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勤 学 王守仁 已立志为君子, 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 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 而以勤确①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②之中, 苟有虚而为盈, 无而为有, 讳己之不能, 忌人之有善, 自矜自是, 大言欺人者, 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 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 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 无能自处③, 笃志力行, 勤学好问, 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 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 忠信乐易④, 表里一致者, 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 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 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诸生观此, 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 【注释】 ①确:确实, 踏实。 ②侪(chái)辈:同辈。 ③无能自处: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④乐易:乐观和蔼, 平易近人。 9.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弗鄙贱之者乎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彼固将以欺人 汝心之固 C.苟有虚而为盈 彼竭我盈 D.有弗窃笑之者乎 必为有窃疾矣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不以物喜 C.凡学之不勤 水陆草木之花 D.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11.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作者把聪慧敏捷、勤奋踏实、谦虚低调作为自己选择学生的首要条件。 B.选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表明了作者对求学的态度。 C.反问句的多次使用, 加强了语气, 增强了本文的说理气势。 D.本文与《送东阳马生序》一样, 都寄予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人果遂以彼为无能? (2)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二)9.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A项“鄙”分别为“轻视, 看不起”“身份低微”;B项“固”分别为“固然”“固执, 顽固”;C项“盈”均为“满”;D项“窃”分别为“偷偷地”“偷窃”。 10.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A项而分别为“连词, 表顺承”“连词, 表转折”;B项“以”分别为“介词, 把, 用”“动词, 认为”;C项“之”分别为“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的”;D项“其”均为“代词, 他的”。 11.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第一段第二句“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 而以勤确谦抑为上”可知作者选择学生的首要条件是“勤确谦抑”, 即勤奋踏实、谦虚低调, 并没有聪慧敏捷。因此应选A项。 12. (1)别人果真就会认为他无能吗?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文言句子注意两点, 一是是否为特殊句式, 二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进行相应的增删替补。本句是反问句, 内容上无需进行调换, 但是要注意其中的重点字词, “人”联系上下文应指“别人, 同辈的其他人”;“果”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果真”;“遂”意为“就”, “以”意为“认为”, “彼”意为“他”。确定了这些词的意思后, 整句的翻译就不难得出了。 (2)示例:同县的人认为这件事很不寻常, 纷纷(或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把他父亲当宾客对待)。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本句为课内文言句子, 考生有一定的熟悉感, 联系课文上下语境, 不难翻译出该句子。注意其中的重点字词:“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奇;“宾客”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宾客之礼相待;“稍稍”意为“渐渐”。另外, 注意“之”在这里指仲永能做诗这件事。确认这些之后, 进行翻译即可。 【参考译文】 已经立志做君子, 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 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 必定是他的意志还不够坚定的缘故。跟随我求学的人, 不是把聪慧机警敏捷为上�。前亚诜芴な怠⑶返偷髯魑滓跫�。 各位同学试看你们同学当中, 假若有人以虚作满, 以无装有, 忌讳自己所没有的能力, 忌妒他人的长处, 自我炫耀自以为是, 讲大话骗人的人, 假若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特别优异, 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人吗?有不鄙弃轻视他的人吗?他固然可以用这些欺骗人, 别人果真就会被他欺骗吗?有不暗中讥笑他的人吗?假若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 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 坚定意志努力行动, 勤学好问;称赞别人的长处而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而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 乐观和蔼, 平易近人, 表里如一的人, 假若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非常愚鲁迟钝, 同学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人吗?他固然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 并且不求超过他人, 别人果真就认为他没有能力?有不尊敬崇尚他的人吗? (3) 各位同学看到这些, 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