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史记·信陵君离赵救魏》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 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 两人自匿, 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 乃间步往, 从此两人游, 甚欢。平原君闻之, 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 今吾闻之, 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 曰:“始吾闻平原君贤, 故负魏王而救赵, 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 徒豪举耳, 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 常闻此两人贤, 至赵, 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 尚恐其不我欲也, 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 平原君乃免冠谢, 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 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 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 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 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 死。”宾客皆背魏之赵, 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 名闻诸侯者, 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 魏急而公子不恤, 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 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 公子立变色, 告车趣驾归救魏。
        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
               A.乃间步往, 从此两人游    从此:自此以后
               B.公子妄人耳              妄人:狂妄的人
               C.平原君乃免冠谢          免冠:脱下帽子
               D.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面目:脸色、面貌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故负魏王而救赵, 以称平原君         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B.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平原君闻之, 谓其大人曰             问其深, 则其好者不能穷也
               D.有敢为魏王使通者, 死               臣请为王言乐
        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原君闻之, 谓其夫人         指代魏公子“从此两人游, 甚欢”
               B.以无忌从之游, 尚恐不我欲也   指代“毛公”、“薛公”
               C.魏王患之, 使使往请公子       指代“秦日夜出兵东伐魏”
               D.平原君门下闻之               指代平原君“固留公子”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表现“公子天下无双”的一组是( )
              ①乃间步往, 从此两人游
              ②故负魏王而救赵, 以称平原君
              ③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④宾客皆背魏之赵, 莫敢劝公子归
              ⑤公子所以重于赵, 名闻诸侯者, 徒以有魏也
              ⑥语未及卒, 公子立变色, 告车趣驾归救魏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陵君思贤若渴, 他悄悄步行往见身处“博徒卖浆者流”的毛公、薛公, 并成了了二人的真正朋友。
               B.信陵君所见的毛公、薛公被平原君斥为荒唐之人, 这使信陵君改变了对平原君的看法, 并整装离他而去。
               C.信陵君礼贤下上的行为感动了平原君的门客, 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主人而投奔到信陵君的门下。
               D.魏国危急, 魏王使使往请信陵君, 众多门客都不敢劝其归魏, 只有毛公、薛公以大义相劝, 使他离赵救魏。
        6.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 既已狼噬梁歧, 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 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 见使才皆�。渎腻熘�, 亦得其任。以此推之, 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 人咸叹超之先觉, 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1)于是朝议遣玄北讨, 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2)人咸叹超之先觉, 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参考答案】
        1.C(A“从此”在这里是两个词, 跟随这(两个人);B“妄人”, 这里应该理解为“糊涂、荒唐的人”;D“面目”, 在这里是“面子、颜面”的意思。)
        2.C(两句中的“其”字, 前一个是人称代词, 他的, 后一个是指示代词, 那些;A两个“以”字, 都表示承接关系;B两个“乃”字都表示转折关系;D两个“为”字, 都是介词, 相当于给、替)
        3.D(这里的“之”称代的是平原君误解信陵君这件事)
        4.C(本题可用排除法。④表明信陵君门客不敢劝说他的原因, ⑤是毛、薛二公劝说
        信陵君的话, 排除包含这两句的选项, 就只有C项正确了。)
        5.B(平原君耻笑的不是毛、薛二公, 而是信陵君;另外, “整装离他而去”的说法也欠妥当, 因为从后面看, 信陵君只是准备离开。)
        6.郗超和谢玄两人的关系不好。苻坚想灭掉东晋, 已经吞掉了梁州和岐山, 又准备侵入淮南一带。在这紧急之时朝廷议定派谢玄统兵北伐, 人们当中(对此)很有不同的看法。只有郗超说:“这个人一定能成就大事, 早先我曾和他一起在桓温军府中供职, 看到谢玄用人都能做到人尽其才, 即使是很小的任务, 也要任用合适的人去做。我因此举荐他, 也许他会立功的。”后来大功已成, 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 并敬重他不因个人爱憎埋没人才的品格。(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魏公子听说赵国有隐士毛公隐居在赌徒群中, (又有)薛公隐居在卖酒人的家里。魏公子想要会见这两个人, 两人主动躲起来, 不肯会见公子。魏公子知道了他们隐藏的地方, 就秘密地步行前去, 跟这两个人交往, 彼此非常融洽。平原君听说这件事, 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您的弟弟(信陵)公子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人物), 现在我听说他竟然随便跟赌徒和卖酒浆的人交往。公子是个糊涂人罢了。”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魏公子。魏公子就告别平原君夫人要离开(赵国), 说:“当初我听说平原君贤能, 所以辜负了魏王而救援赵国, 来满足平原君的心意。但平原君和人们的交游, 只是一种装饰门面的壮举罢了, 并不是为了寻求贤士。我在大梁的时候, 时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 到了赵国以后, 唯恐不能见到他们。像我这样的人跟他们交往, 还怕他们不要我呢。如今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当作是羞耻的事情, 恐怕真不值得和他交朋友了。”于是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全部告诉了平原君, 平原君就脱掉帽子谢罪, 坚决挽留魏公子。平原君的门下客听说这件事, 半数人离开平原君来归附魏公子。天下的士人又前往归附魏公子, 魏公子使平原君的门客都到自己门下来了。
               魏公子留居赵国十年不回国。秦国听说魏公子在赵国, 日夜加紧派兵东去进攻魏国。魏王忧虑这件事, 派遣使者去请魏公子回国。魏公子害怕魏王怨恨他, 就告诫门下客:“有谁敢替魏王的使者通报的, 处死。”宾客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 没有谁敢劝告公子回国。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重视, 声名传闻到各国, 只因为有魏国。现在秦国进攻魏国, 魏国危急而公子不同情, 假使秦军攻破大梁, 毁坏先王的宗庙, 公子还有什么脸面站立在世上呢?”话还没有说完, 公子立刻变了脸色, 吩咐准备车马赶快启程回去解救魏国。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陈涉世家》(一)《高祖本纪》
        《司马穰苴列传》《鸿门宴》
        《高祖本纪》(二)《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管晏列传》
        《陈丞相世家》(一)《陈丞相世家》(二)
        《淳于髡》原文和翻译《魏公子列传》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史记·苏秦列传》
        《甘罗列传》《史记·管晏列传》(二)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史记·刺客列传·聂政》
        《史记·刺客列传·豫让者》《越王勾践世家》
        《史记·韩长孺列传》《史记·滑稽列传·优孟》
        钱谦益《徐霞客传》《诗谳》
        冯梦龙《狄青》《初, 淮阴侯韩信》
        《明史·罗亨信传》《释惟俨文集序》
        《宋史·莫濛传》《后汉书·孔奋传》
        《郑伯克段于鄢》《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
        《宋史·张洞传》刘大樾《乞人张氏传》
        《明史·刘观传》《柳子厚墓志铭》
        《史记·刺客列传·豫让者》《宋史·赵抃\传》
        《元史·陈思济传》《宋史·李椿传》
        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越王勾践世家》
        欧阳修《画舫斋记》《宋史·薛奎传》
        《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后汉书·王丹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