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三国志·邓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国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邓艾字士载, 义阳棘阳人也。少孤, 太祖①破荆州, 徙汝南, 为农民养犊。年十二, 随母至颍川, 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 言“文为世范, 行为土则”, 艾遂自名范, 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 故改焉。为都尉学士, 以口吃, 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 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 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 上计吏, 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 辟之为掾, 迁尚书郎。
            嘉平元年, 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 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 或能复还, 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 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 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 维果来渡, 而艾先至据城, 得以不败。
            景元四年秋, 诏诸军征蜀。维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 宜遂乘之, 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 出剑阁西百里, 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 则会方轨②而进;剑阁之军不还, 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 破之必矣。”
            冬十月, 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 凿山通道, 造作桥阁。山高谷深, 至为艰险, 又粮运将匮, 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 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 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 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 列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 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 并退还, 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 在此一举, 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 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 大破之, 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 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 为笺诣艾请降。
            艾至成都, 检御将士, 无所虏略, 绥纳降附, 使复旧业, 蜀人称焉。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
        [注]①太祖:魏武帝曹操。②方轨:大路。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之为掾                        辟:调职
            B.宜遂乘之                        乘:趁机
            C.则应涪之兵寡矣            应:呼应
            D.并退还                          并:一块
        5.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能够表现邓艾有智慧的一组是(3分)
            ①贼去未远, 或能复还               ②于是留艾屯白水北
            ③艾即夜潜军径到                   ④今贼摧折, 宜遂乘之
            ⑤艾以毡自裹, 推转而下             ⑥乃叱忠、纂等, 将斩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邓艾出身贫寒, 从小失去父亲, 还有口吃的毛�。撬敬娓咴�, 读陈寔碑文而
        自定名字;胸怀大志, 见到高山大河, 常常指点规划建立军营的地点。
        B.邓艾跟随征西将军郭淮迎击蜀国大将姜维部队, 击退姜维后, 在郭淮向西进攻的时
        候, 他认为应该分兵防备不测, 随后他又识破了姜维的声东击西之计。
        C.各路大军对西蜀发动攻击。姜维在剑阁阻止了钟会前进的步伐。这时邓艾献上奇袭
        蜀国腹地的大胆计划, 避实就虚, 以绕过姜维主力, 让姜维大军腹背受敌。
        D.邓艾率军从阴平进攻, 他击败了马邈和诸葛瞻后, 到达雒城, 迫使后主刘禅遣使请
        降。可贵的是, 进驻成都后, 邓艾严控部下, 对官民进行安抚, 受到称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去未远, 或能复还, 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所虏略, 绥纳降附, 使复旧业, 蜀人称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    D(A征召。B追击。C救援)
        5.    A(②主语不是邓艾。⑥是表现邓艾愤怒)
        6.    D(马邈投降, 不是被击败的)
        7.    (1)敌兵撤退(离开)得不远, 也许还会返回来, 应当把各军分开防守来预防意外     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郭淮)就留下邓艾在白水以北驻兵防守。(5分, 划线处每             处1分, 意思对1分)
               (2)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收纳投降归附的人员, 让他们都回复旧业。蜀国     人都称赞邓艾。(5分, 划线处每处1分, 意思对1分)
         
        译文
        邓艾, 字士载。从小就失去父亲。魏太祖曹操攻破荆州后, 他也迁移到汝南, 为当地农民放�!J昴悄�, 邓艾随着母亲来到颍川, 读到故太丘长陈寔的碑文, 写道:“做的文章成为世人所推崇的典范, 做人的准则为士大夫所效法。”邓艾于是自己取名叫“范”, 字士则。他的宗族亲戚中已有叫此名字的, 所以他又改掉这个名字。后来任都尉学士, 因为有口吃的毛�。皇室俗鑫氖�, 于是为稻田守丛草吏。每当他看到高山大湖, 就指手划脚, 认为军营该安在何处等, 别人常常嘲笑他。后来任典农纲纪、上计吏。于是出使朝廷, 见到太尉司马懿。司马懿认为邓艾很不一般, 于是召他作为自己的属官, 迁任尚书郎。
        嘉平元年(249), 与征西将军郭淮一起抵御西蜀偏将军姜维的进犯。姜维败退后, 郭淮于是向西袭击羌地。邓艾说:“敌兵撤退得不远, 也许还会返回来, 应当把各军分开防守, 来预防意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郭淮)就留下邓艾在白水以北驻兵防守。三天以后, 姜维派遣廖化从白水之南向邓艾营地逼近。邓艾对诸位将领说:“姜维一定会从东边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 离邓艾兵营有六十里。邓艾当即派兵于夜晚直接驻守洮城, 姜维果然渡河偷袭洮城, 幸亏邓艾事先占据了洮城, 魏军得以战斗不败。
        景元四年(263)秋天, 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西蜀。姜维还军把守剑阁。钟会进攻姜维, 没有攻下来。邓艾上书说:“现在敌兵大受挫折, 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 奔赴涪城, 距剑阁西有百余里, 距成都三百余里, 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在这种情形下, )剑阁的守兵必然退回, 奔赴涪城。那么钟会就可以沿大道前进。如果剑阁的守军不退回去, 那么, 救援(应对)涪城的兵力就少了。兵法说道:‘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 一定能打败敌人。”
        这年冬天十月, 邓艾自阴平行走百余里, 全是无人之地, 凿山开路, 架设栈道, 山高谷深, 十分艰险, 加之运粮十分困难, 形势近于危险。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 推转而下。众将士都攀木缘崖, 一个一个前进。首先来到江由县, 西蜀守将马邈投降。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城退还绵竹, 排列战阵, 等着狙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 司马(官名)师纂等率兵从右边包抄。但二人出击均告失利, 退回来说:“敌人坚守牢固, 很难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的选择, 全在此一举, 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骂邓忠和师纂, 要斩首示众。二人又率兵再战, 大败敌兵, 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 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戳朔馐樾牛ㄈ檬拐叽牛├吹降税�, 请求投降。
        邓艾率兵进驻成都, 巡视并约束将士, 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收纳投降归附的人员, 让他们都回复旧业。蜀国人都称赞邓艾。
         



        相关文言文练习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隆中对》《出师表》比较(一)
        《三国志·许褚传》《诸葛亮传略》
        《吴书·黄盖传》《隆中对》
        《三国志·司马朗传》《曹公有马鞍在库》
        《王粲字仲宣》《三国志·甘宁传》
        《三国志·虞翻传》《三国志·吴书·吾粲传》
        《三国志·全琮传》《三国志·高柔传》
        《三国志·魏书·陈矫传》《隆中对》(二)
        《出师表》《出师表》(二)
        《三国志·贾诩传》《三国志·刘晔传》
        《三国志·贾诩传》(二)《三国志·蒋济传》
        《三国志·吴书·贺齐传》《三国志·袁术传》
        《隋书·李景传》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归有光《张自新传》《三国志·虞翻传》
        龚自珍《明良论》《宋史·吕公著传》
        《晋书·儒林传》刘基《松风阁记》
        《桃花源记》(三)《聊斋志异·耳中人》
        苏轼《赤壁赋》苏辙《南康直节堂记》
        颜之推《窦婴》欧阳修《游鲦享记》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三国志·吴书·吾粲传》
        《陈书·周弘正传》《信陵君救赵论》
        《晋书·隐逸传·夏统》苏轼《三槐堂铭(并序)》
        刘大櫆《张复斋传》《晋书·何攀传》
        《竹轩先生传》《新唐书·孔颖达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