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黄门监魏知古, 本起小吏, 因姚崇引荐, 以至同为相, 崇意轻之。无何, 知古拜吏部尚书, 知东都选事, 崇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 崇二子分司东都, 恃其父有德于知古, 颇招权请托;知古归, 悉以闻。他日, 上从容问崇:“卿子才性何如?今何官也?”崇揣知上意, 对曰:“臣有三子, 两在东都, 为人多欲而不谨;是必以事干魏知古, 臣未及问之耳。”上始以崇必为其子隐, 及闻崇奏, 喜问:“卿安从知之?”对曰:“知古微时, 臣卵而翼之。臣子愚, 以为知古必德臣, 容其为非, 故敢干之耳。”上于是以崇为无私, 而薄知古负崇, 欲斥之。崇固请曰:“臣子无状, 挠陛下法, 陛下赦其罪, 已幸矣;苟因臣逐知古, 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 累圣政矣。”上久乃许之。辛亥, 知古罢为工部尚书。 姚崇尝有子丧, 谒告十余日, 政事委积, 怀慎不能决, 惶恐, 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 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 须臾, 裁决俱�。挠械蒙�, 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 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 犹能没身。公所为法, 随复更之, 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 投笔曰:“救时之相, 岂易得乎!” 姚崇无居第, 寓居罔极寺, 以病痁谒告。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 日数十辈。源乾曜奏事或称旨, 上辄曰:“此必姚崇之谋也。”或不称旨, 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乾曜常谢实然。每有大事, 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癸卯, 乾曜请迁崇于四方馆仍听家人入侍疾上许之崇以四方馆有簿书非病者所宜处固辞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 (选自《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一卷)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知东都选事 知:主持, 主管 B.以为知古必德臣 德:恩惠, 恩德 C.而薄知古负崇 �。呵崾�, 看不起 D.知古微时, 臣卵而翼之 微:地位卑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上始以崇必为其子隐 知古罢为工部尚书 B.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 此必姚崇之谋也 C.上始以崇必为其子隐 朕以天下事委姚崇 D.今何官也 何不与姚崇议之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表现名相姚崇高超的行政能力的一组是(3分) ①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官 ②是必以事干魏知古 ③崇既出, 须臾, 裁决俱尽 ④此必姚崇之谋也 ⑤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 ⑥救时之相, 岂易得乎 A.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②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上召见姚崇时问及姚崇儿子的有关情况, 表现了对姚崇的了解和信任。 B.皇上以为姚崇“必为其子隐”, 姚崇料到皇上问话的深意, 所以主动在皇上面前表示自己和两个儿子势不两立。 C.姚崇认为自己的儿子“挠陛下法”不应“因臣逐知古”。皇上却认为知古有负于姚崇, 因而瞧不起知古。 D.源乾曜奏事或称旨, 皇上说:“此必姚崇之谋也。”或不称旨, 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这些话重在说明皇上对源乾曜很不满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4分) 乾曜请迁崇于四方馆仍听家人入侍疾上许之崇以四方馆有簿书非病者所宜处固辞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为人多欲而不谨;是必以事干魏知古(3分) (2)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 日数十辈。(3分) 5.B (动词, 感恩。) 6.B(B助词,的; A介词, 替∕动词, 做;C动词, 认为∕介词, 把。D代词, 什么∕副词, 为什么) 7.A (①姚崇轻视不信任知古②姚崇料到皇上问话的意图, 机变的表现⑥姚崇自我得意的话, ①②⑥不是表现高超的行政能力) 8.C (A、不能表现皇上对姚崇了解和信任;B、没有与两个儿子势不两立;D、这些话表现皇上对姚崇的器重。) 9.(1)乾曜请迁崇于四方馆/仍听家人入侍疾/上许之/崇以四方馆有簿书/非病者所宜处/固辞/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 (2)①他们为人欲望很大, 行为也很不检点;现在他们一定是有事私下嘱托魏知古。 ②玄宗屡次派使者询问他的日常饮食起居状况, 每日竟达数十次之多。 【参考译文】: 黄门监魏知古本是小吏出身, 凭借着姚崇的引荐, 才与姚崇同朝为相, 姚崇内心里有些轻视他。没多久魏知古被授予吏部尚书职务, 负责主持东都洛阳的官吏铨选之事, 姚崇却另派吏部尚书宋在门下省负责审定吏部、兵部注拟的六品以下职事官。魏知古因此对姚崇十分不满。 姚崇的两个儿子在分设于东都洛阳的中央官署任职, 倚仗其父对魏知古有恩, 大肆揽权, 为他人私下向魏知古求官;魏知古回到长安后, 把这些事全都告诉了玄宗皇帝。过了几天, 玄宗漫不经心地向姚崇问道:“您的儿子才干品性怎么样?现在担任什么官职�。俊耙Τ绱搅诵诘男乃�, 便回答说:“臣有三个儿子, 其中有两个在东都任职, 他们为人欲望很大, 行为也很不检点;现在他们一定是有事私下嘱托魏知古, 只不过是臣没有来得及去讯问他们而已。“唐玄宗原先以为姚崇一定会为他的儿子隐瞒, 在听了他的这番回答之后, 高兴地问道:“您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呢?“姚崇回答说:“在魏知古地位卑微之时, 臣曾经多方关照他。臣的儿子非常愚鲁, 认为魏知古一定会因此而感激臣, 从而会容忍他们为非作歹, 所以才敢于向他求取请托。“唐玄宗因此而认为姚崇 公正无私, 而看不起魏知古的忘恩负义, 想要罢黜他的职务。姚崇坚决地请求玄宗不要这样做, 他说:“此事乃是臣的两个儿子有罪, 破坏了陛下的法度, 陛下赦免他们的罪过, 臣已经是感到万幸了;如果由于臣的缘故而斥逐魏知古, 天下的人们一定会认为陛下是在偏袒臣, 这样会累及圣朝的声誉。“唐玄宗沉吟了很久才答应了他的请求。辛亥(二十五日), 魏知古被免去相职, 改任工部尚书。 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 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 卢怀慎无法决断, 感到十分惶恐, 入朝向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 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姚崇假满复出之后, 只用了一会儿功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 不禁面有得意之色, 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道:“我作宰相, 可以与历史上那些宰相相比?“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相比, 谁更好些?“齐浣回答说:“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 起码也做到终身实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 似乎比不上他们。“姚 崇又问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齐浣回答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十分高兴, 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一位救时宰相, 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 姚崇自己没有住宅, 寓居在罔极寺中, 因身患疟疾向玄宗请假, 玄宗屡次派使者询问他的日常饮食起居状况, 每日竟达数十次之多。源乾曜上奏言事时, 每当他的回答符合玄宗的旨意, 玄宗总是说:“这一定是姚崇的主意。“如果有时的回答不符合玄宗的旨意, 玄宗就说:“你为什么不事先与姚崇商量一下呢!“源乾曜也常常向玄宗道歉, 承认确实是如此。朝中一有大事, 玄宗就要让源乾曜到罔极寺询问姚崇的意见。癸卯(疑误), 源乾曜请求将姚崇从罔极寺搬到四方馆居�。⒆夹硭募沂羧牍菡樟纤牟。诖鹩α苏飧鲆�。姚崇认为四方馆内存有官署的文书, 不是病人应当居住的地方, 因此坚决推辞。唐玄宗对他说:“设置四方馆本来就是为官员服务的;朕安排您住进来, 是为国家考虑。朕恨不得让您住到宫里, 您还有什么可推辞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