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
| 史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13 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 吴伐陈。楚救陈, 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 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 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 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 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 大国也, 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 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 绝粮。从者�。苄�。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 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 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 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 譬使仁者而必信, 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 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 子贡入见。孔子曰:“赐, 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 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 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 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 颜回入见。孔子曰:“回,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 故天下莫能容。虽然, 夫子推而行之, 不容何�。蝗萑缓蠹�!夫道之不修也, 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 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蝗萑缓蠹�!”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 吾为尔宰.。”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匪兕匪虎, 率彼旷野”, 意为:不是犀牛不是老虎, 却沿着旷野而行。孔子用以形容他与弟子被围于野的困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B.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C.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D.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诸侯, 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仲尼, 孔子的字, 孔子名“丘”, “尼丘”为山名, “仲”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C.《诗》即《诗经》, 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三百首诗, 又称“诗三百”。
D.宰, 原指贵族的管家, 后也作县令别名, 如“家君作宰”, 本文为第一种含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为人正直, 不畏危难。他因批评陈国和蔡国国君的问题, 在陈蔡之间遭遇两国的围攻, 断绝粮食, 但依然坚持教学。
B.子路面对困境, 主张反省。他认为孔子的学说得不到当权者的信任, 有可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德行不够, 应该加以改进。
C.子贡面对困境, 主张妥协。他认为孔子的学说虽然确实非常伟大, 但为了便于让天下人接受, 应该适当降低一些要求。
D.颜回面对困境, 信念坚定。他认为即使不被接受, 孔子也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正道, 不被接受, 更能显出君子的品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楚, 大国也, 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 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5 分)
(2)虽然, 夫子推而行之, 不容何�。蝗萑缓蠹�!(5 分)
答案: 10.A
11.B
12.A
13.如今的楚国, 是个大国, 却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 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
虽然是这样, 老师还是要推行自己的学说, 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值得担心呢?不被接受, 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参考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三年, 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救援陈国, 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国和蔡国的边境上, 楚国便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正要前往拜见接受聘礼, 陈国、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贤人, 他所指责讽刺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长久地停留在我们陈国和蔡国之间, 大夫们的施政措施、所做所为都不合仲尼的意思。如今的楚国, 是个大国, 却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 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双方就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 粮食也断绝了。跟从的弟子饿病了, 站都站不起来。孔子却还在不停地给大家讲学, 朗诵诗歌、歌唱、弹琴。
这时子贡的脸色也变了。孔子说:“赐�。闳衔沂遣┭考堑娜寺�?”子贡回答说:“是的。难道不对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种基本原则贯穿于全部学说之中的。”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不高兴。便叫来子路问道:“《诗经》上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 然而它却排徊在旷野上’, 难道是我们的学说有什么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呢?”子路说:“大概是我们的德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想必是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放我们通行。”孔子说:“有这样的话吗?仲由�。偈褂腥实碌娜吮囟苁谷诵湃�, 哪里还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呢?假使有智谋的人就能畅行无阻, 哪里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呢?”
子路退出, 子贡进来见孔子。孔子对子贡说:“难道是我们的学说有有什么不对吗?我们为什么落到这种地步呢?”子贡说:“老师的学说博大到极点了, 所以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老师。老师何不稍微降低一些您的要求呢?”孔子说:“赐�。玫呐┓蛩淙簧朴诟�, 但他却不一定有好的收获;好的工匠虽然有精巧的手艺, 但他却未必能使人们都称心如意。有修养的人能修明自己的学说, 用法度来规范国家, 用道统来治理臣民, 但不一定被世人所接受。现在你不去研修自己的学说, 反而追求苟合取容。赐�。愕闹鞠蛱辉洞罅�。”
子贡出去之后, 颜回进来见孔子。孔子说:“回�。训朗俏颐堑难涤惺裁床欢月�?我们为什么落到这种地步呢?”颜回说:“老师的学说博大到极点了, 所以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老师。虽然是这样, 老师还是要推行自己的学说, 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可担心呢?不被接受, 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一个人不研修自己的学说, 那才是自己的耻辱。至于已下大力研修的学说不被人所用, 那是当权者的耻辱了。不被天下接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接受, 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孔子听了欣慰地笑着说:“是这样的�。昭盏男』镒�!假使你有很多钱财, 我愿意给你做管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