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韩愈《何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
        (唐)韩愈

        ①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 学成行尊, 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 相与言于助教、博士, 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 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 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为文说者, 不可选纪。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 莫为礼部;为礼部者, 率蕃所不合者, 以是无成功。

        ②蕃, 淮南人, 父母具全。初入太学, 岁率一归, 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 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 纯孝人也, 闵亲之老, 不自克, 一日, 揖诸生, 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 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 言于司业阳先生城, 请谕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 会阳先生出道州, 不果留。

        ③欧阳詹生言曰:蕃, 仁勇人也。或者曰:蕃居太学, 诸生不为非义, 葬死者之无归, 哀其孤而字焉, 惠之大小必以力复, 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 其貌不任其心, 吾不知其勇也。欧阳詹生曰:朱泚之乱, 太学诸生举将从之, 来请起蕃, 蕃正色叱之, 六馆之士不从乱, 兹非其勇欤?

        ④惜乎!蕃之居下, 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譬之水, 其为泽, 不为川乎。川者高, 泽者卑, 高者流, 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 行诸太学, 积者多, 施者不遐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士, 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 无使其无传焉。

        1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 )

        (2)蕃之力不任其体, 其貌不任其心( )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以之升于礼部, 而以闻于天子( )

        A. 登 上B.上报 C.提拔 D.进奉

        (2)太学诸生举将从之, 来请起蕃( )

        A.推荐

        B. 攻占

        C. 发动

        D. 任用

        18. 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蕃居太学, 诸生不为非义, 葬死者之无归, 哀其孤而字焉, 惠之大小必以力复, 斯其所谓仁欤

        19. 用“/”为第④段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天 将 雨 水 气 上 无 择 于 川 泽 涧 溪 之 高 下 然 则 泽 之 道 其 亦 有 施 乎

        20. 本文叙写何蕃事迹, 在选材方面有何特点?请举一例分析。

        21. 本文第④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

        16. (1). 按次序/依次/依次编辑 (2). 承担/承受

        17. BC 

        18. 何蕃在太学读书, 太学生们不敢做不仁义的事, 埋葬那些死后丧事无人料理的人, 怜悯他们的孤儿并养育他们, 不管别人恩惠大�。欢ㄒ×Ρù�,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仁吧。 

        19. 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 

        20. 答案1:本文选材的特点是典型, 是与作者对何蕃的叹惜、不平之情相对应的典型事�!H绲�1段作者不写何蕃在太学琐事, 而写何蕃在太学时间之长, 太学诸生推崇之盛与礼部官员不合, 无缘仕途的对比。第②段挑选何蕃纯孝, 欲回乡归养与太学诸生苦苦挽留, 因太学司业出官道州, 而错失唯一一次为官机会。第③段写何蕃仁勇, 却挑选有人质疑, 太学先生为之辩解的事。

        答案2:本文的选材特点是较少选择直接叙写何蕃言行, 而大多通过他人反应侧面表现出何蕃品质、性格。如第一段写何蕃学识渊博, 声明远播, 并没有直接写何蕃如何用功精进, 而是写太学诸生推颂之盛、推荐文章之多。或第二段写何蕃纯孝, 对他如何归养落墨极少, 而是写诸生如何坚决的挽留。或第三段写何蕃仁勇性格, 是从欧阳詹生的口中说出或辩驳的。这样选材既典型又能强化了对何蕃品格的塑造。 

        21. 文章第④段直接抒发作者对何蕃命运的叹惜之情。作者以泽为喻对何蕃进行评价, 何蕃如泽, 处于低地, 虽个人品行尊崇, 但影响仅限于太学, 传播不远。这是对前三段何蕃形象的补充。同时, 作者还认为像何蕃这类贫贱之士只有等待时机或上位者的发现才能真正发挥才能, 因此, 将何蕃的个人形象开拓为群体形象, 使何蕃的个体形象具有较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 依据语意来推导。

        (1)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次:按次序, 句意:司业、祭酒按次序编写何蕃的种种突出事迹达数十条。

        (2)蕃之力不任其体, 任:承受, 句意:何蕃的力气不能承受他的身体。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解释含义, 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 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 确定它的词性, 根据词性并结合语境对其意义进行推断, 有的词还可根据其结构推断词义, 同时要考虑词性活用现象, 然后与选项内容逐一比对, 辨析出最恰当含义的选项。

        (1)以之升于礼部, 而以闻于天子, 句意 :把这些事迹上报到礼部, 而让天子知道。升:上报。

        故选B。

        (2)太学诸生举将从之, 来请起蕃。句意为:太学生们发动起来想要跟随叛军, (他们)来请何蕃前往。举:发动。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 整体把握大意, 注意关键词的落实, 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 比如词性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

        该句翻译要点:

        “居太学”, 省略“于”, 在太学读书;“不为非义”, 不做不符合仁义的事;“死者之无归”定语后置, “无归的死者”, 无人料理后事的死者;“字”, 养育;“焉”, 代孤儿;“惠之大小”, 定语后置, 大的小的恩惠;“以力”, 用全力;“其”, 表揣测语气, 大概。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 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 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 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 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 谓语如果是形容词, 谓语后可停顿, 如果是动词, 宾语后可以停顿。“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 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 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

        此句句意为:天将下雨, 水汽蒸发上升, 无论高低的河川沼泽溪流的水汽都可以蒸发而化为云雨, 既然这样, 那么沼泽的水不是也有它可施展抱负之处吗?

        首先, “然则”表示既然这样那么, 所以“然则”前面断开。然后找动词, “天将雨”中的“雨”, 表下雨, 名作动, 断开。“水汽上”的“上”表上升, 名作动, 断开。

        【20题详解】

        本文叙写何蕃的事迹有:1、何蕃在太学时间很长, 太学诸生推崇之盛, 但因何蕃与礼部官员不合, 无缘仕途。2、何蕃纯孝, 想回乡归养, 太学诸生苦苦挽留, 但因太学司业出官道州, 何蕃错失唯一一次为官机会。3、何蕃仁勇, 却挑选有人质疑, 太学先生为之辩解。

        可自选角度, 如选材的“典型性”“多角度选材”“正侧结合”等, 结合事例进行分析。

        【21题详解】

        第四段以类比的手法, 形象地表现了何蕃虽个人品行尊崇, 但仕途坎坷, 影响仅限于太学, 传播不远, 抒发了作者对何蕃命运的叹惜之情。同时, 由他推及所有贫贱之士, 认为他们只有等待时机或上位者的发现才能真正发挥才能, 使何蕃的人物形象更具典型性。

        参考译文:

        太学生何蕃进入太学有二十多年了。每年被推荐参加进士考试, 学业有成, 品行高尚, 从太学的学生们起都推崇称颂他, 不敢和他相提并论。太学生们一同去向助教、博士, 助教、博士又把他的情况上报给司业、祭酒, 司业、祭酒按次序编写何蕃的种种突出事迹达数十条, 并把这些事迹上报到礼部, 而让天子知道。京城众生因为荐举何蕃而写文章的人多到无法计算。了解何蕃的公卿大夫很多, 但没有一个在礼部当官;在礼部当官的人, 又大都是与何蕃合不来的, 因此他的仕途未获成功。

        何蕃, 淮南人, 父母都健在。他刚入太学的时候, 大约一年回家一次, 他的父母阻止了他。这之后间隔一两年才回家一次, 父母又劝阻了他, 他没有回家省亲已经五年了。何蕃, 是个非常孝顺的人, 怜悯双亲年老, 不能照料自己。有一天, 何蕃拜别各位太学生, 要返回和州去奉养父母。太学生们无法劝阻, 就把何蕃关在一个空房间里。在这种情况下, 太学六馆的一百多太学生, 又将何蕃美好的品行向太学司业阳城先生陈述, 请他发布命令挽留何蕃。在这个时候, 太学祭酒的职位空缺, 恰逢阳城先生出任道州刺史, 结果未能留住何蕃。

        欧阳詹先生说:“何蕃, 是个仁义勇敢的人。”又有人说:“何蕃在太学读书, 太学生们不敢做不仁义的事, 埋葬那些死后丧事无人料理的人, 怜悯他们的孤儿并养育他们, 不管别人恩惠大�。欢ㄒ×Ρù�,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仁吧;何蕃看起来力气不能承受他的身体, 相貌不能承受他的内心, 我不知道他的勇敢表现在哪里啊。”欧阳詹先生说:“朱洮作乱之时, 太学生们发动起来想要跟随叛军, 他们来请何蕃前往, 何蕃态度严肃、神色严厉地训斥了他们, 所以太学六馆的读书人没有跟从作乱, 这难道不是他的勇敢吗?”

        可惜呀!何蕃处于卑下的地位, 他可以影响到别人的道德、学问都传布不广。把他比作水的话, 他算是沼泽, 不算是河流吧!河流地势高, 沼泽地势低;地势高的流动, 地势低的停止。所以何蕃的仁义, 充实于他的内心, 在太学施行, 善行积累得很多, 但所施用的范围不够广远。天将下雨, 水汽蒸发上升, 无论高低的河川沼泽溪流的水汽都可以蒸发而化为云雨, 既然这样, 那么沼泽的水不是也有它可施展抱负之处吗?或者是有待于那特定的条件呢?所以大凡贫贱的士子, 必须等待时机, 这样以后才能有所建树, 难道只是何蕃是这样吗!我因此说了以上这些话, 也是不让何蕃的事迹没有流传。 


        相关文言文练习
        韩愈《与孟尚书书》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二)
        韩愈《重答张籍书》《送李愿归盘谷序》(二)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韩愈《答刘正夫书》
        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韩愈《画记》
        《祭十二郎文》《祭妹文》韩愈《黄家贼事宜状》
        《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韩愈《上张仆射书》韩愈《与陈给事书》
        韩愈《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韩愈《送孟东野序》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二)《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争臣论》
        韩愈《与于襄阳书》韩愈《与李翱书》
        《与卫中行书》韩愈《祭十二郎文》
        韩愈《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韩愈《讳辩》
        韩愈《答崔立之书》韩愈《乌氏庙碑铭》
        韩愈《原道》韩愈《张万福传》
        韩愈《新修滕王阁记》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毛颖传》
        韩愈《与崔群书》《柳子厚墓志铭》
        《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韩愈《圬者王承福传》
        《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马说》(二)
        韩愈《马说》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