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轼《石钟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石钟山记
        宋代: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是说也, 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 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 独与迈乘小舟, 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 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 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 则山下皆石穴罅, 不知其浅深, 微波入焉,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 将入港口, 有大石当中流, 可坐百人, 空中而多窍, 与风水相吞吐, 有窾坎镗鞳之声,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 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 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郦元之所见闻, 殆与余同, 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 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B.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D.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钟磬, 钟磬是古代两种重要的礼乐器, 它们各有不同的形制。磬是用石头磨制的;钟是由铙发展演化而来的, 青铜制成。
        B元丰, 皇帝的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 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 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丁丑, 干支纪年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 周而复始, 循环记录, 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D水师, 水师包括多种含义:古代管理水路的官名;民间接骨医生;水军, 兵种之一;一种水神;水手本文中水手
        12, 对本文内容与写法的概括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 先记游, 然后议论, 而是先议论, 由议论带出记叙, 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 逻辑严密, 浑然一体。
        B. 本文先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 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从而自己亲自实地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表现了苏轼不迷信古人, 不轻信旧说, 不主观臆断, 而亲身实地考察的精神
        C.文章第二段, 描写了苏轼自己在明月之夜坐船到石钟山的绝壁下实地探察。作者用栖鹘和鹳鹤的声音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 , 使人心惊胆战, 从侧面凸显了作者的不怕艰险, 勇于探索的精神,
        D. 本文虽然篇幅短�。葱吹们塾兄�, 跌宕起伏。先是对前人的说法提出怀疑,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中间实地考察先是鸟声让人惊恐欲归, 继而一转发现石钟山得名的水声。真是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13.翻译下列句子
        (1)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4)
         
         
        (2)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3)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3)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10.B        11.B          12.C
        13.(1) 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 到处都这样, 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 这是为什么呢?
        (2)我正心惊想要回去, 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 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
        (3)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的宝藏, 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参考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 微风振动波浪, 水和石头互相拍打, 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 人们常�;骋伤�。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 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 敲击它们, 聆听它们的声音, 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 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鼓槌停止了敲击, 声音还在传播, 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 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 到处都这样, 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 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 我送他到湖口, 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 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 硿硿地发出声响, 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 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 有千尺之高, 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 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 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 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 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 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 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 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 不知它们有多深, 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 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 将要进入港口, 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 上面可坐百来个人, 中间是空的, 而且有许多窟窿, 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 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 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 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 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 窾坎镗鞳的响声, 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 �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 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 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 大概和我一样, 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 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 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 叹惜郦道元的简略, 嘲笑李渤的浅陋
         



        相关文言文练习
        苏轼《三槐堂铭并序》《放鹤亭记》
        《方山子传》《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诸葛亮论》《游沙湖》
        苏轼《后赤壁赋》苏轼《秋阳赋》
        苏轼《赤壁赋》苏轼《三槐堂铭(并序)》
        苏轼《日喻》苏轼《叶嘉传》
        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墨妙亭记》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苏轼《晁错论》苏轼《答秦太虚书》
        苏轼《范增论》苏轼《范景仁墓志铭》
        苏轼《牧童评画》苏轼《超然台记》
        苏轼《盖公堂记》《答毕仲举书》
        吴敏树《书谢御史》(二)《陈涉世家》(一)
        《以人为鉴》《青霞先生文集》序
        《桃花源记》《雪窦游志》《方山子传》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邹忌讽齐王纳谏》(二)
        《豫让论》《贻赵廷臣书》原文及翻译
        《阅江楼记》《后汉书·桓谭传》
        《强弱之辩》《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
        《报任安书》《爱莲说》(二)
        《三峡》阅读及答案(二)《鲁人身善织屦》
        《爱莲说》《梅花草堂集》《熊鼎传》
        《曾子易箦》《孔雀东南飞》
        《杨烈妇传》(一)《杨烈妇传》(二)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