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三国志·吴书·刘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国志·吴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刘繇, 字正礼, 东莱牟平人也。繇年十九, 从父韪为贼所劫质。繇篡取以归, 由是显名。举孝廉, 为郎中, 除下邑长。时郡守以贵戚托之, 遂弃官去。州辟部济南, 济南相中常侍子, 贪秽不循, 繇奏免之。平原陶丘洪荐繇, 欲令举茂才。刺吏曰:“前年举公山, 奈何复举正礼乎?”洪曰:“若明使君用公山于前, 擢正礼于后, 所谓御二龙于长涂, 骋骐骥于千里, 不亦可乎?”会辟司空掾, 除侍御史, 不就。避乱淮浦, 诏书以为扬州刺史。时袁术在淮南, 繇畏惮, 不敢之州。欲南渡江, 吴景, 孙贲迎置曲阿。术图为僭逆, 攻没诸郡县。繇遣樊能、张英屯江边以拒之。以景、贲术所授用, 乃迫逐使去。于是术乃自置扬州刺史, 与景、贲并力攻英、能等, 岁余不下。汉命加繇为牧, 振武将军, 众数万人。孙策东渡, 破英、能等。繇奔丹徒, 遂泝江南保豫章, 驻彭泽。笮融先至。杀太守朱皓, 入居郡中。繇进讨融, 为融所破, 更复招合属县, 攻破融。融败走入山, 为民所杀。繇寻病卒, 时年四十二。后策西伐江夏, 还过豫章, 收载繇丧, 善遇其家。繇长子基, 字敬舆。年十四, 尽礼, 故吏馈饷, 皆无所受。姿容美好, 孙权爱敬之。权为骠骑将军, 辟东曹掾, 拜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权为吴王, 迁基大农, 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权大署时, 尝于船中宴饮, 于船楼上值雷雨, 权以盖自覆, 又命覆基, 余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徙郎中令。权称尊号, 改为光禄勋, 分平尚书事, 年四十九卒。后权为子霸纳基女, 赐第一区, 四时宠赐, 与全、张比。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刘繇传》)
        注:①大农:即大司农, 官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
        B.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
        C.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
        D.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郎中”本是君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 秦汉沿置。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 后世以侍郎、郎中为各部要职。
        B.茂才, 又作茂材, 是汉代的另一种察举�?�, 西汉时原作秀才, 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讳而改为茂才。
        C.居丧制度包括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尊亲死后, 在家守丧, 尽量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酌情减少娱乐和应酬, 表示哀悼之情。
        D.尊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皇帝的称号有四种, 即尊号(徽号)、谧号、庙号、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繇年少勇武, 胆识兼备。十九岁时, 他成功救出被强盗劫持为人质的叔父, 因此扬名。
        B.刘系不畏权贵, 执法不阿。他迁任下邑县长时, 拒绝权贵的请托, 弃职逃离。任济南部丞时发现权贵之子贪赃枉法, 于是上奏免除权贵之子官职。
        C.刘繇不惧失败, 不懈努力。他进军攻伐笮融, 被笮融打败, 再次召集人马, 将笮融打败, 并成功杀死了败逃的窄融。
        D.刘繇家业兴旺, 后嗣发达。特别是他的儿子刘基, 资质仪容都好, 又能直言进谏, 孙权对他非常喜爱敬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会辟司空掾, 除侍御史, 不就。避乱淮浦, 诏书以为扬州刺史。
        ②后策西伐江夏, 还过豫章, 收载繇丧, 善遇其家。
         
         
        答案:
        10.B
        11.C
        12.C
        13.略



        相关文言文练习
        《三国志·吴书·朱然传》《晋书·王湛传》
        《晋书·胡威传》《三国志·费祎传》
        《刘备入益州》《登扫叶楼记》
        宋濂《阅江楼记》《隋书·列女传》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南史·张兴世传》
        《明史·安磐传》《北齐书·斛律羡传》
        《光武帝纪》王世贞《竹里馆记》
        《后汉书·乐恢传》《隋书·万宝常传》
        《旧唐书·薛嵩传》《隋书·燕荣传》
        《宋史·卢秉传》《明史·唐胄传》
        汪琬《传是楼记》《明史·张肯堂传》
        《宋史·虞允文传》《宋史·王敬弘传》
        《明史·赵世卿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