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沈括《正午牡丹》阅读练习及答案

        沈括
        正午牡丹
        宋  沈括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 其下有一猫, 未知其精粗①。丞相正肃吴公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②, 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 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 则房敛而色泽③。猫眼早暮则睛圆, 日渐中狭长, 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④也。
        【注】①精粗: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②披哆而色燥:松散下垂颜色发干。③房敛而色泽:花房收敛色彩鲜艳润泽。④笔意:这里指画作的意境。
        6.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何以
        (2)此亦求古人笔意也
        7. 吴公能一眼指出画是“正午牡丹”的依据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要想识画之妙, 非得______________不可。


         
         
        答案:
        6. (1)证明, 说明, 明确(2)善于, 擅长    
        7.     ①. (1)其花披哆而色燥    ②. (2)猫眼黑睛如线    
        8. 善于观察(意思相近即可)
         
         
        译文: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 画面上是一丛牡丹, 牡丹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育是欧阳修的亲家, 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来判断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而且颜色干燥, 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 这就是正午时猫的眼睛。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 那么花心是聚拢的, 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圆的, 太阳渐渐移向正中间, 猫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 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这是善于探究古人笔下的意境!



        相关文言文练习
        《南齐书·孔稚珪传》《元史·程钜夫传》
        《杜五郎传》《晋书·庾亮传》
        《明史·常遇春传》《宋史·上官正传》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后汉书·班梁列传》
        《晏殊初仕》沈括《雷震》
        《梵天寺木塔》《晋书·江逌传》
        《洞庭游记》序《明史·邝埜传》
        李斯《谏逐客书》《宋史·呼延赞传》
        《宋史·陶节夫传》《宋史·吴及传》
        《宋史·赵善俊传》《资治通鉴·宋记》
        《宋史·郭申锡传》《宋史·杜衍传》
        《明史·轩輗传》方孝标《钝斋记》
        《宋史·吕由诚传》《宋史·张士逊传》
        《宋书·刘延孙传》《明史·严起恒传》
        《李逢吉为相, 内结知枢密王守澄》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