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王举正, 字伯仲, 幼嗜学, 厚重寡言。以荫补秘书省校书郎。进士及第, 授知伊阙, 历官馆阁�?薄⒓托@怼ⅰ墩孀谑德肌吩杭焯帧⒐繁嘈薰�。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 修《三朝宝训》, 同修起居注, 擢知制诰。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既入谢, 仁宗曰:“卿恬于进�。闯⒏沙⒁运�, 故不次用卿。”迁给事中。御史台举李徽之为御史, 举正友婿也, 格不行。徽之讼曰:“举正妻悍不能制, 如谋国何?”欧阳修等亦论举正懦默不任事, 举正亦自求去, 遂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 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 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徙知应天府, 累迁左丞。皇佑初, 拜御史中丞, 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又曰:“先朝用人, 虽守边累年者, 官止�?ご淌�。今所用未尽得人, 而克期待迁, 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 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 不终岁而再易, 恩泽所以未宣, 民疾所以未瘳者, 职此故也。”御史唐介坐言事贬春州, 举正力言之, 介得徙英州。居半岁, 尧佐复为宣徽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为枢密使, 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 力争不能夺, 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 遣赐就第, 赐白金三百两, 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 入兼翰林侍读学士。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 必再三讽谕。以太子少傅致仕, 卒, 赠太子太保, 谥安简, 赐黄金百两。文章雅厚如其为人, 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B.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C.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D.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 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的称呼, 以成绩的高低分为三甲:一甲共三人, 即状元、榜眼、探花。 B.知制诰, 掌管起草诰命之意, 后作官名。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 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 C.友婿, 同门女婿之间的称谓, 也叫“连襟”, 是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间的互称或者合称。 D.赠, 古代朝廷对有功绩的大臣或其先人死后追封官职或荣誉称号, 所赠官职通常比其生前官职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举正以荫入仕, 屡获升迁。他先入仕, 考中进士后担任过地方知县、馆阁�?薄⒐繁嘈薰俚戎�, 后经调转又逐渐升至左丞。 B.王举正为人正直, 议不避亲。在他任给事中时, 他的友婿李徽之被御史台推荐为御史, 但他却认为李徽之不适合此职不予通过。 C.王举正治理有方, 保州平安。他任许州知州时, 光化叛军侵扰临近州境, 有本州士兵准备响应, 他暗中逮捕并斩杀了罪魁祸首。 D.王举正心系国家, 积极进言。他新居在家时就张尧佐重任宣徽史一事共上奏七次, 他每次进宫必定再三委婉劝说治乱之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入谢, 仁宗曰:“卿恬于进�。闯⒏沙⒁运�, 故不次用卿。” (2)御史唐介坐言事贬春州, 举正力言之, 介得徙英州。 答案: 10.B。【解析】由特殊句式“张尧佐庸人”为判断句, 以及“张尧佐一日领四使”, 而非传主王举正“一日领四使”, 可知, A、D错误, “不报”是“得不到回复”之意, 所以, “举正因留班廷诤”才更加合乎传主的刚正性格。所以答案为B。 11.A。【解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 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故“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错误。 12.D。【解析】“他每次进宫必定再三委婉劝说治乱之事”错误。原文是“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 必再三讽谕”, 意思是他每次进宫侍读涉及前朝治乱之时, 必定再三委婉劝说。 13.(1)(王举正)入宫谢恩以后, 仁宗说:“你不在意升官, 从未因私事向朝廷请求, 因此破格任用你。”(“王举正”、“恬”、“干”、“不次”以及状语后置句“干朝廷以私”各1分, 共5分) (2)御史唐介因为上书进谏被贬官到春州, 王举正竭力为他进言, 唐介才能够调任到英州。(“坐”、“言事”、“力言”、“徙”各1分, 句意通畅1分) 【参考译文】王举正字伯仲, 自幼酷爱学习, 敦厚稳重而沉默寡言。因父亲的恩荫补为秘书校书郎。考中进士后, 授予伊阙知县之职, 历任馆阁�?薄⒓托@怼ⅰ墩孀谑德肌吩杭焯帧⒐繁嘈薰�。三次升职为尚书度支员外郎、在集贤院当值, 编修《三朝宝训》, 同时编修起居注, 被提拔为知制诰。授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王举正)入宫谢恩以后, 仁宗说:“你不在意升官, 从未因私事向朝廷请求, 因此破格任用你。”升为给事中, 御史台推荐李徽之为御史, (李徽之)是王举正的连襟, (王举正)认为他不适合而不予通过。李徽之争辩说:“王举正妻子蛮横, 他不能约束, 如何谋划国事?”欧阳修等也议论他懦弱寡言, 不能担任大事, 王举正也自行请求离京, 于是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的身份任许州知州。光化军叛乱士兵到处侵扰邻近州境, 而本州士兵有阴谋起事响应的, 王举正暗中逮捕罪魁祸首并斩杀。(王举正)调任应天府知府, 逐渐升迁为左丞。皇祐初年, 任御史中丞, 上奏说:“张尧佐是平庸的人, 因为皇妃的关系, 一天之内被任命为四个地方的转运使, 使贤士大无法获得鼓励。”没有得到回复, 王举正于是留在班列当廷谏诤。于是削夺张董尧佐宣徽、景灵二使的职务。又说:“先朝用人, 即使是镇守边境多年的, 官职只到偏远州的知州。现在所任用的并不都是得力的人, 然而限期等待升迁, 那么, 以后对有功的人用什么鼓励呢?而且转运使考察官吏是否有能力, 百姓的喜乐忧虑都依赖他。任命刚刚下达, 就多次更改, 不到一年就两次改变, 恩泽之所以未能宣扬, 民生疾苦之所以未能消除, 主要是这个原因。”御史唐介因为上书进谏被贬官到春州, 王举正竭力为他进言, 唐介才能够调任到英州。过了半年, 张尧佐重新担任宣徽转运使。(王举正)闲居在家里总共七次上了奏疏。等到狄青为枢密使时, (王举正)又上说狄青出身军队不能担任宰相, 极力争辩而未能改变, 因而请求解除谏官职责。皇帝称赞他得到了谏争之职的根本, 派人到他府第赏赐授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河南府知府, 入朝兼翰林侍读学士。每次进宫侍读涉及前朝治乱之时, 必定再三委婉劝说。以太子少傅退休。去世, 赠官太子太保, 谥号安简, 赏赐黄金百两。(王举正)文章典雅纯厚如同他的为人, 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