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6—10题。(共19分)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 时不可必成, 其人事则不旷。成亦可, 不成亦可, 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 若舟之与车。
        鲍叔、管仲、召忽, 三人相善, 欲相与定齐国, 以公子纠为必立。召忽曰:“吾三人者于齐国也, 譬之若鼎之有足, 去一焉则不成。且小白则必不立矣, 不若三人佐公子纠也。”管子曰:“不可。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 以及公子纠;公子小白无母, 而国人怜之。事未可知, 不若令一人事公子小白。夫有齐国, 必此二公子也。”故令鲍叔傅公子小白, 管子、召忽居公子纠所。外物则固难必;虽然, 管子之虑近之矣。若是而犹不全也, 其天邪!人事则尽之矣。
        晋文公欲合诸侯, 咎犯曰:“不可。天下未知君之义也。”公曰:“何若?”咎犯曰:“天子避子带之难, 出居于郑, 君奚不纳之, 以定大义, 且以树誉。”文公曰:“吾其能乎?”咎犯曰:“事若能成, 继文之业, 定武之功, 辟土安疆, 于此乎在矣;事若不成, 补周室之阙, 勤天子之难, 成教垂名, 于此乎在矣。君其勿疑!”文公听之, 遂与草中之戎、骊土之翟, 定天子于成周。于是天子赐之南阳之地, 遂霸诸侯。举事义且利, 以立大功, 文公可谓智矣。此咎犯之谋也。出亡十七年, 反国四年而霸, 其听皆如咎犯者邪?
        管子佐齐桓公举事, 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管子死, 易牙用, 国之人常致不苦, 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 泽及子孙。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旷:荒废, 耽误。  小白:即齐桓公, 公子纠同父异母弟弟。子带之难:周襄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子带联合外族攻周, 致使周襄王流亡郑国。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智者之举事必因时               因:凭借。
        ②若是而犹不全也                 全:完备。
        ③晋文公欲合诸侯                 合:迎合。
        ④君奚不纳之                     奚:为何。
        ⑤吾其能乎                       其:大概。
        ⑥勤天子之难                  勤:为……尽力。
        ⑦成教垂名                       垂:留传。
        ⑧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           致:表达。 
        A.①⑦      B.②⑧        C.③⑤     D. ④⑥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
        用自己能做到的弥补自己不能做到的
        B.欲相与定齐国
        三个人想要一起努力让齐国安定下来
        C.天下未知君之义也
        天下还没有认识到您的主张合乎道义
        D.卒为齐国良工
        管仲最终成为齐国历史上的贤良工匠
        8.根据文意,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成就大事, 就要把握有利时机, 同时认识到自身不足并努力弥补。
        B.管子考虑到民情对国事的影响, 对谁将会担任齐君的预判不同于召忽。
        C.咎犯预见到晋文公想要称霸, 就劝他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去平定戎和翟。
        D.管子辅佐齐桓公注重尽人事, 他愿意倾听民生疾苦, 有利于安邦治国。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 以及公子纠。(2分)
        反国四年而霸, 其听皆如咎犯者邪?(2分)
        10.在首段提出“不旷人事”的观点之后, 文章是如何围绕这一观点展开的?(6分)
         
         
        答案:
        二、(25分)
        6.(3分)C      7.(3分)D        8.(3分)C
        9.(4分)
        (2分)国人厌恶公子纠的母亲, 因此影响(牵连)到公子纠。
        评分标准:“以及”1分, 句子大意1分。
        (2分)(晋文公)返回晋国四年就称霸诸侯, 他听信的大概都是咎犯那样的人吧?
        评分标准:“反”1分, 句子大意1分。
        10.(6分)答案要点:
        第二段以管仲等安定齐国为例, 突出“不旷人事”应该周详考虑, 以应对变局。
        第三段以晋文公实现霸业为例, 突出“不旷人事”应该义利兼顾, 以成就大事。
        最后一段以管仲成为良相为例, 突出“不旷人事”应该关心民生, 以造福社会。
        评分标准:三个要点;每个要点, 2分。措辞不必拘泥, 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明智的人做事一定要凭借时机, 时机并不能够完全决定最后的成功, 因此人为的努力就不能够废弃。(凭借时机)能成事也好, 不能成事也好, 都要用自己能做到的弥补自己不能做到的, 就像船和车(在交通方面能互相弥补不足)一样。
        管仲、鲍叔、召忽三个人彼此交好, 想要一起努力让齐国安定下来。(召忽)认为公子纠是一定能被确立为国君的人。召忽说:“我们三个人对于齐国来说, 就像鼎的三足一样(缺一不可)。况且公子小白一定不会被确立为国君, 不如我们三人都辅佐公子纠。”管仲说:“不行。齐国人厌恶公子纠的母亲, 因此影响到公子纠;公子小白失去了母亲, 因而齐国人爱怜他。形势会怎样尚未可知, 不如安排一人去辅佐公子小白。主政齐国的人, 一定是这两位中的一位。”所以就让鲍叔辅佐公子小白, 管仲、召忽留在公子纠那里。身外的事物本来就很难预料一定会怎样(去发挥作用);虽然如此, 管仲的考虑还是近于妥善的。这样做了, 如果(策略)还不完备, 那大概是天意吧!在人为的努力方面算是完全付出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晋文公想要会合诸侯, 咎犯说:“不行。天下还没有认识到您的主张合乎道义。”文公说:“那应该怎么办?”咎犯说:“天子避难流亡在郑国。您为什么不送他回去, 以此来确立大义, 并借此树立自己的声誉。”文公说:“我真的能做到吗?”咎犯说:“事情如果能做成, 那么继承文侯的事业, 确立武公的功绩, (为晋国)开拓土地, 安定边疆, 就在此一举了;事情如果做不成, 那么弥补周王室的过失, 为化解周天子的危难尽力, 可以成就教化, 也会青史留名, 就都包含在这其中。您一定不要犹豫了!”文公听从了他的主张, 就联合戎翟的力量, 把周天子安置在成周。于是周天子把南阳赐给文公, 文公就称霸于诸侯。做事情既符合道义又能获取回报, 凭借这个而建立不平凡的功业, 文公真能够称得上智者。这些都是(得益于)咎犯的谋划啊。文公逃亡在外十七年, 返回晋国四年就称霸于诸侯, 他听信的大概都是咎犯那样的人吧?
        管仲辅佐齐桓公治理国事时, 齐国东部边境的百姓经常向上反映困苦的情况。管仲死后, 易牙被重用, 百姓经常向上反映不困苦, 而不反映困苦。(这也可以说明, 管子有多注重人事上的努力了)管仲最终成为齐国的贤明官吏, 恩泽惠及子孙后代。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君子之自行也》《慎人》
        《戎夷解衣》《吕氏春秋·权勋》
        《吕氏春秋·去私》《吕氏春秋·务大》
        《郈成子返璧》《吕氏春秋·仲秋纪》
        《吕氏春秋·尊师》《吕氏春秋·务本》
        《齐寇将至》《正名》
        《祁黄羊去私》《吕氏春秋·真行论·疑似》
        《去宥》《田婴善剂》
        《小主夫人》《晏子之晋》
        《吕氏春秋·骄恣篇》《吕氏春秋·知分》
        《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吕氏春秋·赞能》
        《明史·熊廷弼传》《爱莲说》《芙蕖》
        《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唐雎不辱使命》
        《丞相牛公应举》《愚公移山》
        《墨池记》《明史·刘基传》(二)
        《六一居士传》《司马穰苴列传》
        《西湖七月半》韩愈《马说》
        《桃花源记》《爱莲说》(四)
        《大道之行也》谢肇淛《五杂俎》
        《后汉书·樊英传》《湖南文征》序
        《梁书·范云传》《诸葛亮传略》
        《千轴不如一书》《宋史·王鼎传》
        《鸿门宴》《书褒城驿壁》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