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韩世忠子彦直, 字子温。生期年, 以父任补右承奉郎, 寻直秘阁。六岁, 从世忠入见高宗, 命作大字, 即拜命跪书“皇帝万岁”四字。帝喜之, 拊其背曰:“他日, 令器也。”亲解孝宗丱角之繻博其首, 赐金器、笔砚、监书、鞍马。 绍兴十七年, 中两浙转运司试。明年, 登进士第, 调太社令。 乾道二年、迁户部郎官,主管左曹。总领淮东军马钱粮会大军仓给粮径乘小舆往察之给米不如数捕吏置于理。初, 代者以乏兴罢, 交承, 为缗钱仅二十万, 明年奏计乃四倍, 且以其赢献诸朝。帝嘉之。拜司农少卿, 进直龙图阁、江西转运兼权知江州。 七年, 授鄂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条奏军中六事, 乞备器械、增战马、革滥赏、厉奇功、选勇略、充亲随等, 朝廷多从之。先是, 军中骑兵多不能步战, 彦直命骑士被甲徒行, 日六十里, 虽统制官亦令以身帅之, 人人习于劳苦, 驰骋如飞。事闻, 诏令三衙、江上诸军仿行之。 明年, 兼工部侍郎。同列议:大辟三鞫之弗承, 宜令以众证就刑, 欲修立为令。彦直持不可, 白丞相梁克家曰:“若是, 则善类被诬, 必多冤狱。且笞杖之刑, 犹引伏方决, 况人命至重乎?”议卒格。会当遣使于金, 在廷相顾莫肯先, 帝亲择以往, 闻命慨然就道。方入境, 金使蒲察问接国书事, 论难往复数十, 蒲察理屈, 因笑曰:“尚书能力为主。”既至, 几罹祸者数, 守节不屈。金卒礼遣之。帝嘉叹。 迁吏部侍郎, 寻权工部尚书。寻知温州, 首捕巨猾王永年穷治之, 杖徙他州。奏免民间积逋, 以郡余财代输之, 然以累欠内帑, 坊场钱不发, 镌一官。�?艹雒淮笱蠼俾�, 势盛张, 彦直授将领土豪等方略, 不旬日, 生禽贼首, 海道为清。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总领淮东军马/钱粮会大军仓给粮/径乘小舆往察之/给米不如数/捕吏置于理 B.总领淮东军马钱粮/会大军仓/给粮径乘小舆/往察之/给米不如数/捕吏置于理 C.总领淮东军马/钱粮会大军仓给粮/径乘小舆往/察之给米不如数/捕吏置于理 D.总领淮东军马钱粮/会大军仓给粮/径乘小舆往察之/给米不如数/捕吏置于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 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 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奏, 奏疏, 中国古文书的一类, 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属于上行公文。 C.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确立于隋朝, 基本沿袭至清末。三�。惺槭 ⒅惺槭『兔畔率�。六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户部户部主要掌管文职官员。 D. 迁, 古代官员职位的变动, 一般指升职。左迁, 降低官职, 即”降官”, 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 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6.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韩彦直治军有方。在他做御前诸军都统制时, 经过训练, 使大多不能步战的骑兵后来能够健步如飞, 不久, 他又命令三衙、江上诸军效仿。 B. 韩彦直自幼聪明。他六岁时跟随父亲拜见皇帝, 受命书写, 就跪着写了“皇帝万岁”四个大字, 得到皇帝的夸奖, 并因此得到了一些赏赐。 C.韩彦直能够不辱使命。韩彦直接受皇帝命令后慨然前往金国, 尽管受到金使多方刁难, 他几经祸难, 却依然坚守气节, 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D.韩彦直关心百姓。在他担任温州知州期间, 奏请减免民间拖欠的赋税、用郡中剩余的钱财替百姓代缴,结果因屡次拖欠内库钱财, 坊场钱发不出, 被降官一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彦直持不可, 白丞相梁克家曰:“若是, 则善类被诬, 必多冤狱。” (2)彦直授将领土豪等方略, 不旬日, 生禽贼首, 海道为清。 答案: 4.【答案】D(3分)【解析】此题较容易, 注意“闻”“诏”是两个动词, “而已”应该是句尾。由此可得到答案。 5.【答案】C(3分)【解析】户部主要掌管财政、国库。 6.【答案】A(3分)【解析】选项表述“他又命令三衙、江上诸军效仿”与原文内容不符, 原文是。诏令三衙、江上诸君仿行之。是“朝廷命令三衙、江上诸君效仿”。不是“韩彦直命令三衙、江上诸君效仿”。 7.【参考答案】 (1)韩彦直坚持不同意, 他告诉宰相梁克家说。如果这样的话, 那么善良的人被诬告, 一定会产生许多冤假错案。 (2)韩彦直授给将领和地方豪强计划策略, 不到十天, 就活捉了海盗头目, 海路交通因此得以肃清。 【参考译文】 韩世忠儿子韩彦直, 字子温。出生一周岁时, 他因为父亲的缘故补任右承奉郎, 不久又晋职直秘阁。六岁那年, 跟随父亲韩世忠入宫拜见皇帝, 皇帝命令他写大字, 他受命跪着写了“皇帝万岁”。四个字。皇帝很高兴, 抚摸着他的背说。将来定是个优秀的人才。并亲手解下孝宗发角上束发的彩带, 系缚在他头上, 还赐给他金器、笔砚、监书、鞍马。 绍兴十七年, 在两浙转运司的考试中, 一举考中。第二年, 考中进士, 调任太社令。 乾道二年, 调任户部郎官、主管左曹。总领淮东军马钱粮, 恰逢大军仓供应粮食, 他直接乘坐小车前往察看, 发现供应的粮食不足分量, 便将有关负责人逮捕交给狱官。起初, 被替代的管理者因为犯耽误军用物资的征集调拨的罪而被罢免, 交接以后, 收到铜钱也仅二十万。第二年, 统计上报时是头年的四倍, 并且将盈余部分献给了朝廷。皇帝嘉奖了韩彦直。授予他司农少卿, 进职直龙图阁、江西转运使并暂兼江州知州。 七年, 韩彦直被授予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 条陈上奏了有关军中的六件事, 请求配备武器装备、增加战昌、革除滥发奖赏、奖励有功人员、选拔勇敢有谋略的人才、扩充亲随军等, 多被朝廷采纳。先前军队里的骑兵, 大多不能步战, 彦直命令骑兵穿上铠甲徒步行走, 一天走六十里, 即使是统制官也要求带头以身作则, 人人都习惯于劳苦, 奔跑起来就像飞样。这件事传出以后, 皇帝命令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和江上各路军队仿照进行操练。 第二年, 又兼任工部侍郎。同僚中有人议论说死刑犯经过再三审问不承认罪行的话, 就应该根据一般的证据来判刑, 并想将此修订立为律令。韩彦直坚持不同意, 他宰相梁克家说。如果这样的话, 那么善良的人被诬告, 一定会产生许多冤假错案。即便是鞭抽棍打之类的刑法, 还要在犯人认罪之后才可施行, 况且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呢?议论终于被阻止了。正在这个时候, 朝廷要派使者出使金国朝臣们互相看着, 没有人肯自告奋勇。皇帝只好亲自选派人前往, 韩彦直接受命令以后, 慷慨激昂地上路了。刚一进金国境内, 金国使者蒲察问起交接国书的事, 前后往复讨论了几十次, 故意刁难, 最后蒲察理亏, 便笑着说。韩尚书有能力为主人。到了金国, 几次遇到祸难, 但他总是英勇不屈, 保持气节。金国终于以礼相待送他回国。韩彦直受到了皇帝的嘉奖和赞誉。 (后来)被提拔为吏部侍郎, 不久又代理工部尚朽。不久担任温州知州, 第一件事就逮捕了老奸巨猾的王永年, 狠狠地整治了他一顿, 并将其杖责后流放到其他州去了。上奏请求减免民间拖欠的赋税, 用郡里的财政收人来代缴。但是由于屡次拖欠内库钱财, 坊场钱发不出, 被降官一级。海盗出没大洋之间劫掠财物, 气焰十分嚣张, 韩彦直授给将领和地方豪强计划策略, 不到十天, 就活捉了海盗头目, 海路交通因此得以肃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