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章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4-7题
            章谊, 字宜叟, 建州浦城人。登崇宁四年进士第, 补怀州司法参军, 历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建炎初, 陈通寇钱塘, 城闭, 部使者檄谊聚杭州七县弓兵, 以张声势。会王渊讨贼, 谊随渊得入城, 贼平, 旋加抚定, 人皆德之。
            帝幸临安, 苗、刘为变, 帝御楼, 宰臣百执事咸在, 人心汹汹。帝问群臣曰:“今日之事何如?“浙西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时希孟辄曰:“乞问三军。“谊越班斥之曰:“问三军何义?若将鼓乱邪?“希孟却立屏息, 帝嘉之。事定, 窜希孟吉阳军, 谊迁二秩, 擢仓部员外郎。奉使二浙, 贸易祠牒以济军用, 以稽迟罢。未几, 召为驾部员外郎, 迁殿中侍御史。 
            绍兴四年, 金遣李永寿、王翊来, 求还刘豫之俘, 及西北人在东南者, 又欲画江以益刘豫。时议难之, 欲遣大臣为报使。参政席益以母老辞, 荐谊为代, 加谊龙图阁学士, 充军前奉表通问使, 给事中孙近副之。谊至云中, 与粘罕、兀室论事, 不少屈。金人谕亟还, 谊曰:“万里衔命, 兼迎两宫, 必俟得请。“金人乃令萧庆授书并以风闻事责谊谊诘其所自金人以实告乃还至南京刘豫留之以计得归。帝嘉劳之, 擢刑部尚书。
            谊宽厚长者, 故事台官言事, 非挟怨以快己私, 即用仇家言为人报复, 谊独存大体, 士论归之。立朝论事, 奏疏无虑数十百篇, 皆经国济时之策。初, 席益荐谊使金, 帝曰:“谊亦母老, 朕当自谕之。“谊闻命, 略无难色, 戒其家人勿使母知。将行, 告母曰:“是行不数月即归, 大似往年太学谒告时尔。“及还, 母竟不知其使金也。(选自宋史列传 章谊传, 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人乃令萧庆授书/并以风闻/事责谊谊/诘其所自/金人以实告/乃还至南京/刘豫留之/以计得归。
        B金人乃令萧庆授书/并以风闻事责谊/谊诘其所自/金人以实告/乃还/至南京刘/豫留之/以计得归
        C金人乃令萧庆授书/并以风闻事责谊/谊诘其所/自金人以实告/乃还至南京/刘豫留之/以计得归。
        D金人乃令萧庆授书/并以风闻/事责谊谊/诘其所/自金人以实告/乃还/至南京/刘豫留之/以计得归。
        5.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 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等级次第。“登第”的意思是“科举考试应试得中”;“落第”的意思是“科举考试应试中落选”。
        B.“擢”, 古代表示官职升降任免等的专用词语, 这里的意思是“提拔提升”。它的意思和“陟”“谪”等词的意思相反。
        C.“祠牒”, 祠部琐颁发的度牒。唐宋以来, 祠部发给或售给出家人以凭证, 可免地税及徭役。
        D.“大学”, 我国古代的大学, 始于汉代, 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是国家举办的官学。学生是从各地选拔上来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章谊胆识过人, 才能出众。他在平定陈通进犯和苗、刘变乱中显示了出众的才能。
        B.章谊擅长外交, 不辱使命, 他独自出使金国, 与金人周旋, 不曾屈服, 也没有受辱。
        C.章谊敢于担当, 得到重用。他肩负出使金国重任, 得到皇帝犒劳, 被提拔为刑部尚书。
        D.章谊关心国事, 勤于议政。他在朝中论述政事, 奏疏不下数十上百篇, 都是治国救世的策略。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0分)
        (1)会王渊讨贼, 谊随渊得入城, 贼平, 旋加抚定, 人皆德之。
        (2)时议难之, 欲遣大臣为报使。参政席益以母老辞, 荐谊为代。
         
        答案:
        4.B(附原文标点:金人乃令萧庆授书, 并以风闻事责谊, 谊诘其所自, 金人以实告, 乃还。至南京, 刘豫留之, 以计得归。)
        5D(太学的学生内由太常负责选择, 外由郡国察举)
        6B(不是独自出使)
        7(1)恰逢王渊讨伐贼寇, 章谊跟着王渊进入城中, 贼寇被平定, 随即加以安抚, 众人都感激他。
        (2)当时朝议反对, 想派大臣做使者。参政席益拿母亲年老来推迟, 推荐章谊代替自己, 宋史章谊传
         
        译文
        章谊字宜叟, 建州蒲城人。崇宁四年进士及第, 补授淮州司法参军, 历任漳台二州的学官教授和杭州通判。建炎初年, 陈通侵犯钱塘, 城门关闭, 部使者用文书传令章谊聚集杭州七县弓箭手, 来扩大声势。恰逢王渊讨伐贼寇, 章谊跟着王渊进入城中, 贼寇被平定, 随即加以安抚, 众人都感激他。
        皇帝来到临安, 苗傅刘正彦发生政变, 皇帝登楼, 宰臣百官都在, 人心惶惶。皇帝问群臣:“今天的事怎么办?”浙西安抚主管机宜文字时希孟立刻说:“请问三军。章谊越班斥责他说:“问三军是什么意思?想要煽动叛乱吗?”时希孟退后屏息站立, 皇帝赞赏章谊。事情平定后, 把时希孟流放到吉阳军, 章谊连升两级, 提拔为仓部员外郎。奉命出使二浙, 买卖祠部出家凭证来资助军用, 因滞留被免职。不久, 召入任驾部员外郎, 升任为殿中侍御文。
          绍兴四年, 全国派李永寿王翊来, 要求归还刘豫的战俘, 以及在东南的西北人, 又想到划江未为界来帮助刘豫。当时朝议反对, 想派大臣做使者。参政席益拿母亲年老来推迟, 推荐章谊代替自己, 章谊加官龙图阁学士充任军前奉表通问使, 给事中孙近任副使。章谊到了云中, 与粘罕凡事论事, 毫不屈服。金人告诉他立即回去, 章谊说:“万里受命, 兼迎两宫。要求一定要得到满足。”金人于是命令萧庆授书, 同时拿传闻的事责备章谊, 章谊问他们从哪里得来的, 金人告诉他实情, 于是回来。到了南京, 刘豫留下他, 章谊用计脱身回来。皇帝嘉奖他, 越级提拔他为刑部尚书。
        章谊是宽厚长者, 旧例台官论事, 不是挟怨来 满足自己私人的愿望, 就是用仇家的话替别人进行报复, 唯独章谊从大局出发, 士人的舆论倾向与他。在朝中论述政事, 奏疏不下数十上百篇, 都是治国救世的策略。当初, 席益推荐章谊出使金国, 皇帝说:“章谊 母亲也年老, 我应当亲自告诉他。”章谊听到任命, 没有一点为难的神色, 告诉家人不要让他母亲知道。出发前, 告诉母亲说:“这次出行没几个月就回来, 就像往年太学谒告时罢了。”等他回来, 母亲竟不知道他出使金。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杨业传》《苏轼徙知徐州》
        《程门立雪》《宋史·宋绶传》
        《宋史·钱惟演传》《宋史·薛居正传》
        《宋史·吕端传》《宋史·王鼎传》
        《宋史·叶清臣传》《宋史·李允正传》
        《宋史·辛弃疾列传》《宋史·郭浩传》
        《宋史·侯可传》《宋史·洪咨夔传》
        《宋史·康保裔传》《宋史·刘汲传》
        《宋史·刘珙传》《宋史·吕公著传》
        《宋史·苏轼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宋史·富弼传》《宋史·杨邦乂传》
        《宋史·莫濛传》《宋史·张洞传》
        《明史·金濂传》白居易《李陵论》
        《宋史·陶榖传》《明史·汪乔年传》
        《杨万里忧国》《宋史·赵尚宽传》
        苏轼《范增论》《新唐书·王思礼传》
        《清史稿·王士祯传》《黔中儿》
        杨简《莫能名斋记》袁枚《游武夷山记》
        《南史·何远传》刘大槐《无斋记》
        王叔英《与方正学书》归有光《洧南居士传》
        《明史·李如松传》《新唐书·温造传》
        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注二库状》李清照《孤雁儿》(含赏析)
        韩元吉《武夷精舍记》《梁书·张率传》
        柳宗元《谤誉》陈三立《吴昌硕墓志铭》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