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清史稿·阎若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清史稿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 完成下面小题。
        ①阎若璩, 字百诗, 太原人。世业盐荚1, 侨寓淮安。父修龄, 以诗名家。若璩幼多�。潦殚溂遣怀錾�, 年十五, 以商籍补山阳县学生员。研究经史, 深造自得。尝集陶弘景、皇甫谧语, 题其柱云:“一物不知, 以为深耻;遭人而问, 少有暇日。”其立志如此。海内名流过淮, 必主其家。年二十, 读《尚书》至古文二十五篇, 即疑其讹, 沉潜三十余年, 乃尽得其症结所在, 作《古文尚书疏证》八卷。引经据古, 一一陈其矛盾之故, 古文之伪大明。所列一百二十八条, 毛奇龄《尚书古文冤词》百计相轧, 终不能以强辞夺正理, 则有据之言先立于不可败也。
        ②康熙元年, 游京师, 旋改归太原故籍, 补廪膳生。十八年, 应博学鸿儒科试, 报罢。昆山顾炎武以所撰《日知录》相质, 即为改定数条, 炎武虚心从之。编修汪琬著《五服考异》, 若璩纠其谬, 尚书徐乾学叹服。及乾学奉敕修《一统志》, 开局洞庭山, 若璩与其事, 若璩于地理尤精审, 山川形势, 州郡沿革, 了如指掌, 撰《四书释地》五卷。及于人名物类训诂典制, 事必求其根柢, 言必求其依据, 旁参互证, 多所贯通。又据《孟子》七篇, 参以《史记》诸书, 作《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又著《潜丘札记》六卷, 《毛朱诗说》一卷, 手�!独аЪ臀拧范�, 因浚仪2之旧而驳正笺说推广之。又有《日知录补正》, 《丧服异注》, 《宋刘攽李焘马端临王应麟四家逸事》, 《博湖掌录》诸书。
        世宗在潜邸闻其名延入邸中索观所著书每进一篇必称善。疾革, 请移就城外, 以大床为舆, 上施青纱帐, 二十人舁之出, 安稳如床篑。康熙四十三年, 卒, 年六十九。世宗遗使经纪其丧, 亲制诗四章, 复为文祭之。有云:“读书等身, 一字无假, 孔思周情, 旨深言大。”佥谓非若璩不能当也。
        (选自《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
        [注释]1、盐荚:盐务。2、浚仪:指王应麟, 《困学纪闻》的作者。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侨寓淮安(___________)
        (2)旋改归太原故籍(___________)
        17.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沉潜三十余年(   )
        A.深沉   B.潜伏   C.深究   D.隐居
        (2)昆山顾炎武以所撰《日知录》相质(   )
        A:抵押   B.询问   C验证   D.评判
        18.用斜线(/)给第③段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共三处)
        世宗在潜邸闻其名延入邸中索观所著书每进一篇必称善
        19.把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疾革, 请移就城外, 以大床为舆, 上施青纱帐, 二十人舁之出, 安稳如床篑。
        20.文章多用侧面描写表现阎若壉的人物形象, 请加以举例赏析。
        21.请根据文中阎若壉的言行, 推断《清史稿》的作者会把他收入哪一种类传。(   )
        A.循吏B.文苑C.儒林D.艺术
         
         
         
        答案:
        16.    寄居    不久    
        17.(1)C  (2)B
        18.世宗在潜邸闻其名/延入邸中/索观所著书/每进一篇必称善
        19.他的病情危急, 请求转移靠近城外, 把大床当做车, 上面加上青纱帐, 二十人抬着出去, 安稳的像如床板一样。
        20.①尚书徐乾学赞叹佩服阎若璩, 编写《一统志》时让阎若璩参与, 侧面凸出阎若璩的博学审慎;
        ②世宗尚未即位, 听闻他的名声, 延请入府, 索要并观看他所写的书, 每进献一篇, 一定称赞写出了阎若璩的名声之大、才学之高;
        ③通过皇帝遣使料理安排他的丧事, 亲自作诗四章, 又写文章祭奠他, 表现皇帝对其的看重, 也写出了他的真才实学;
        ④通过皇帝的悼诗以及大家对其评价, 即除了徐若璩不能相称, 写出了其博览群书, 精细审慎的治学态度。
        21.C
        【分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
        (1)“侨寓淮安”翻译为“寄居在淮安”, 故“侨”翻译为“寄居”;
        (2)“旋改归太原故籍”翻译为“不久改为归属太原故籍”, 故“旋”翻译为“不久”。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
        (1)“沉潜三十余年”翻译为“潜心研究三十年”, 故“沉潜”翻译为“深究”;
        故选C。
        (2)“昆山顾炎武以所撰《日知录》相质”翻译为“昆山的顾炎武用所撰写的《日知录》来询问他”, 故“质”翻译为“询问”。
        故选B。
        1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世宗在潜邸闻其名”中主语为“世宗”, 谓语为“闻”, 宾语为“其名”, 该句主谓宾完整, 故在其后断开;“延入邸中”, “邸中”为“延入”的宾语, 二者关系紧密, 中间不可断开, 故在其后断开;“索观所著书”中“所著书”为“索观”的宾语, 二者联系紧密, 中间不可断开, 故在其后断开, 同时注意断开共三处。
        原文翻译为:世宗尚未即位, 听闻他的名声, 延请入府, 索要并观看他所写的书, 每进献一篇, 一定称赞。
        19.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疾革, 病情危急;就, 靠近;以……为……, 把……当做……;舆, 车;上, 名词作状语, 在上面;施, 加;舁, 抬;床篑, 床板。
        2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写作手法的鉴赏能力。
        由“海内名流过淮, 必主其家”以及“所列一百二十八条, 毛奇龄《尚书古文冤词》百计相轧, 终不能以强辞夺正理, 则有据之言先立于不可败也”可知其人治学严谨、言之有理;
        由“编修汪琬著《五服考异》, 若璩纠其谬, 尚书徐乾学叹服。及乾学奉敕修《一统志》, 开局洞庭山, 若璩与其事”可知, 尚书徐乾学赞叹佩服阎若璩, 编写《一统志》时让阎若璩参与, 侧面凸出阎若璩的博学审慎;
        由“世宗在潜邸闻其名, 延入邸中, 索观所著书, 每进一篇必称善”可知, 世宗尚未即位, 就听闻他的名声, 并延请入府, 索要他所写的文章并大大赞赏, 写出了阎若璩的名声之大、才学之高;
        由“世宗遗使经纪其丧, 亲制诗四章, 复为文祭之。有云:“读书等身, 一字无假, 孔思周情, 旨深言大”可知, 通过皇帝遣使料理安排他的丧事, 亲自作诗四章, 又写文章祭奠他, 表现皇帝对其的看重, 也写出了他的真才实学;。
        由“佥谓非若璩不能当也”可知, 通过众人的评价写出了其博览群书, 精细审慎的治学态度;
        2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根据文中阎若壉的言行可知, 他是严谨的儒家学者。
        故选C。
        译文:
        ①阎若璩, 字百诗, 太原人。世代以盐务为业, 寄居在淮安。父亲阎修龄, 凭借作诗成为名家。阎若璩小时候多疾�。潦榘蛋导亲〔环⒊錾�, 十五岁, 凭借商籍充补为山阳县学生员。阎若璩研究经史, 深入学习有自己的心得。曾经收集陶弘景、皇甫谧的语句, 写在他的柱子上说:“对于某一事物有所不知, 认为是莫大的羞耻;当别人问倒这个东西的时候, 心里没有一天的安宁的。”他立志像这样。海内的名流经过淮安, 必经过其的家。二十岁的时候, 读《尚书》到古文一共二十五篇, 就怀疑它们的错误, 潜心研究三十多年, 于是全部得到了它们的症结所在, 写作《古文尚书疏证》八卷。引用经典古籍, 一一陈述它们的矛盾的原因, 古文的错误清楚了。所列出的一百二十八条, 毛奇龄的《尚书古文冤词》千方百计的排挤, 最终不能留用强行的言辞改变正确的道理, 那么有依据的言辞先确立就不会失败。
        ②康熙元年, 游学京师, 不久改变归为太原故籍, 充补廪膳生。十八年, 参加博学鸿儒科试, 落第。昆山的顾炎武用所撰写的《日知录》来询问他, 就为他修改确定多条, 炎武虚心听从他。编修汪琬写《五服考异》, 阎若璩纠正他的错误, 尚书徐乾学赞叹佩服。等到徐乾学奉皇帝的命令编写《一统志》, 开篇写洞庭山, 阎若璩参与这件事, 阎若璩在地理上尤其精细审慎, 山川地势, 州郡沿袭变革, 了如指掌, 撰写《四书释地》五卷。等到对于人名物类训诂典制, 做事一定要追究它们的根本, 说话一定要讲求他们的其依据, 广泛参考相互见证, 多有所全部彻底地了解。又依据《孟子》七篇, 用《史记》诸书进行参考, 写作《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又写了《潜丘札记》六卷, 《毛朱诗说》一卷, 亲手校正《困学纪闻》二十卷, 沿袭王应麟的旧作纠正错误做注解推而广之。又著有《日知录补正》, 《丧服异注》, 《宋刘攽李焘马端临王应麟四家逸事》, 《博湖掌录》等书。
        ③世宗尚未即位, 听闻他的名声, 延请入府, 索要并观看他所写的书, 每进献一篇, 一定称赞。他的病情危急, 请求转移靠近城外, 把大床当做车, 上面加上青纱帐, 二十人抬着出去, 安稳的像如床板一样。康熙四十三年, 去世, 当时六十九岁。世宗犹遣使料理安排他的丧事, 亲自作诗四章, 又写文章祭奠他。有云:“读书等身, 一字无假, 孔思周情, 旨深言大。”大家说除了徐若璩不能相称。
        (选自《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
         



        相关文言文练习
        《清史稿·赵廷臣传》《清史稿·高士奇传》
        《清史稿·曾国藩传》《清史稿·童华传》(二)
        《清史稿·谢济世传》《清史稿·缪遜传》
        《清史稿·宋必达传》《清史稿·马如龙传》
        《清史稿·向荣传》《清史稿·吴琠传》
        《清史稿·阮元传》《清史稿·刘永福传》
        《清史稿·张树声传》《清史稿·刘统勋传》
        《清史稿·施闰章传》《清史稿·王夫之传》
        《清史稿·龚鉴传》《清史稿·李赓芸传》
        《清史稿·冯子材传》(二)《清史稿·魏琯传》
        《清史稿·魏象枢传》《清史稿·宋荦传》
        《清史稿·金德瑛传》《清史稿·张勇传》
        《清史稿·索额图明珠传》《清史稿·尹会一传》
        《清史稿·方苞传》《清史稿·左宗棠传》
        《清史稿·陶澍传》《清史稿·丁宝桢传》
        《清史稿·薛允升传》《清史稿·汤金钊传》
        《清史稿·邓世昌传》《清史稿·黎士弘传》
        《清史稿·施琅传》《清史稿·李光地传》
        《清史稿·姚启圣传》《清史稿·杨芳传》
        《清史稿·纪昀传》《清史稿·陈宏谋传》
        《清史稿·李賡芸传》《清史稿·吴嗣爵传》
        《清史稿·慕天颜传》《清史稿·施世纶传》
        《清史稿·邓承修传》《清史稿·李长庚传》
        《清史稿·扬古利传》《清史稿·汪廷珍传》
        《清史稿.王熙传》《清史稿·骆钟麟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