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孝景皇帝者, 孝文之中子也, 母窦太后, 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 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元年四月乙卯, 赦天下。乙巳, 赐民爵一级。五月, 除田半租, 为孝文立太宗庙。令群臣无朝贺。匈奴入代, 与约和亲。 三年正月乙巳, 赦天下。长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阳东宫大殿城室。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 发兵西乡。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立皇子端为胶西王, 子胜为中山王。徙济北王志为菑川王, 淮阳王馀为鲁王, 汝南王非为江都王。齐王将庐、燕王嘉皆薨。 七年十一月晦, 日有食之。春, 免徒隶作阳陵者。丁巳, 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中元年四月乙巳, 赦天下, 赐爵一级。除禁锢。 后二年正月, 地一日三动。郅将军击匈奴。酺五日。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 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緵布。止马舂。为岁不登, 禁天下食不造岁。省列侯, 遣之国。十月, 租长陵田。 后三年十月, 日月皆赤五日。十二月晦, 袴。日如紫, 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廷中。正月甲寅, 皇太子冠。甲子, 孝景皇帝崩。遗诏赐诸侯王以下至民为父後爵一级, 天下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 复无所与。太子即位, 是为孝武皇帝。 太史公曰:汉兴, 孝文施大德, 天下怀安, 至孝景, 不复忧异姓, 而晁错刻削诸侯, 遂使七国俱起, 合从而西乡, 以诸侯太盛, 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 而诸侯以弱, 卒以安。安危之机, 岂不以谋哉? (节选自《史记·孝景本纪》) 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作《孝景本纪》。 (节选自《大史公自序》) 10.拉下列时文中面波流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B.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C.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D.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11.下列时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最早有三皇五帝, 如羲皇、娲皇、炎帝等。 B.和亲, 即“和戎、和番”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政治联姻。 C薨, 古称诸候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 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或者封王的贵族等。 D甲子, 我国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古人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使用。 12.下列对博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帝排行中间, 福运加身。生母窦太后得宠后, 前一个王后去世, 生母的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 最帝方得以继承帝位。 B.景帝宽厚薄�。拼济�。即位元年五月, 就下诏减去一半田租;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庙时, 也诏令群臣不必为此上朝拜贺。 C.景帝施政惠民, 废除禁锢。大赦天下, 赐给民众每户户主爵位一级;废除不准商人、入赘女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旧令。 D.景帝节俭用度, 重视农业。粮食歉收时, 诏令全国节约用粮, 减少驻京的列候, 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 把长陵附近官田租给农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 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緵布。止马舂。(4分) (2)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4分) 14.结合全文内容、写法和司马迁经历, 你认为司马迁对景帝持何态度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10.D(天子为诛晁错, 遣袁盎谕告, 不止, 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 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踨等与谋反者。) 11.A(三皇五帝, 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 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 其“皇”或“帝”号, 为后人所追加。) 12.A(曲解文意, 前后有三男, 前一个王后生有三个男孩, 她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 13.(8分) (1)(4分)诏令内史和各郡不能用粮食喂马, (违者将其马匹)没收归入官府。规定囚徒和奴隶穿粗糙的七鵅布衣, 禁止用马舂米。(食、县官、衣、舂各1分) (2)(4分)京城(朝廷)军队讨伐, 七国服罪, 天下安宁, 太平稳定殷实富足。(行诛、伏辜、翕、殷富各1分) 14.(3分) (1)作者对景帝的功绩基本上是肯定的。 (2)《孝景本纪》行文简略, 不太符合人物传记详细刻画的写法, 说明景帝份量不重。 (3)本文行文省俭, 在于司马迁对景帝之子武帝心存戒惧, 唯恐言多语失, 招致祸患。 (4)表面上指责晁错削夺诸侯封地操之过急, 实际上暗刺景帝审时不明, 谋划不周。(3分, 第1点1分;2—4点, 答出2点即可。)
文言文译文: 孝景皇帝刘启, 是孝文皇帝排行在中间的儿子, 生母是窦太后。孝文皇帝在代国时, 前王后有三个儿子, 等到窦太后得宠, 前王后去世, 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 所以景帝得以继承帝位。元年四月乙卯日, 大赦天下。五月, 下诏减去一半田租。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庙, 诏令群臣不必为此上朝拜贺。这年, 匈奴侵入代地, 朝廷与匈奴定约和亲。 前154年(三年)正月乙巳日, 大赦天下。流星出现在西方。天火烧掉了洛阳的东宫大殿和城楼。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 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和胶东王刘雄渠反叛, 起兵向西进发。景帝为安抚反叛的诸侯王而杀了晁错, 派遣袁盎通告七国, 但他们仍不罢兵, 继续西进, 包围了梁国。景帝于是派了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率军讨伐, 平定了叛乱。六月乙亥日, 下诏赦免被打散逃亡的叛军和楚元王的儿子刘踨等参与谋反的人。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的儿子平陆侯刘礼为楚王。立皇子刘端为胶西王, 刘胜为中山王, 改封济北王刘志为淄川王, 淮阳王刘余为鲁王, 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齐王刘将庐、燕王刘嘉都去世了。 七年十一月最后一天, 发生日食;春天, 赦免(释放)修建阳陵的囚犯和奴隶。丁巳日, 立胶东王为太子, 名叫彻。 中元元年四月乙巳日, 大赦天下, 赐给民众每户户主爵位一级, 废除不准商人、入赘女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法令。 后元二年正月, 一天之内连续地震三次。郅都将军率军回击匈奴, 下令准许民众聚会饮酒五日。诏令内史和各郡不准用粮食喂马, (违者将其马匹)收归官府。规定罪犯和奴隶穿粗糙的七鵅(zōnɡ)布衣, 禁止用马舂米。因为这年粮食歉收, 诏令全国节约用粮, 严禁不到收获时节吃完口粮。减少驻京的列侯, 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十月, 把高祖陵墓长陵附近的官田租给农民耕种。 前141年(后元三年)十月, 太阳和月亮连续五天呈现红色。十二月最后一天, 打雷了。太阳变成紫色, 五大行星倒转运行, 在太微垣区域。月亮从太微垣星区穿过。正月甲寅日, 皇太子刘彻举行加冠典礼。甲子日, 孝景皇帝逝世。遗诏赐给诸侯王以下至平民应该继承父业的人每人爵位一级, 全国每户一百钱;把后宫宫人遣散回家, 并免除终身赋税不用上交。太子即位, 这就是孝武皇帝。 太史公说:汉兴以来, 孝文皇帝广施恩德, 天下安宁。到了孝景时代, 不再担心异姓诸侯王(反叛), 然而晁错急切建议(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 使得吴、楚七国一同起兵反叛, 联合向西进攻朝延。这是由于诸侯势力太强大, 而晁错又没有采取逐步削减的办法。等到主父偃提出准许诸侯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侯的建议, 才使诸侯王的势力弱下来, 天下终于安定。(由此看来, )安危的关键, 难道不是运用谋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