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以下各题(每题3分, 共15分) 苏无名擒盗 牛肃【唐】 天后时, 尝赐太平公主细器宝物两食盒, 所直黄金千镒, 公主纳之藏中。岁余取之, 尽为盗所将矣。公主言之, 天后大怒, 召洛州长史谓曰:“三日不得盗, 罪!”长史惧, 谓两县主盗官曰:“两日不得贼, 死!”尉谓吏卒游徼曰:“一日必擒之, 擒不得, 先死!” 吏卒游徼惧, 计无所出。衢中遇湖州别驾苏无名, 相与请之至县。游徼白尉:“得盗物者来矣。”无名遽进至阶, 尉迎问故。无名曰:“吾湖州别驾也, 入计在兹。”尉呼吏卒:“何诬辱别驾?”无名笑曰:“君无怒吏卒, 抑有由也。无名历官所在, 擒奸摘伏有名, 每偷至无名前, 无得过者。此辈应先闻, 故将来, 庶解围耳。”尉喜请其方。无名曰:“与君至府, 君可先入白之。”尉白其故, 长史大悦, 降阶执其手曰:“今日遇公, 却赐吾命, 请遂其由。”无名曰:“请与君求对玉阶, 乃言之。” 于是天后召之, 谓曰:“卿得贼乎?”无名曰:“若委臣取贼, 无拘日月, 且宽府县, 令不追求, 仍以两县擒盗吏卒, 尽以付臣, 臣为陛下取之, 亦不出数十日耳。”天后许之。无名戒吏卒:“缓, 急则相闻。” 月余, 值寒食, 无名尽召吏卒, 约曰:“十人五人为侣, 于东门北门伺之, 见有胡人与党十余, 皆衣缞绖, 相随出赴北邙者, 可踵之而报。”吏卒伺之, 果得, 驰白无名, 往视之。问伺者:“诸胡何若。”伺者曰:“胡至一新冢, 设奠, 哭而不哀, 亦撤奠, 即巡行冢旁, 相视而笑。”无名喜曰:“得之矣。”因使吏卒尽执诸胡, 而发其�!��?�, 割棺视之, 棺中尽宝物也。 奏之。天后问无名:“卿何才智过人, 而得此盗?”对曰:“臣非有他计但识盗耳当臣到都之日即此胡出葬之时臣亦见即知是偷但不知其葬物处。今寒节拜扫, 计必出城, 寻其所之, 足知其墓。贼既设奠, 而哭不哀, 明所葬非人也。奠而哭毕, 巡冢相视而笑, 喜墓无损伤也。向若陛下迫促府县捕贼, 计急必取之而逃。今者更不追求, 自然意缓, 故未将出。”天后曰:“善。”赐金帛, 加秩二等。 (选自《太平广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主纳之藏中 纳:收下 B.君可先入白之 白:禀告 C.可踵之而报 踵:亲自 D.无名戒吏卒 戒:告诫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 A.今者更不追求/求人可使报秦者, 未得 B.尉喜, 请其方/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即巡行冢旁, 相视而笑/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尽为盗所将矣/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 10.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臣非有他计/但识盗耳/当臣到都之日即此/胡出葬之时/臣亦见即知/是偷但不知其 葬物处。 B.臣非有他计/但识盗耳/当臣到都之日/即此胡出葬之时/臣亦见/即知是偷/但不知其葬物处。 C.臣非有他/计但识盗耳/当臣到都之日/即此/胡出葬之时/臣亦见即知/是偷/但不知其葬物处。 D.臣非有他/计但识盗耳/当臣到都之日/即此胡出葬之时/臣亦见即知/是偷/但不知其葬物处。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 全都能直接体现苏无名有“擒奸摘伏”之能的一组是( ) ①赐金箔, 加秩二等 ②胡至一新冢, 设奠, 哭而不哀 ③见有胡人与党十余, 皆衣缞绖, 相随出赴北邙者:可踵之而报 ④无名戒吏卒:“缓, 急则相闻。” ⑤�?�, 割棺视之, 棺中尽宝物也。 ⑥今寒节拜扫, 计必出城, 寻其所之, 足知其墓。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⑥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洛州长史要求的三日破案, 下放至两县主盗官一级, 限一日破案否则死罪, 作品一开始便营造了案情严重、紧张急迫的气氛。 B.苏无名料定这伙贼人会在寒食节这天, 借出城扫墓之机取走藏在棺中的赃物, 可见寒食节是破案的关键时间节点。 C.作者善于抓住读者对侦案故事的好奇心理, 巧妙地运用设置悬念、引而不发的艺术手法, 丝丝入扣地叙写出破案的过程。 D.文本并未对胡人的作案时间、手法, 以及苏无名如何判断胡人所窃是太平公主之物做出解释, 这是唐传奇的局限性, 但不影响作品的完整性。 13.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君无怒吏卒, 抑有由也。(2分) (2)因使吏卒尽执诸胡, 而发其�!#�3分) 答案: 10.B 11.C解析:①不是直接②说胡人祭奠⑤说开棺结果 12.A解析:要求三日破案的是天后, 下放至吏卒游徼这一级, 限一日破案否则死罪。 13.(1)你别对吏卒发脾气, 这也是事出有因。(2分)(“由”1分, 句意1分) (2)于是下令吏卒将这十几个胡人尽数抓捕, 并将这座墓冢挖开。(3分) (“因”:于是1分;“执”:抓捕1分;“发”:打开, 挖开) 参考译文: 女皇武则天天授年间, 她曾赐给爱女太平公主细器宝物两木盒, 价值黄金万两.太平公主收下这两盒宝物珍藏于密室之中。一年以后, 太平公主珍藏于密室中的两大盒宝物尽数被盗。太平公主向女皇报告, 女皇听后, 大为震怒。立即召见洛州长史, 说:“三日破不了案, 就判你的罪!”洛州长史心中非�:ε�。对两县负责主盗的官员县尉说:“两日内破不了案, 我就杀了你们!”县尉们对自己部下说:“一天之内必须将盗贼擒获, 若擒不了贼, 我就先杀了你们!” 下属吏卒们都很惊恐, 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来。在大街上正巧碰到了苏无名, 一道将他请到县尉衙门中。吏卒们向县尉禀告说:“抓盗贼的人来了。”苏无名快步走上衙门的台阶, 县尉迎出来询问。苏无名说:“我是湖州别驾, 因进京听候考核在此。”县尉责怪吏卒说:“你们怎么让别驾屈尊到来?”苏无名笑着对县尉说:“你别对吏卒发脾气, 这也是事出有因。我任官以来, 因揭露隐秘的坏事擒拿奸邪之人而有名, 窃贼从我面前经过, 没有能够逃脱的。这些吏卒以前应该听到过我的事, 所以把我带来, 希望(或许)能够解他们的围。”县尉大喜赶忙求助。苏无名说:“与你一道去州府, 你可先进去向长史禀告。”县尉向长史禀告后, 长史非常高兴, 走下台阶拉着苏无名的手说:“今日遇见先生, 你真是救了我的命, 请说说擒贼的方法。”苏无名说:“请与你一道进宫求见天后, 我才能说。” 于是天后破例召见了他们, 询问苏无名:“你能抓到罪犯?”苏无名说:“皇上若委任我破案, 就不要限定日期。对长史、县尉加以宽限, 不要让他们追查此案, 把负责擒盗的小官员都交由我指挥, 不出几十天我为陛下擒拿这些盗贼。”天后答应了苏无名。苏无名告诫吏卒说:“不急于捉拿盗贼, 有要事则再禀报。” 过了一个来月, 正好遇上寒食节, 苏无名把吏卒召集起来, 命令他们说:“每十人五人一组, 到洛阳东门和北门一带守候。若发现有十几个胡人穿着孝服一起出城到城北邙山扫墓, 就跟踪他们, 并派人迅速报告。”吏卒守候, 果然发现(有一队胡人穿着孝服一起出城向北邙山而去), 赶紧向苏无名报告, 苏无名前去察看, 问守候的吏卒, 这些胡人干了些什么?吏卒回答说:“那十几个胡人到了一个新的墓冢前, 设奠扫墓。但是他们只是干嚎着哭, 并不哀伤。不久撤掉奠礼, 绕墓冢巡行一圈, 互相对视着微微笑了笑。”苏无名高兴地说:“大案终于告破了!”随即下令吏卒将这十几个胡人尽数拿下, 并将这座墓冢挖开, 将棺材剖开一看, 棺中全是从太平公主府中偷盗的珍宝. 苏无名向女皇报告。天后问苏无名:“你用什么过人才智将盗贼擒获的?”苏无名说:“并不是我有什么过人才智, 只是我能识别这几个盗贼罢了。我到京城洛阳的那一天, 正好碰见这群胡人出葬, 我(当时见他们举葬不哀)就怀疑有问题。但我不知道葬物的地方。今天是寒食节, 城中居民照例要去扫墓.料定这伙人肯定要出城到墓地扫墓, 我带人跟踪到墓地, 就知道他们藏物的地方了。他们既然设奠拜祭哭却不哀痛, 就肯定墓中葬的不是人。又见他们祭奠哭完后围绕墓冢一周之后, 相视而笑, 就断定他们墓冢财物无损而得意。假若皇上急令府县限期破案擒贼, 这伙盗贼必狗急跳墙携物而逃。现在, 我们并不严加追查, 盗贼们自然意态悠闲, 所以没有将财物取出。”天后说:“太好了。”赐给苏无名一批金帛之物, 并破格将他连升二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