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元好问《送秦中诸人引》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好问
        阅读下文, 完成22-26题。(13分)
        送秦中诸人引
        元好问
        ①关中风土完厚, 人质直而尚义, 风声习气, 歌谣慷慨, 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 游观之富, 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 多乐居焉。
        ②予年二十许时, 侍先人官略阳, 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 沉涵酒间, 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 与秦人游益多, 知秦中事益熟, 每闻谈周、汉都邑, 及蓝田、鄠、杜间风物, 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 与余游, 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 寻一牛田, 营五亩之宅, 如举子结夏课时, 聚书深读, 时时酿酒为具, 从宾客游, 伸眉高谈, 脱屣世事, 览山川之胜概, 考前世之遗迹, 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 暑途千里, 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 先我就道, 矫首西望, 长吁青云。
        ③今夫世俗惬意事, 如美食大官, 高赀华屋, 皆众人所必争, 而造物者之所以甚靳, 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 �:跗湮尬�, 漠乎其无所得, 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 人何所争, 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 明年春风, 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注释:①结夏课:举子考进士不中, 退而肄业学习, 称过夏, 结业出学后称为结夏课。②脱屣:摆脱而不当一回事。③靳:吝惜。
         
        22.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时时酿酒为具                          (2)庶几乎不负古人者                 
        23.第①段中“四方之志多乐居关中”是因为                     。(3分)
        24.第②段中最能概括作者与“秦中诸人”关系的一句是                    (2分)
        25.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闲居之乐无味无得, 所以造物者不吝惜。
        B.闲居之乐的无味无得是超脱世俗者所追求的。
        C.闲居之乐能使世俗之人放弃所争, 淡泊名利。
        D.超脱世俗者乐在无所贪、无所争、无所吝惜。
        26.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3分)
         
         
         
        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
        22
        .(2分)(1)准备(供应)       2)差不多 
        23
        .(3分)风土完厚;人质直讲仁义;具有山川名胜。
        24
        .(2分)道相合而意相得也
        25
        .(3分) (选A 1分)
        26
        .(3分)赞扬秦中诸子超然世外, 表达自己内心极其向往能追随诸子而隐, 但因为离家较远、无法成行而嗟叹。




        相关文言文练习
        元好问《市隐斋记》元好问《新轩乐府引》
        《新轩乐府引》洪迈《稼轩记》
        《宋史·富弼传》《醉吟先生传》
        苏洵《心术》侯方域《贾生传》
        《隆中对》(二)《出师表》
        《河中石兽》(三)《新唐书·徐旷传》
        《季梁谏魏王》《新唐书·裴谞传》
        《尚节亭记》《报刘一丈书》
        《六国论》《游五台山日记》
        《明史·马森传》《后汉书·梁统列传》
        《明史·文征明传》《宋史·杨邦乂传》
        《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姚鼐《袁随同君墓志铭》
        钱谦益《徐霞客传》《诗谳》
        冯梦龙《狄青》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