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万木图》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杨士奇

        《万木图》序
        (明)杨士奇
          《万木图》者, 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 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 示其后之人也。
          先生有孝行, 于为善施义汲汲焉。然不喜以施名, 以为受人之施者, 恒有愧耻为辱之心。夫施于人, 而使其心愧耻为辱, 犹不施也。必使受吾之施者, 如其所当得, 而即乎其心之安, 庶几可也。
          元之季世, 兵戈饥馑, 民困穷冻馁无食, 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 相视不能相保恤, 所在皆然。时先生藏谷甚富, 将发廪振之, 指某山号于众曰:“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树一木, 予谷若干。”于是争愿出力来请谷。既悉饭之, 乃如所言。愿树木者予之谷, 不籍识其姓名, 卒亦不视其功, 而所活不可胜计矣。先生之乐施, 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
             居数岁, 木郁然崇茂, 悉中于材。先生指以戒其子孙曰:“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其毋苟自为利!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 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 给之。毋苟自利也!”于是所施利益多矣。
          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 命工作万木图表之。搢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 既皆失于兵。而其子孙, 佩服训戒, 至于今不违。然欲其后世皆佩服不违, 此图所以继作也。
               呜呼!始先生知施谷而已, 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 岂计树之大后当何如哉!而受施者必尽力焉, 不可以苟, 盖天理之在人心, 有不能已也。先生所存如此, 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 畎亩之间, 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不然, 使遇治平之时, 得一命为所欲为, 所施利不其博哉!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训, 推广是心而行之不已焉, 其于施利固又博也。是用告诸其来者。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 略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不籍识其姓名                       籍:登记、记录
               B.木郁然崇茂, 悉中于材               中:中意、满意
               C.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                 没:通“殁”, 死去
               D.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           虞:忧患、祸患
        5.以下各组语句中, 全都直接表现杨达卿先生“为善施义”言行的一组是(3分)          (    )
               ①以为受人之施者, 恒有愧耻为辱之心        ②既悉饭之, 乃如所言
               ③愿树木者予之谷, 不籍识其姓名            ④所活不可胜计矣
               ⑤戒其子孙曰:“其毋苟自为利!”            ⑥搢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元朝末年, 战乱和灾荒让老百姓生活极其悲惨痛苦, 以致发生了父子夫妇相食的惨剧, 杨达卿先生的善举救活了不计其数的饥民。
               B.杨达卿先生采用种树救灾的办法赈济饥民, 可谓是考虑周全, 既无偿供给了饥民粮食, 又不至于让他们产生接受施舍的羞愧耻辱之感。
               C.元末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为表彰杨达卿先生的善举, 绘制了一幅《万木图》, 但可惜后来在战争中遗失了;后来杨荣为了彰显其祖父的善举, 又重新绘制了这幅画。
               D.对于在赈灾中饥民种植的林木, 杨达卿先生并未据为已有, 而是告诫子孙后代要用来作公益事业, 用来救助贫穷的人。至作者写作时, 他的子孙一直没有违背他的教导。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先生藏谷甚富, 将发廪振之, 指某山号于众曰。(4分)        
             (2)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 命工作万木图表之。(4分)
                                                                                    

        答案:

        4.B.(“中”, 应该解释为“符合”。课内《劝学》有“其曲中规”可作参考)
        5.C.(①句是杨达卿先生对“为善施义”的思想认识, 不属于“言行”;④句是“为善施义”所产生的社会效果;⑥是社会名流对杨达卿先生的赞颂, 不是“直接”而是“间接”表现其“为善施义”的)
        6.D.(A“父子夫妇相食”于文无据;B“无偿供给了饥民粮食”不对, 应是让饥民种树, 再提供粮食, 使其有自食其力的感觉。C《万木图》不是阮德柔绘制的, 是他命画工绘制的)
        7.(1)当时, 杨达卿先生家储藏了很多粮食, 将打开粮仓救济饥民, (他)指着某座山对饥民喊话说.(“发”“振”“号于众”各1分, 句意正确1分)
        (2)当时的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听说这件事后, 认为杨先生的行为很高尚, 命令画工绘制了《万木图》并上表(奏报给朝廷)。(“高”“工/作”“图/表”各1分, 句意正确1分


        参考译文
          《万木图》这幅画, 是翰林侍讲建安人杨荣勉仁先生, 为了彰显(/显扬)其祖父杨达卿的美德, (将万木)画出来留给后代看而创作。
           元末, 战乱饥荒, 老百姓饥寒交迫衣食无着, 到了人吃人勉强活下去的地步, 即使是父子夫妻, 彼此相望却难以互相保全, 这种惨状到处都是。当时, 杨达卿先生家储藏了很多稻谷, 打算开仓救济饥民, (他)指着某座山对饥民大声地喊话:“有愿出力帮我种树的人吗?种一棵树, 我给他一些粮食。”由此(饥饿的)的人争相出力, 来换取粮食。(杨先生)让他们都吃上饭, 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愿意种树的不登记他的姓名, 最终也不看他的功劳大�。怂茸�, 因此活下去的人数不胜数了。施恩于人, 却让受施者常常感到惭愧和羞辱, 还不如不施恩。杨先生的乐于施舍, 多么地忠善、委婉又考虑周全�。�
           过了几年, 树木长得葱郁茂盛, 都符合用材(的标准)。杨先生指着树木告诫子孙们说:“没料到树木长得如此繁茂!希望你们不要只用它们为自己谋利, 将来有建学�!⒃烨帕汉桶诙尚〈枰静牡娜�, 给他们;有家贫要造房、死后做棺材却买不起木材的人, 送给他们。(千万)不要只想到为自己谋利!”因此(这些树林)给许多人带来好处。
           唉!开始时杨先生只是送出谷子, 懂得让被救济的人(因出力获救济)内心安宁而已, 哪想到树木长大后会这样呢!那些被救济的人一定尽力种树, 不随便应付了事, 大概是天理在人心, (善心好事)会传续下去吧。杨先生留下了这么好的善行, 可惜的是他的善行仅仅施展于战乱艰难时期, 仅限于方圆几里之内, 并且仅以平民身份过完一辈子。否则的话, 假如杨先生在太平盛世获得重任, 做他想做的善事, 他的善心善举一定会让更多的人受益。如果他的后人能够世代承续他的训诫, 推广他的善心, 并且坚持做下去不停止的话, 那这种善心善行带来的好处将会久远而宽广。(我)写下这篇序以告诉后人。
           这篇文章选自《东里文集》卷四。杨荣为了表彰其祖父杨达卿的义举, 并用来告知后代要遵从祖先遗训, 就作了一幅《万木图》, 杨士奇为此图作了这篇序记。杨达卿在元代末年为赈济灾民, 又为了不使灾民受施而自愧, 就采用种树救灾的办法,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使某山成了一片万木林, 这是造�:蟠铀锏陌旆�。又遗命其子孙“毋苟自利”, 要用来作公益事业及救助贫穷的人。这种行为, 在封建社会十分罕见。作者由此而联想到, 杨达卿若生于承平之世, 发挥其才能, 人们将会得到更大的利益。作者也深为杨达卿的义举所感动, 文字写得朴实无华, 充满了崇敬之情, 而不是一般的泛泛应酬之作。




        相关文言文练习
        杨士奇《游东山记》杨士奇《翠筠楼记》
        《朱竹君先生传》《赵韩王普为相》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聊斋志异·种梨》《楚人学舟》
        吴敏树《书谢御史》《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苏轼《三槐堂铭并序》《宋史·杨业传》
        唐甄《室语》《明史·刘基传》
        《核工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明史·鲁穆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旧唐书·杜甫传》蒋坦《秋灯琐忆》
        《李贺作诗》《螳螂捕蛇》
        《明史·赵彦传》《明史·后妃列传》
        《方苞禁酒之议》《苏轼徙知徐州》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