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轼《刚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面试题。
                                《苏轼集卷九十二刚说》节选
            孔子曰:“刚毅木讷, 近仁。”又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所好夫刚者, 非好其刚也, 好其仁也。所恶夫佞也, 非恶其佞也, 恶其不仁也。吾平生多难, 常以身试之, 凡免我于厄者, 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于俭者, 皆异时可喜人也。吾是以知刚者之必仁, 佞者之必不仁也。
            建中靖国之初, 吾归自海南, 见故人, 问存没, 追论平生所见刚者, 或不幸死矣。若孙君介夫讳立节者, 真可谓刚者也。
            始吾弟子由为条例司属官, 以议不合引去。王荆公谓君曰:“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君笑曰:“公言过矣, 当求胜我者。若我辈人, 则亦不肯为条例司矣。”公不答, 径起入户, 君亦趋出。君为镇江军书记, 吾时通守钱塘, 往来�!⑷蠹�, 见君京口。方新法之初, 监司皆新进少年, 驭吏如束湿, 不复以礼遇士大夫, 而独敬惮君, 曰:“是抗丞相不肯为条例司者。”
            谢麟经制溪洞事宜, 州守王奇与蛮战死, 君为桂州节度判官, 被旨鞠吏士之有罪者。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一并查处), 且尽斩之。君持不可。麟以语侵君。君日:“狱当论情, 吏当守法。逗挠不进, 诸将罪也。既伏其辜矣, 余人可尽戮乎!若必欲以非法斩人, 则经制司自为之, 我何与焉。”麟奏君抗拒, 君亦奏麟侵狱事。刑部定如君言, 十二人皆不死, 或以迁官。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不仁而能以一言活十二人于必死乎!
            方孔子时, 可谓多君子, 而曰“未见刚者”, 以明其难得如此。而世乃曰“太刚则折”!士患不刚耳, 长养成就, 犹恐不足, 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折不折, 天也, 非刚之罪。为此论者, 鄙夫患失者也。    (选自《苏轼集卷九十二刚说》)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巧言令色, 鲜矣仁            鲜:很少
          B.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      敏:聪明
          C.既伏其辜矣                  辜:古代的一种酷刑
          D.则经制司自为之, 我何与焉    与:参与
        6.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是
          A 、而世乃曰“太刚则折”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始吾弟子由为条例司属官        何以伐为
          C、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 且尽斩之      甲者出, 太尉笑且入
          D、不复以礼遇士大夫, 而独敬惮君            退而论书策
        7.下列六句话, 分别编为四组, 都体现孙介夫‘‘刚毅”的一组是
          ①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    ②若我辈人, 则亦不肯为条例司矣
          ③被旨鞠吏士之有罪者    ④若必欲以非法斩人, 则经制司自为之, 我何与焉
          ⑤君亦奏麟侵狱事    ⑥吾队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
          A、②④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倡导的并不是人必须拥有刚毅木讷的外表, 而是在这外表之下的一颗仁爱之心。这才是孔子青睐刚毅木讷的人的真正原因。
          B、王安石看中了孙介夫的才能, 刻意排挤苏辙, 使他被迫辞官。但孙介夫碍于与苏轼的交情, 也没有出任条例司的相关职务。
          C、孙介夫担任桂州节度判官的时候, 为有罪的将士与上司谢麟据理力争, 终于使刑部采纳了他的意见, 免除了十二名官兵的死罪。
          D、苏轼认为士人不应当担心过于刚正而被折损, 反而应该担心自己无法修养品行成为利国利民的刚毅之士。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平生多难, 常以身试之, 凡免我于厄者, 皆平日可畏人也。
        译文:                                                                    
        (2) 既伏其辜矣, 余人可尽戮乎!若必欲以非法斩人, 则经制司自为之, 我何与焉。
        译文:     
         
        答案:
         
        5. C.
        6.A
        7.C
        8.B
        9.(1)我这一生遭遇了许多磨难, 往往能亲身体会这件事。凡是在我人生困厄的时候帮助我的.都是平时(刚强坚毅)令人敬畏的人。(4分)
          (2)他们已经认罪了, 其他人(难道)可以全杀掉吗! 如果一定要非法杀人, 那么经制司您
        自己做吧, 我怎么会参与这件事呢?(4分)

        解析:
        5.罪, 名词
        6. A.副词, 竟, 竟然;B.动词, 成为、担任/语助词, 呢;C.副词, 将要/连词, 一边……一边;D.边词, 表示转折, 可是/连词, 表示承接。
        7.①是在王安石对孙介夫的评价;③是孙介夫当时的使命;⑥是苏轼对士人品格修养的结论。
        8.苏辙的离职与孙介夫没有关系, 孙介夫不愿出任条例司的属官是个性使然。)
        9.(1) “以身试之”2分, “厄”1分, “畏”1分
        9.(2) “伏其辜’2分, “我何与焉”2分
        参考译文:
            孔子说:“刚强坚毅、朴实少言的人差不多是个仁爱的人。”孔子又说:“花言巧语、善于矫饰的人, 他的仁爱之心大概没有了。”孔子喜欢那些刚强坚毅的人, 并不是喜欢他们的刚强坚毅, 而是喜欢他们身上的仁爱之心。孔子讨厌那些花言巧语的人, 并不是讨厌花言巧语, 讨厌他们没有仁爱之心。我这一生遭遇了许多磨难, 往往能亲身体会这件事。凡是在我人生困厄的时候帮助我的。都是平时(刚强坚毅)令人敬畏的人;在我仕途艰险的时候排挤我的, 都是以前(花言巧语)讨人喜欢的人。所以我知道刚毅的人一定有仁爱之心, 而花言巧语的人一定没有仁爱之心。
            像孙介夫(名立节)那样的人, 真可以算是刚毅的人了。起初我的弟弟子由担任条例司的属官。因为与同僚评议朝政观点不同自请离开。王安石对孙介夫说:‘‘我们条例司应该录用像你一样做事开明、敏捷的人啊。”孙介夫笑着说:“您说错了。一定要录用比我强的人。像我这样的人, 也是不肯担任条例司属官的。”王安石不回答, 直接走进门里, 孙介夫也快步离开。孙介夫担任镇江军书记, 正当新法刚刚开始实施, 监司都是刚入仕的年轻人, 不再对士大夫以礼相待, 却唯独对孙介夫十分尊敬和忌惮, 说:“这是那位拒绝丞相不愿意担任条例司属官的人。”
            谢麟掌管溪洞等地的事情, 桂州守官王奇与蛮敌作战阵亡, 当时孙介夫担任桂州节度判官, 按照皇帝的旨意去审问有罪的官吏与士兵。谢麟于是将抓捕了大小官吏十二人交给孙介夫审查, 打算将他们全杀掉。孙介夫坚持不可以。谢麟用言词威胁孙介夫。孙介夫说:“审案应当按事实办理, 官吏更应当奉公守法。军队驻留不前是几位将领的过错, 他们已经认罪了, 其他人(难道)可以全杀掉吗!如果一定要非法杀人, 那么经制司您自己做吧, 我怎么会参与这件事呢?”谢麟于是上奏说孙介夫抗拒上司的命令, 孙介夫也上奏说谢麟侵权管理审案的事情。刑部最后按照孙介夫的奏章定案, 十二个人都免去死刑。有人只是被判贬官。我因此更相信刚毅的人一定有仁爱之心。    .
            孔子生活的年代, 可以算是有许多有品德的人, 可是孔子却说‘‘没能见到刚毅的人”, 这是为了说明这种人很难遇到。可是世人竟说“太刚毅的人容易被折损’’!士人担忧的是不刚毅, 通过长期修养来成就这种品德还担心不够, 怎么担心自己太刚毅, 害怕被折损呢!会不会被折损是天意, 不是刚毅的过错。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患得患失的浅陋小人啊。



        相关文言文练习
        苏轼《三槐堂铭并序》《放鹤亭记》
        《方山子传》《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诸葛亮论》《游沙湖》
        苏轼《后赤壁赋》苏轼《秋阳赋》
        苏轼《赤壁赋》苏轼《三槐堂铭(并序)》
        苏轼《日喻》苏轼《叶嘉传》
        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墨妙亭记》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苏轼《晁错论》苏轼《答秦太虚书》
        苏轼《范增论》苏轼《范景仁墓志铭》
        苏轼《牧童评画》苏轼《超然台记》原文及翻译
        苏轼《盖公堂记》《答毕仲举书》
        《晏殊初仕》《宋史·吕端传》
        《明史·熊廷弼传》《爱莲说》《芙蕖》
        《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唐雎不辱使命》
        《丞相牛公应举》《愚公移山》
        《墨池记》《明史·刘基传》(二)
        《六一居士传》《司马穰苴列传》
        《西湖七月半》韩愈《马说》
        《桃花源记》《爱莲说》(四)
        《大道之行也》谢肇淛《五杂俎》
        《后汉书·樊英传》《湖南文征》序
        《梁书·范云传》《诸葛亮传略》
        《千轴不如一书》《宋史·王鼎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