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汉书·尹翁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
        尹翁归字子兄, 河东平阳人也, 徙杜陵。翁归少孤, 与季父居。为狱小吏, 晓习文法。喜击剑, 人莫能当。是时, 大将军霍光秉政, 诸霍在平阳, 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 吏不能禁, 及翁归为市吏, 莫敢犯者。公廉不受�。偌治分�。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 行县至平阳, 悉召故吏五六十人, 延年亲临见, 令有文者东, 有武者西。阅数十人, 次到翁归, 独伏不肯起, 对曰:“翁归文武兼备, 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敖不逊, 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 甚奇其对, 除补卒史, 便从归府。案事发奸, 穷竟事情, 延年大重之, 自以能不及翁归, 徙署督邮。河东二十八县, 分为两部, 闳孺部汾北, 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 得其罪辜, 属县长吏虽中伤, 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 历守郡中, 所居治理, 迁补都内令, 举廉为弘农都尉。
        征拜东海太守, 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 欲属托邑子两人, 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 不敢见其邑子。既去, 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 汝不任事也, 又不可干以私。”
        翁归治东海明察, 郡中吏民贤不肖, 及奸邪罪名尽知之, 县县各有记籍。自听其政有急名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辄披籍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于死。收取人必于秋冬课吏大会中, 及出行县, 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 以一警百, 吏民皆服, 恐惧改行自新。东海大豪郯许仲孙为奸猾, 乱吏治, 郡中苦之。二千石欲捕者, 辄以力势变诈自解, 终莫能制。翁归至, 论弃仲孙市, 一郡怖栗, 莫敢犯禁, 东海大治。
        (节选自«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听其政有急/名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辄披籍/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于死/
        B.自听其政/有急名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辄披籍/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于死/
        C.自听其政/有急名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辄披籍/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于死/
        D.自听其政有急/名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辄披籍/县县收取黠吏/豪民案致/其罪高至于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父, 指最小的叔叔。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 伯为老大, 仲为老二, 叔为老三, 季排行最小。
        B.百贾, 指各种行业的商人。在古代, “商”就是开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 “贾”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 所以称“行贾坐商”。
        C.督邮, 官名, 始置于西汉中期, 郡守属吏, 汉时拥有重权。«三国演义»中, 曾经有位督邮向刘备索贿不成, 想要陷害刘备, 被张飞痛打。
        D.论弃仲孙市, 意思是将许仲孙在街市上处决。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 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示众, 称“弃市”, 后以“弃市”专指死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尹翁归文武兼备, 管理卓有成效。在平阳做管理市场的官员时, 素来依仗权势在市场斗殴闹事的霍氏家奴门客也不敢横行霸道。
        B.尹翁归不卑不亢, 口才非常出众。在受到河东太守田延年接见时应对自如, 赢得田延年好感, 被委以卒史一职, 后来因才能出众不断受重用, 最高官至都尉。
        C.尹翁归正直无私, 令人由衷钦佩。他去向廷尉于定国辞行, 于定国本想有所请托, 但出于对他的人品才干的佩服, 以至和他交谈了一天, 也始终没有说出口。
        D.尹翁归明察秋毫, 执法效果显著。他对东海的官吏百姓的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出巡各县, 一去便要有所收捕惩处, 以一儆百, 官员百姓都恐惧他的威严而改过自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阅数十人, 次到翁归, 独伏不肯起, 对曰:“翁归文武兼备, 唯所施设。”(5分)
        (2)所举应法, 得其罪辜, 属县长吏虽中伤, 莫有怨者。(5分)
         
         
        答案:
        (一)(19分)
        10.C
        11.B(“贾”是开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 “商”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 所以称“坐贾行商”)
        12.B(“最高官至都尉”不合文意)
        13.(1)(田延年)接见了几十人, 按顺序到尹翁归时, 他却伏地不起, 回答说:“翁归文武兼备, 任凭您安排。”(阅、次、伏、唯所施设, 各1__________分, 句意1分)(2)他揭发检举官员, 都依法行事, 被检举的人也是罪有应得, 属县的长官吏员虽然受到惩处, 却没有人怨恨。(举、应、罪辜、中伤, 各1分, 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尹翁归, 字子兄, 是河东平阳人, 后迁居至杜陵。尹翁归少年时成为孤儿, 与叔父一起生活。早年在牢狱中任小吏, 熟悉法令文书。喜欢击剑, 无人是他的对手。当时大将军霍光执掌朝政, 霍家子弟都在平阳, 他们的奴仆、家客手执兵器在街市横行霸道, 官吏不敢管。及至尹翁归担任管理街市的官吏, 没有人敢在街上横行不法。他公正廉明, 不受贿赂, 商人们都很畏惧他。
        后来, 他辞去官职, 在家闲居。正巧田延年为河东太守, 巡视各县, 抵达平阳。把过去的吏员五六十人全都召集起来, 田延年亲自接见, 令习文的人站在东面, 习武的人站在西面。
        接见了几十人, 按顺序到尹翁归时, 他却伏地不起, 回答说:“翁归文武兼备, 任凭您吩咐。”功曹认为这个官吏倨傲不逊。田延年说:“这有何妨?”于是把尹翁归召上前来问话, 对他的见解非常惊奇, 补任他为卒史, 并带回自己的官府。他处理案件, 揭发奸邪, 都能够一查到底, 弄清原委。田延年极看重他, 自认为才能不及尹翁归, 迁升他为督邮。河东郡共管辖二十八个县, 分为两部, 闳儒管辖汾河以北, 尹翁归管辖汾河以南。他揭发检举官员, 都依法行事, 被检举的人也是罪有应得, 属县的长官吏员虽然受到惩处, 却没有人怨恨。因为清廉被举荐为缑氏县尉;后又在郡中任官, 所到之处, 都得到治理。迁升补任为都内令, 通过举廉升任弘农都尉。
        受征召拜为东海太守, 赴任时拜访廷尉于定国, 向他辞行。于定国家在东�?�, 打算叮嘱拜托他照顾两个同乡的孩子, 便让这两个孩子坐在后堂等待引见。于定国与尹翁归谈了一天, 也未敢把这两个人引见给尹翁归。尹翁归离开之后, 于定国对这两个人说:“他是个贤良的官员, 你们做不了要请求的职位, 我又不能靠私交求他照顾。”
        尹翁归治理东�?�, 明于观察, 郡中的官吏百姓, 是贤良还是不肖, 以及奸邪犯法者的名字, 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每个县都登记名籍。他自己亲自处理政事, 案子太急时则表面上稍微缓和一些, 官吏小民稍有松懈, 便把他们的罪行披露出来。每个县都要收捕狡猾的官吏和土豪劣绅, 调查审讯他们的罪行, 有的人罪行高到甚至被处以死罪。抓捕人一定要在秋冬季节考核官吏政绩大会的时候, 他出巡各县, 也不在没有事情之时。出去便要有所收捕惩处, 以一儆百, 官员百姓都愿服从, 恐惧他的威严而改过自新。东海大土豪郯县的许仲孙奸邪狡猾, 破坏吏治, 郡中深受其害。每次二千石官员要逮捕他, 他总是依靠势力, 使用奸诈伎俩自我解脱, 始终没有受到制裁。尹翁归到后, 将许仲孙在街市上斩首, 全郡的人都震惊慑服, 没有人再敢触犯法令, 东�?さ玫胶芎玫闹卫�。



        相关文言文练习
        《汉书·张安世传》《汉书·终军传》
        《汉书·史丹传》《龚遂为渤海太守》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汉书·车千秋传》
        《汉书·盖宽饶传》《汉书·天文志》
        《汉书·丙吉传》《汉书·萧何传》
        《汉书·晁错传》《汉书·萧望之传》
        《汉书·伍被传》《汉书·陈万年传》
        《汉书·货殖传》《汉书·朱云传》
        《汉书·龚遂传》《汉书·龚胜传》
        《汉书·王商传》《汉书·张敞传》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刘辅》
        《汉书·严助传》《汉书·原涉传》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东坡先生墓志铭》
        《明史·申时行传》《明史·姚夔传》
        《李泰伯改字》《龚遂为渤海太守》
        《元史·博尔术》《送从弟谋归江陵序》
        《放翁家训》《吾庐记》
        高启《南宫生传》《旧唐书·任瑰传》
        《吴汝纶传》洪迈《稼轩记》
        《宋史·富弼传》《醉吟先生传》
        苏洵《心术》侯方域《贾生传》
        《隆中对》(二)《出师表》
        《河中石兽》(三)《新唐书·徐旷传》
        《季梁谏魏王》《新唐书·裴谞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