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李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 旧五代史 李愚, 字子晦。渤海无棣人也。愚童龀时, 谨重有异常儿.年长方志学, 遍阅经史。为文尚气格, 有韩、柳体。厉志端庄, 风神峻整, 非礼不言, 行不苟且。 属关辅乱离, 与宗人李延光客于山东。梁末帝嗣位, 雅好儒士, 延光素相款奉, 得侍讲禁中, 屡言愚之行高学赡。召见, 嗟赏久之, 摧为左拾遗。俄充崇政院直学士, 或预咨谋, 而俨然正色, 不畏强御。衡王入朝, 重臣李振辈皆致拜, 惟愚长揖。末帝让之曰:“衡王, 朕之兄。朕犹致拜, 崇政使李振等皆拜, 尔何傲耶!”对曰:“陛下以家A礼兄, 振等私臣也。臣居朝列, 与王无素, 安敢谄事。”其刚毅如此。 晋州节度使华温琪在任违法, 籍民家财, 其家讼于朝, 制使劾之, 伏罪。梁末帝以先朝草昧之臣, 不忍加法, 愚坚按其罪。梁末帝诏曰:“朕若不与鞫穷, 谓予不念赤子;若或遂行典宪, 谓予不念功臣。为尔君者, 不亦难乎!” 洎庄宗都洛阳, 召为翰林学士。三年, 魏王继发征蜀, 请为都统判官, 时物议以蜀险阻, 未可长驱, 郭崇韬问计于愚, 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 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 风驰电击, 彼必破胆, 安能守险。”及前军至固镇, 收军食十五万斛, 崇韬喜, 谓愚曰:“公能料事, 吾军济矣!”招讨判官陈乂至宝鸡, 称疾乞留在后。愚厉声曰:“陈乂见利则进, 惧难则止。今大军涉险, 人心易惑, 正可斩之以徇。”由是军人无迟留者。是时, 军书羽檄, 皆出其手。 明宗即位, 拜中书侍郎、平章事, 长兴季年, 秦王恣横, 权要之臣, 避祸不暇, 邦之存亡, 无敢言者。愚性刚介, 往往形言, 然人无唱和者。愚初不治第, 既命为相, 官借延宾馆居之。尝有疾, 诏近臣宣谕, 延之中堂, 见其败越敝席, 四壁萧然。明宗特赐帷帐茵褥. 清泰二年秋, 愚已婴疾, 累表乞�。辉�, 卒于位。 (节选自《旧五代史》)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屡言愚之行高学赡 赡:丰富、渊博 B. 末帝让之曰 让:责备 C. 公能料事, 吾军济矣 济:渡(过)河 D. 延之中堂, 见其政毯敝席 延:迎接、请 2. 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李愚“刚正”的一组是 ①厉志端庄, 风神峻整②臣居朝列, 与王无素, 安敢谄事 ③愚坚按其罪④军书羽檄, 皆出其手 ⑤愚性刚介, 往往形言⑥既命为相, 官借延宾馆居之 A.①②⑥ B.①③④ C. (2)(3)(5) D. (4)(5)(6)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愚有良好的学识和修养。他成年后就立志求学, 读遍经史;写文章崇尚气格, 有韩愈、柳宗元之风;神情举止严肃庄重, 做事认真严谨。 B. 李愚在军事谋略上也颇有见地。魏王要攻伐蜀地时, 很多人都认为蜀地险要, 不可轻易进军;而李愚则认为应趁蜀地人少, 急速攻击, 一定会取得全胜。 C. 李愚为官清廉, 生活俭朴。他不为自己置办田宅, 即使做了宰相, 还借馆驿居�。簧罴笃�, 屋中四壁空空荡荡, 床上的毯子和席子破旧不堪。 D. 李愚深受皇帝的器重。梁末帝对他的才学赞赏有加, 提拔他为左拾遗和崇政院直学士, 并让他参与咨询谋划国家大事;明宗也重用他, 任他为丞相。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今大军涉险, 人心易惑, 正可斩之以徇。(5分)
(2) 愚性刚介,往往形言, 然人无唱和者。(5分)
答案:
1.C(济:成功) 2.C(①表明他端庄严肃④表明他有军事和文学素养⑥表明他为官俭朴) 3.B(“认为应趁蜀地人少”错, 原文“宜乘其人二三”是指“趁他们人心不稳, 人心不齐”。) 4.(1)现在大军正进入险境, 人心容易迷惑动�。每梢源鏊淳局谌�。 (涉、惑、徇各1分, 句子通顺2分) (2)李愚性情刚烈、正直, 常常表现在言辞上, 然而没有响应他的人。 (介、形各1分, “人无唱和者”定语后置2分, 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李愚, 字子晦。渤�?の揲ο厝�。李愚童年时期, 谨慎稳重与普通的儿童不一样。成年后立志求学, 读遍经史。诗文崇尚气格, 有韩愈、柳宗元之风。志向远大, 为人端正, 神情举止严肃庄重, 说话得体讲究礼仪, 做事认真严谨。 正赶上关中一带战乱, 离开家乡, 与同族人李延光客居山东。梁末帝即位, 非常喜好儒士, 李延光一向诚恳的侍奉皇帝, 得以在宫中为皇帝或太子讲学, 李延光多次在皇帝面前说李愚品行高尚, 学识渊博。皇帝召见李愚, (谈话后)对他赞叹良久, 提拔为左拾遗。不久又充任崇政院直学士, 有时参与咨询谋划国家大事, 仍旧庄重严肃, 不惧怕豪强、有权势的人。衡王入朝, 重臣李振等人都行跪拜礼, 惟独李愚行拱手之礼。末帝责备他说:“衡王, 是我的兄长。我尚且行跪拜礼, 崇政使李振等人都行跪拜礼, 你为何这么傲慢呀!”李愚回答说:“陛下用家人之礼对待兄长, 李振等人是您的家臣。我居于朝廷为官, 与衡王平素不交往, 怎敢谄媚侍奉。”他刚毅就像这样。 晋州节度使华温琪在任违犯法律, 没收某户百姓的家产, 那家百姓告到朝廷, 皇帝派遣的使者检举揭发他的罪状, 华温琪认罪。梁末帝认为华温琪是先朝开国之臣, 不忍加以刑罚, 李愚坚持查办他的罪过。梁末帝下诏说:“我如果不赞同彻底审讯、追查, 会认为我不顾念贫民百姓;如果按法律执行处置, 会认为我不顾念有功之臣。做你们的君主, 很难�。 � 等到庄宗迁都洛阳, 召李愚为翰林学士。三年, 魏王继岌要征讨蜀国, 请李愚做都统判官。当时众人议论认为蜀地险要难攻, 不可长驱直入, 郭崇韬向李愚问计, 李愚说:“如今听说蜀人憎恶他们的君主放纵恣肆, 战时一定不听蜀王的调派。应该趁着蜀人人心不稳, 快速进攻, 他们一定会吓破胆, 怎能守住他们的险塞呢!”等到先头部队到达固镇, 收缴敌军粮草十五万斛, 郭崇韬大喜, 对李愚说:“你料事如神, 我军成功了!”招讨判官陈乂到宝鸡, 称病请求留在后面。李愚厉声说:“陈乂见利就前进, 害怕困难就止步不前。现在大军正进入险境, 人心容易迷惑动�。每梢源鏊淳局谌�。”从此军中将士无敢拖延滞后的。此时, 军事文书, 都出自他手。 明宗即位, 授予李愚中书侍郎、平章事。长兴末年, 秦王放纵专横, 权贵重臣, 自己逃避祸患还来不及, 国家的存亡, 无人敢过问。而李愚性情刚烈、正直, 常常表现在言辞上, 然而没有响应的人。李愚当初不置办府�。蝗蚊嗪�, 借延宾馆暂居。曾经有疾�。实叟苫鹿俚剿淖〈赐锘实鄣奈屎�, 李愚请宦官到正室, 宦官看见只有一条破旧的毯子和席子, 四壁空空荡荡。明宗知道后特地赐给他帷帐和被褥。 清泰二年秋, 李愚已经疾病缠身, 多次上表请求告老还乡, 皇帝没有答应, 最后死在任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