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宋史纪事本末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祥兴二年二月, 崖山破, 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 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敢逃其死而贰其心乎!”弘范义之。
        十月, 丞相孛罗召见于枢密院, 天祥入长揖, 欲使跪, 天祥日:“南之揖, 北之跪, 予南人行南礼!”孛罗日:“自古以来有以宗庙土地与人而复逃者乎?”天祥日:“卖国者有所利而为之必去去者必非去国者忠子前辞室相不拜秦使军前寻被拘执国亡当死所以不死者以度宗二子在浙东故耳”孛罗日:“弃德祐而立二王, 忠乎?”天祥日:“吾别立君, 为宗庙社稷计也。从怀、愍而北者非忠, 从元帝为忠;从徽、钦而北者非忠, 从高宗为忠。”孛罗语塞,忽日:“晋元帝、宋高宗皆有所受命, 二王立不以正, 篡也。”天祥日:“景炎乃德祐长兄, 不可谓不正, 登极于德祐去位之后, 不可谓篡。”孛罗怒曰:“尔立二王, 竟成何功!”天祥日:“立君以存宗社, 存一日则尽臣子一日之责, 何功之有!”孛罗欲杀之, 弘范病中表奏天祥忠于所事, 欲释勿杀。
        帝求南人有才者甚急, 王积翁荐之。天祥日:“国亡, 吾分一死耳。倘缘宽假, 得以黄冠.归故乡, 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积翁欲令宋官谢昌言等十人请释为道士, 留梦炎不可, 日:“天祥出, 复号召江南, 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寝。帝知其不可屈, 议将释之, 天祥日:“愿赐一死!”帝犹未忍, 左右力赞从其请, 遂诏杀之。其衣带中有赞日:“孔日成仁, 孟日取义, 惟其义�。匀手�。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而今而后, 庶几无愧!”
        史臣曰:“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 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文天祥奉两孱主, 兵败身执,而从容伏镄, 可不谓之仁哉!” 许有壬日:“文天祥万变不渝, 事固不可以成败论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卖国者有所利/而为之必不去/去者必非卖国者也/予前辞宰相/不拜奉使军前/寻被拘执/国亡当死/所以不死者/以度宗二子在浙东故耳/
        B.卖国者有所利而为之/必不去/去者必非卖国者也/予前辞宰相不拜/奉使军前/寻被拘执/国亡当死/所以不死者/以度宗二子在浙东故耳/
        C.卖国者有所利/而为之必不去/去者必非卖国者也/予前辞宰相不拜奉使/军前寻被拘执/国亡当死/所以不死者/以度宗二子在浙东故耳/
        D.卖国者有所利而为之/必不去/去者必非卖国者也/予前辞宰相/不拜奉使/军前寻被拘执/国亡当死/所以不死者/以度宗二子在浙东故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揖,指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礼仪, 从文中可知在南宋的交际往来中普遍施行这种礼仪。
        B.愍, 《谥法》日“在国逢难曰愍”, 可见文中晋愍帝在位时国家逢兵寇之事, 动荡不安。
        C.黄冠, 黄色冠帽, 多为道士戴用, 文中指做道士, 文天祥以此为借口是希望能逃出营。
        D.赞, 常用作议论史事的文体, 附于史传之后以阐发议论, 文中是史官对文天祥的评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针对孛罗“不忠”“不正”的指责, 文天祥针锋相对予以反驳, 认为自己以社稷为重并非不忠, 二王即位符合正统并非篡位。
        B.元朝君臣在如何处置文天祥的问题上意见不一, 有人主张除掉他, 有人主张释放他, 元主因为惜才在本意上也不想杀死他。
        C.留梦炎反对释放文天祥, 是因为他觉得一旦文天祥回到江南再起义兵, 会使他们陷入尴尬的境地, 元主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杀掉文天祥。
        D.虽然文天祥抗元最终失败, 但后人却认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因为文天祥舍生取义, 从容赴死, 这体现了儒家“仁”的精神境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敢逃其死而贰其心乎!”弘范义之。(4分)
        (2)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 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4 分)
        14.孛罗斥责文天祥“竟成何功”, 文天祥以“何功之有”回应, 这是否表明文天祥认同孛罗的观点?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3分)
         
         
         
        答案:
        10.(3分)B
        11.(3分)D(此处为文天祥的遗书, 后人用“衣带中赞”指精忠报国的遗书。)
        12.(3分)C(元主最终杀害文天祥, 并不是直接听从了留梦炎的建议。)
        13.(8分)
        (1) 文天祥说:“国家灭亡我却不能拯救, 哪敢逃避死亡心怀贰心呢!”张弘范认为他是一个讲忠义的人。
        评分标准:“国亡不能救”1分, “敢”1分, “贰”1分, “义”的意动用法1分。
        (2)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的有志之士, 是不会因为事情的成败和难易而使自己的心志动摇的。
        评分标准:“信大义”1分;定语后置1分;“利钝”1分, 指“事情的难易”, 作为偏义复词译为“困难”也给分;“动”1分, 使动用法, 可译为“动摇”或“改变”。
        14.(3分)不认可(1分)。因为孛罗与文天祥对“有功”的理解不同, 文天祥不在意个人是否有功(1分), 看重的是恪尽职责, 有功于社稷(1分)。
        【参考译文】
        祥兴二年二月, 崖山被攻破, 张弘范对文天祥说:“你如果能改变心愿, 用对待宋朝的忠心对待当朝, 还是会担任宰相的。”文天祥说:“国家灭亡我却不能拯救, 哪敢逃避死亡心怀贰心呢!”张弘范认为他是一个忠义的人。
        十月, 丞相孛罗在枢密院召见文天祥, 文天祥入内行长揖之礼, 孛罗却想让他下跪行跪礼, 文天祥说:“南方, 行揖礼, 北方, 行跪礼, 我是南方人就要施行南方礼仪!”孛罗说:“从古至今, 有把宗庙土地送给别人之后又逃跑的人吗?”文天祥说:“卖国者有所贪图的利益, 一定不会离开, 离开的人一定不是卖国的人, 我先前推辞宰相的任命, 奉命出使到大军之前, 不久被拘捕, 国家灭亡我应当去赴死, 没有赴死的原因是度宗二子在浙东的缘故罢了。”孛罗曰:“抛弃德祐皇帝而拥立二王, 是忠诚吗?”文天祥说:“我重新拥立新君, 是为宗庙社稷考虑啊。跟从怀帝、愍帝去北方的人不是忠臣, 而跟从元帝南渡恢复社稷的人是忠臣;跟从徽宗、钦宗去北方的人不是忠臣, 跟从高宗南渡恢复社稷的人是忠臣。”孛罗说不出话来, 忽然说:“晋元帝、宋高宗都是接受天命, 而你拥立的二王即位不合正统, 是篡位。”文天祥答道:“景炎帝是德祐帝的长兄, 不可以说不合正统, 并且是在德祐帝退位之后才即位的, 不可以说是篡位。”孛罗怒气冲冲地说:“你拥立二王, 最终成就了什么功业!”文天祥说:“拥立国君来使宗庙社稷得以保存, 保存一日我就要竭尽臣子一日的责任, 有什么功劳呢!”孛罗想杀了文天祥, 张弘范在病中上表进奏文天祥的忠诚, 想让元主放了他不要杀害他。
        元帝非常着急地寻求有才华的南方人, 王积翁推荐文天祥。文天祥说:“国家灭亡, 从本分上说我只能以死报国。倘若因为你们宽大为怀, 我能够以道士身份回到故乡, 来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聊备顾问是可以的。”王积翁想让降元的宋官谢昌言等十人上书请求释放文天祥去做道士, 留梦炎却认为不可以, 他说:“一旦文天祥放出来, 会在江南重新号召百姓, 那么我们十人会置于何种境地呢!”此事就搁置了。元帝知道文天祥不可屈服, 商议将他释放, 文天祥说:“希望赐我一死!”元帝还是不忍心, 但身边人却极力怂恿元帝听从文天祥的请求, 于是元帝下诏杀了文天祥。他的衣带中有赞文, 这样写道:“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 惟其义�。匀手�。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而今而后, 庶几无愧!”
        史臣说:“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的有志之士, 是不会因为事情的成败或难易(或译为:失败或困难)而使自己的心志动摇的(或译为:动摇自己的心志)。文天祥迎奉两位弱主, 兵败之后被捕, 从容就义, 能不说是仁吗!”许有壬说:“文天祥经历各种变故却不改变志向, 事情本来是不可以简单地用成败而论的。”
         
         



        相关文言文练习
        《李西涯与程篁墩》《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
        《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二)《三国志·邴原戒酒》
        《康德涵救李梦阳》《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
        《明史·孙承宗传》《旧唐书·裴耀卿传》
        《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后汉书·李云传》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二)《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二)
        欧阳修《吉州学记》《宋史·欧阳守道传》
        《明史·张孟男传》《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清史稿·李清时传》《晋书·郗鉴传》
        《宋史·陈师道传》《隋书·杨玄感传》
        辛文房《白居易传》《晋书·袁宏传》
        《宋史·安丙传》全祖望《金农与苍头》
        《宋史纪事本末·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李贽《赞刘谐》
        《青文胜为民请命》《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二)张岱《余若水先生传》
        《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葛洪《匡衡凿壁借光》
        《隋书·梁彦光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