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尉迟运, 大司空、吴国公纲之子也。少强济, 志在立功。魏大统十六年, 以父勋封安喜县侯, 邑一千户。孝闵帝践阼, 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俄而帝废, 朝议欲尊立世宗, 乃令运奉迎于岐州。以预定策勋, 进爵周城县公, 增邑五百户。保定四年, 出为陇州刺史。地带汧、渭, 民俗难治。运垂情抚纳, 甚得时誉。运既职兼文武, 甚见委任。齐将斛律明月寇汾北, 运从齐公宪御之, 攻拔其伏龙城。进爵广业郡公, 增邑八百户。 建德元年, 授右侍伯, 转右司卫。时宣帝在东宫, 亲狎谄佞, 数有罪失。高祖于朝臣内选忠谅鲠正者以匡弼之。于是以运为右宫正。三年, 帝幸云阳宫, 又令运以本官兼司武, 与长孙览辅皇太子居守。俄而卫刺王直作乱, 率其党袭肃章门, 览惧, 走行在所。运时偶在门中, 直兵奄至, 不暇命左右, 乃手自阖门。直党与运争门, 斫伤运手指, 仅而得闭。直既不得入, 乃纵火烧门。运惧火尽直党得进乃取宫中材木及床等以益火更以膏油灌之火势转炽久之直不得进乃退运率留守兵, 因其退以击之, 直大败而走。是日微运, 宫中已不守矣。高祖嘉之, 授大将军, 赐以直田宅、妓乐、金帛、车马及什物等, 不可胜数。 宣帝即位, 授上柱国。运之为宫正也, 数进谏于帝。帝不能纳, 反疏忌之。时运又与王轨、宇文孝伯等皆为高祖所亲待, 轨屡言帝失于高祖。帝谓运预其事, 愈更衔之。及轨被诛, 运惧及于祸, 问计于宇文孝伯。寻而得出为秦州总管, 然运至州, 犹惧不免。大象元年二月, 遂以忧薨于州, 时年四十一。 (节选自《周书·尉迟运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运惧/火尽直党得进/乃取宫中材木及床等以益火/更以膏油灌之/火势转炽/久之/直不得进/乃退 B.运惧火尽/直党得进/乃取宫中材木及床等以益火/更以膏油灌之/火势转炽/久之/直不得进/乃退 C.运惧/火尽直党得进/乃取宫中材木及床等/以益火/更以膏油灌之/火势转炽/久之/直不得进/乃退 D.运惧火尽/直党得进/乃取宫中材木及床等/以益火更以膏油灌之/火势转炽/久之/直不得进/乃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践阼, 古代庙寝堂前两阶, 主阶在东, 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本文指登基。 B.居守, 留置守护。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 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 犹守城。 C.上柱国, 原为保卫都城安全的军将, 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为功勋的荣誉称号。 D.薨, 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 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称“卒”。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尉迟运出身官宦之家, 年少而有立功的志向。因父勋荫庇及个人文武之功, 官位和食邑不断获得进加。 B.尉迟运任陇州刺史, 关怀安抚百姓, 获得赞誉;随齐公宇文宪抵御齐将斛律明月, 攻下伏龙城, 获封广业郡公。 C.卫刺王宇文直叛乱, 尉迟运率宫中留守卫兵击退宇文直, 保住皇宫。因此立下大功, 高祖给予其官位和财物奖赏。 D.王轨是高祖亲近优待的臣子, 多次在高祖面前陈述宣帝的过失, 最终被高祖所杀。尉迟运怕祸及自身, 出京担任秦州总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高祖于朝臣内选忠谅鲠正者以匡弼之。(4分) (2)运时偶在门中, 直兵奄至, 不暇命左右, 乃手自阖门。(4分) 14.文中尉迟运为什么能“甚见委任”?请结合全文, 简要概括。(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10.(3分)B 11.(3分)D 12.(3分)D 13.(1)(4分)高祖在朝廷大臣内选取忠心诚信正直的人来纠正辅佐太子。 (得分点:“谅”, 诚信, 1分;“鲠”, 正直, 1分;“匡弼”, 纠正辅佐, 1分;句意1分) (2)(4分)尉迟运当时偶然在城门中, 宇文直的军队突然到达, 来不及命令身边的人, 就亲自关闭城门。
(得分点:“奄”, 突然, 1分;“不暇”, 没有空闲, 1分;“阖”, 关闭, 1分;句意1分)
14. (3分)(1)安抚百姓, 体恤民情, 治理有方。 (2)奉命迎帝, 两次平叛, 骁勇忠诚。(评分建议:每点2分, 两点3分)
参考译文:
尉迟运, 是大司空、吴国公尉迟纲的儿子。从小精强干练, 有志功名。魏大统十六年(550), 由于父亲的功勋而封为安喜县侯, 食邑一千户。孝闵帝登基, 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不久, 孝闵帝被废, 朝中决议, 打算拥立世宗, 于是命令尉迟运前往岐州奉迎。由于参与拥立皇帝有功, 晋封周城县公, 食邑增加五百户。保定四年, 出任陇州刺史。该州被汧水、渭水环绕, 百姓难以治理。尉迟运关心百姓, 安抚收容, 当时甚有美名。尉迟运身兼文武两职, 被委以重任。齐国将领斛律明月侵犯汾水以北, 尉迟运跟随齐公宇文宪抵挡, 攻占伏龙城。晋封广业郡公, 食邑增加八百户。 建德元年(572), 授右侍伯, 转任右司卫。当时宣帝在东宫, 亲近小人, 多有罪过。高祖在朝廷大臣内选取忠心诚信正直的人来纠正辅佐太子。, 于是任命尉迟运为右宫正。三年, 皇帝驾幸云阳宫, 又命令尉迟运以原任官职兼任司武, 与长孙览辅佐皇太子留守。不久, 卫刺王宇文直叛乱, 率领党徒袭击肃章门。长孙览害怕, 逃向云阳宫。当时, 尉迟运偶然在宫门内, 宇文直的士兵突然杀到, 尉迟运来不及命令别人, 就亲自关门。宇文直的党徒与尉迟运争夺宫门, 砍伤尉迟运手指, 但宫门还是勉强关上。宇文直无法入宫, 就放火烧宫门。尉迟运担心火灭之后, 宇文直党徒即可进宫, 就取来宫中木材以及床等物品, 增大火势, 又浇上油脂, 火势更盛。过了很久, 宇文直无法进宫, 只得退兵。尉迟运率领留守士兵, 乘机进击, 宇文直大败而逃。这一天, 如果没有尉迟运, 皇宫早已失守。高祖嘉奖他, 授大将军, 把宇文直的田宅、妓乐、金帛、车马以及杂物等, 赏赐给尉迟运, 数量多得无法计算。 宣帝即位, 授上柱国。尉迟运从前担任宫正时, 曾多次规劝宣帝。宣帝不能接受, 反而对他疏远忌恨。当时尉迟运又与王轨、宇文孝伯等人都是高祖近臣, 王轨曾多次把宣帝的过失告诉高祖。宣帝认为尉迟运参预了这件事, 对他更加忌恨。王轨被处死以后, 尉迟运害怕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 向宇文孝伯询问对策。不久, 出任秦州总管。但是尉迟运到秦州以后, 仍然害怕逃不脱灾祸。大象元年(579)二月, 因忧惧在秦州去世, 当时四十一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