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柳宗元《晋文公问守原议》阅读练习及答案

        柳宗元

        晋文公问守原①议
        (唐)柳宗元
        ①晋文公既受原于王, 难其守。问寺人②勃鞮, 以畀③赵衰。
        ②余谓守原, 政之大者也。所以承天子, 树霸功, 致命诸侯。不宜谋及媟近, 以忝王命。而晋君择大任, 不公议于朝, 而私议于宫;不博谋于卿相, 而独谋于寺人。虽或衰之贤足以守, 国之政不为败, 而贼贤失政之端, 由是滋□。况当其时不乏言议之臣乎!狐偃为谋臣, 先轸将中军。晋君疏而不咨, 外而不求, 乃卒定于内竖, 其可以为法乎?
        ③且晋君将袭齐桓之业, 以翼天子, 乃大志也。然而齐桓任管仲以兴, 进竖刁④以败。则获原启疆, 适其始政, 所以观视诸侯也;而乃背其所以兴, 迹其所以败。然而能霸诸侯者, 以土则大, 以力则强, 以义则天子之册也。诚畏之矣, 乌能得其心服哉?其后景监得以相卫鞅, 弘、石得以杀望之, 误之者, 晋文公也。
        ④呜呼!得贤臣以守大邑, 则问非失举也, 盖失问也。然犹羞当时, 陷后代若此;况于问与举两失者, 其何以救之哉?余故著晋君之罪。
        (有删节)
        [注释]①原:地名。②寺人:宦官。③畀:给予。④竖刁:齐国宦官。
        23.填入第②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
        A.矣       B.哉
        C.乎       D.耶
        24.作者否定晋文公在“原”地守臣问题上谋及寺人的行为, 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择重要地方守臣是执政大事, 不容有失。
        B.谋及寺人致使选取官员不贤, 对政事有损。
        C.与寺人相谋, 是伤害贤能损害政事的源头。
        D.守原关乎周王之命, 谋及寺人则有辱王命。
        25.请从句式的角度, 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6.结合全文, 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答案:
        23.A
        24.B
        25.画线句运用整句, 句式整齐, 节奏感强, 且前后形成对比, 对照鲜明, 富有气势。写出晋文公在守原之人这样的“择大任”的重要政事上远卿相而近宦官的不智之举,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不满之情。
        26.作者首先否定晋文公择原地之守上谋及寺人的做法, 提出其是“贼贤失政”的开端的观点。并以当时不乏谋臣良将的现实, 证明晋文公行为不足为法。接着以齐桓公任管仲兴、进竖刁败的史实论证观点。并以后世景监进商鞅, 弘、石杀望之之史实说明这是晋文公行为导致的结果。最后, 总结议论, 强调晋文公所为“失问”, 影响后世, 致使问、举皆失的结果, 其罪至大。

        参考译文
        晋文公从周天子那里受封原邑(今河南济源)之后, 被此地的防守问题所困扰。于是向家奴勃鞮咨询, 勃鞮推荐了赵衰。
        照我说, 镇守原邑是国政中的重大事件。只有守住了原邑, 才算得上顺承了天子诏命, 才能树立霸主的威严, 才能对诸侯们召唤、传令。对于这样的大事, 不应该和服侍自己的小臣讨论, 从而侮辱了天子的命令。而晋侯挑选重大的人事抉择, 不在朝会上公开讨论, 却在自己的寝宫里偷偷议论;不向辅政大臣们广泛征求意见, 却只听信一个家奴。虽然或许赵衰的才干足以守卫原邑, 国家的政事不因此而败坏, 但开明的政治被破坏以至丧失的发端, 却由此开始滋生蔓延了。况且当时并不缺乏可以与之探讨国事的能臣啊!狐偃这样聪明才智的人为国家出谋划策, 先轸这样的名将统帅着国家的主力部队, 晋侯却把他们抛在一边, 不向他们询问, 反过来却和身边的家奴决定国家的.大事。这怎么可以作为效仿的对象呢?
        晋侯将要继承齐桓公的事业, 尊奉周天子, 这本是一个远大的志向。既然这样, 就应该知道齐桓公因为任用管仲才得以兴旺, 因为进用竖刁而招致失败。那么晋侯现在获得了原邑, 开辟了疆土, 正是他施展抱负的第一步, 亦可以以此观察诸侯的反应。结果在这个关键时候, 晋侯反而违背了齐桓公兴盛的道路, 却沿着他失败的道路前进了。这么做却能当诸侯的霸主, 是因为他晋国土地广阔, 国力强盛, 又有天子册封的大义名分。诸侯服从晋侯, 实在是怕他而已, 怎么可能心服呢?后世景监得以推荐商鞅为相, 弘恭石显得以杀害萧望之, 造成这些政治悲剧的源头, 都在晋文公。 




        相关文言文练习
        《永州龙兴寺西轩记》《伊尹五就桀赞》《伊吕论》
        柳宗元《永州八记》柳宗元《驳复仇议》
        柳宗元《非国语》《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
        《鹘说》柳宗元《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
        《段太尉逸事状》《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别》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愚溪对》
        柳宗元《王叔文母刘氏》柳宗元《永州铁炉步志》
        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谤誉》
        《零陵三亭记》《驳《复仇议》》
        柳宗元《黔之驴》《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小石潭记》(三)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小石潭记》(二)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小石潭记》(一)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