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魏书·封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封轨, 字广度, 勃海穆县人。沉谨好学, 博通经传。与光禄大夫武邑孙惠蔚同志友善, 惠蔚每推轨曰:“封生之于经义, 非但章句可奇, 其标明纲格, 统括大归, 吾所弗如者多矣。”善自修洁, 仪容甚伟。或曰:“学士不事修饰, 此贤何独如此?”轨闻, 笑曰:“君子整其衣冠, 尊其瞻视, 何必蓬头垢面, 然后为贤?”言者惭退。太和中, 拜著作佐郎, 稍迁尚书仪曹郎中, 兼员外散骑常侍。衔命高丽, 高丽王云恃其偏远, 称疾不亲受诏。轨正色诘之, 喻以大义, 云乃北面受诏。先是, 契丹虏掠边民六十余口, 又为高丽拥掠东归。轨具闻其状, 移书征之, 云悉资给遣还。有司奏轨远使绝域, 不辱朝命, 权宜晓慰, 边民来苏, 宜加爵赏。世宗诏曰:“权宜征口, 使人常体, 但光扬有称, 宜赏一阶。”转考功郎中, 除本郡中正。勃海太守崔休入为吏部郎, 以兄考事干轨。轨曰:“法者, 天下之平, 不可以旧君故亏之也。”休叹其守正。轨在台中, 称为儒雅。奏请遣四门博士明经学者, 检试诸州学生。诏从之。寻除国子博士, 加扬武将军。假通直散骑常侍, 慰劳汾州山胡。寻以本官行东郡太守。迁前军将军、行夏州事。好立条教, 所在有绩。转太子仆射, 迁延尉少卿, 加征虏将军。卒, 赠右将军、济州刺史。初轨深为郭祚所知常谓子景尚曰封轨高绰二人并干国之才必应远至吾荐此二公/非直为国进贤/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其见重如此。轨既以方直自业, 高绰亦以风概立名。尚书令高肇拜司徒, 绰送迎往来, 轨竞不诣。绰顾不见轨, 乃遽归, 曰:“吾一生自谓无愆规矩, 今日一举措, 不如封生远矣。”轨以务德慎言, 修身之本;奸回谗佞, 世之巨害, 乃为《务德》《慎言》《远佞》《防奸》四戒, 文多不载。
          (节选自《魏书·封轨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轨深为郭祚所知/常谓子景尚曰/封轨/高绰二人/并干国之才/必应远至吾/荐此二公/非直为国进贤/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
        B.初/轨深为郭祚所知/常谓子景尚/曰封轨高绰二人/并干国之才/必应远至/吾荐此二公/非直为国进贤/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
        C.初/轨深为郭祚所知/常谓子景尚曰/封轨/高绰二人/并干国之才/必应远至/吾荐此二公/非直为国进贤/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
        D.初/轨深为郭祚所知/常谓子景尚曰/封轨高绰二人/并干国之才/必应远至/吾荐此二公/非直为国进贤/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传, 古代诸子百家典籍及解释经文的书, 如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古代设官分职, 各有专司, 故称有司, 如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C.博士, 古代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也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 本文指学官名。
        D.赠, 指古代皇帝为已死官员及其亲属加封, 文中“赠右将军”即死后追封为右将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封轨通晓经传, 深受好友称赞。他与光禄大夫孙惠蔚志趣相投, 交情深厚, 惠蔚经常举荐他为官, 赞他对经义具有独到的见解, 自愧不如。
        B.封轨不辱使命, 出使光大国威。他奉命出使高丽, 对高丽王的不敬严厉责斥, 晓喻大义, 终使高丽王北面受诏, 还解救回先前被掳走的边民。
        C.封轨恪守正道, 维护法律公平。他任渤�?ぶ姓�, 原渤海太守崔休为其兄考核的事请托于封轨, 封轨不以旧上司之故违背法律, 拒绝了请托。
        D.封轨为人方直, 注重涵养德行。尚书令高肇升任司徒, 他不登门恭贺;他还主张养德慎言, 远奸避佞, 著有《务德》《慎言》《远佞》《防奸》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子整其衣冠, 尊其瞻视, 何必蓬头垢面, 然后为贤?
        (2)吾一生自谓无愆规矩, 今日举措, 不如封生远矣。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12分)
        (一)文言文阅读(9分)
        10.(3分)C(A项“吾”应该属下, 做下句主语。B项“谓……曰”常用固定结构, 不应该断开。D项“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为递进关系后面分句, 结构与前面相同, 中间不可断开。原文标点应为:初, 轨深为郭祚所知, 常谓子景尚曰:“封轨、高绰二人, 并干国之才, 必应远至。吾荐此二公, 非直为国进贤, 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 
        11.(3分)A(此处的“经传”特指古代儒家典籍及解释经文的书) 
        12.(3分)A(“经常举荐他为官”错, 文中“推”的意思是“指出优点”)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封轨, 字广度, 渤海县人。稳重谨慎, 喜欢学习, 广泛通晓儒家经典传文。他同光禄大夫武邑人孙惠蔚志趣相投友善交好, 孙惠蔚常常称赞封轨说:“封生对于经书义理, 不但章节句读分析精妙, 而且能明确标示出纲要和格式, 概括旨意和要领, 我不如他的地方很多啊。”封轨注重仪容的整齐洁净, 姿貌魁伟。有人说:“学士不应注重梳妆打扮, 这位贤者为何独独这样呢?”封轨听到后, 笑着说:“君子应当整饰衣服礼帽, 重视自己的外貌(形象), 为什么一定要头发蓬乱, 满脸污垢, 如此才称为贤者呢?”说话的人听后羞愧地离开。太和年间, 授予著作佐郎, 不久升任尚书仪曹郎中, 兼任员外散骑常侍。受命出使高丽, 高丽王高云自恃地处偏远, 声称有病不亲自接受皇帝诏命。封轨严正地责问他, 对他晓喻大义, 高云才肯面朝北方接受诏书。这以前, 契丹人掳掠魏国边民六十余人, 这些人又被高丽抢掠带回东边。封轨详尽向朝廷报告此事, 并发送公文向高丽王求�。呃鐾醴⒏镒嗜克突�。主管官上奏说封轨出使远邦, 不辱朝廷使命, 临时变通处置, 劝说安抚藩国君主, 把边民解救回国, 应当予以封赏。世宗下诏说:“封轨随机应变, 责求归还掳走的边民, 本是使者应做的事情, 只是光大国威受到称赞, 应该赏赐升官一级。”于是调任考功郎中, 后来授予本郡中正。渤海太守崔休被调入朝中任吏部郎, 为他哥哥政绩考核的事向封轨请托。封轨说:“法规, 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不可因为旧上司的缘故就违背法律规定。”崔休赞叹他恪守正道。封轨在台省中, 被称为儒雅之士。封轨上奏请求朝廷派遣四门博士中通晓经学的人, 检验查看各州学生。皇帝听从他的意见颁发诏书。不久, 被授任国子博士, 加封扬武将军。又代理通直散骑常侍, 前往汾州慰劳山胡。不久, 以本官兼任东郡太守, 又升任前军将军、行夏州事。封轨喜欢制定法规教令, 任官的地方多有政绩。后转任太子仆射, 转任廷尉少卿, 加封征虏将军。去世之后, 追赠为右将军、济州刺史。当初, 封轨深受郭祚赏识, 郭祚常对他的儿子景尚说:“封轨、高绰二人, 都是治理国家的人才, 必定会成大器。我举荐这两个人, 不只是为国进用贤能, 也是为你们的将来铺设桥梁啊。”封轨被看重就像这样。封轨既以方正刚直自守本分, 高绰也以风度气概树立名声。尚书令高肇被授予司徒时, 高绰前去拜访�:�, 封轨竟然没有到场。高绰环顾不见封轨, 就连忙回家, 说:“我一生自认为没有违背规矩, 今天这般行为, 远不如封生啊。”封轨认为注重德行谨慎言谈是涵养德性的根本, 奸恶邪僻谗佞巧语谄媚是世间极大的祸害, 于是撰写《务德》《慎言》《远佞》《防奸》四戒, 这些文字大多没有记载下来。



        相关文言文练习
        《魏书·李冲列传》《魏书·崔光韶传》
        《魏书·高允传》《魏书·刘休宾传》
        《魏书·张衮传》《魏书·温子升传》
        《魏书·于烈传》(二)《魏书·崔挺传》
        《魏书·长孙肥传》《魏书·胡叟传》
        《魏书·元彧传》《魏书·贾思伯传》
        《魏书·卢渊传》《魏书·淳于诞传》
        《魏书·杨大眼传》《魏书·司马楚之传》
        《三国志·魏书·曹休传》《魏书·王肃传》
        《魏书·张济传》《魏书·阳固传》
        《魏书·张蒲传》《魏书·安同传》
        《魏书·崔玄伯传》《魏书·安丰王元猛传》
        《黄生借书说》(二)《周节妇传》
        《明史·郑赐传》《游沙湖》
        刘基《苦斋记》(一)《爱莲说》(三)
        《晏殊初仕》《宋史·吕端传》
        《明史·熊廷弼传》《爱莲说》《芙蕖》
        《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唐雎不辱使命》
        《丞相牛公应举》《愚公移山》
        《墨池记》《明史·刘基传》(二)
        《六一居士传》《司马穰苴列传》
        《西湖七月半》韩愈《马说》
        《桃花源记》《爱莲说》(四)
        《大道之行也》谢肇淛《五杂俎》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