杀张邦昌的的母亲和孩子。③写信斥责张邦昌。(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欧阳修传》(四)《宋史·程颐传》(二)
        《宋史·郑獬传》《宋史·黎州诸蛮》
        《宋史·陈若拙传》《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宋史·宋偓传》《宋史·王质传》
        《宋史·陈咸传》(二)《宋史·洪迈传》(二)
        《宋史·刘承规传》(二)《宋史·彭思永传》
        《宋史·晏敦复传》《宋史·廖德明传》
        《宋史·张雍传》《宋史·太祖本纪》(二)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宋史·张运传》
        《宋史·陈尧叟传》《宋史·石公弼传》
        《宋史·陆游传》《宋史·高登传》
        《宋史·王遂传》《宋史·刘安世传》(二)
        《宋史·赵与欢传》《宋史·李昉传》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宋史·薛向传》
        《宋史·任中正传》(二)《宋史·孙行友传》
        《宋史·向子諲传》《宋史·狄青传》(三)
        《宋史·康保裔传》(二)《宋史·赵鼎传》(二)
        《宋史·沈伦传》(二)《宋史·慎从吉传》
        《宋史·苏元老传》《宋史·王琪传》
        《宋史·任中正传》《宋史·宋敏求传》
        《宋史·狄青传》(二)《宋史·詹体仁传》(二)
        《宋史·柴中行传》《宋史·陈瓘传》
        《宋史·赵开传》《宋史·尹洙传》
        《宋史·鲜于侁传》《宋史·洪迈传》
        《宋史·倪思传》《宋史·彭龟年传》(二)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