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后汉书·黄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汉书

        黄香传  


          黄香字文强, 江夏安陆人也①。年九岁, 失母, 思慕憔悴, 殆不免丧, 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 太守刘护闻而召之, 署门下孝子, 甚见爱敬。香家贫, 内无仆妾, 躬执苦勤, 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 究精道术, 能文章, 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初除郎中, 元和元年②, 帝诏香诣东观, 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 及归京师, 时千乘王冠, 帝会中山邸③, 乃诏香殿下, 顾谓诸王曰:“此, ‘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诏诣安福殿言政事, 拜尚书郎, 数陈得失, 赏赉增加, 尝独止宿台上④, 昼夜不离省闼⑤, 帝闻善之。  
          ……  
          延平元年, 迁魏郡太守, 郡旧有内外园田, 常与人分种, 收谷岁数千斛, 香曰:“《田令》‘商者不农’, 《王制》‘仕者不耕’, 伐冰食禄之人⑥, 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 课令耕种, 时被水年饥, 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 助官禀贷, 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 数月, 卒于家。  
          所著赋、笺、奏、书、令, 凡五篇。子琼, 自有传。  
          ——选自《后汉书·文苑列传七十上》  
          〔注释〕①江夏:古代郡名, 今属湖北省。 ②元和:东汉章帝年号(公元84年)。③邸(dǐ):古代侯王在京城的任所。 ④台:古代官署名。 ⑤�。赫饫镏干惺槭�。�。偈鹈�。 ⑥延平:东汉殇帝年号(公元106年)。⑦伐冰食禄之人:指做官的人。伐冰, 凿冰。《礼记·大学》:“伐冰之家, 不畜牛羊。”朱熹注:“伐冰之家, 卿大夫以上, 丧祭用冰者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除郎中除:任命, 授职。  
          B.时千乘王冠冠:位居第一。  
          C.助官禀贷禀:给与谷物, 同“廪”。  
          D.后坐水潦事坐:因犯……罪或错误。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乃诏香殿下  
          知彼知己, 胜乃不殆  
          B.乡人称其至孝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C.乃悉以赋人  
          譬若以肉投馁虎, 何功之有哉  
          D.数月, 卒于家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 全都表现黄文强忠孝仁爱、严于律己的一组是()  
          ①年九岁, 失母, 思慕憔悴, 殆不免丧……  
          ②年十二, 太守刘护闻而召之, 署门下孝子, 甚见爱敬。  
          ③香家贫, 内无仆妾, 躬执苦勤, 尽心奉养。  
          ④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⑤拜尚书郎, 数陈得失……  
          ⑥延平元年, 迁魏郡太守。  
          ⑦香曰:“……伐冰食禄之人, 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 课令耕种。  
          ⑧后坐水潦事免, 数月, 卒于家。  
          A.①②⑤⑦B.①③⑤⑦  
          C.②③⑥⑧D.③④⑤⑧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黄文强为人至孝, 躬执苦勤, 而且博学经典, 究精道术, 文章写得好, 所以不仅深受太守刘护爱敬, 而且得到皇上器重, 任用郎中之职。  
          B.黄文强当尚书郎时, 多次向皇上陈述政事得失, 而且常住官署, 勤奋学习, 努力工作, 因此得到皇上称赞和赏赐。  
          C.延平元年, 东汉易主, 黄文强被贬为魏郡太守, 但他仍然爱民如子, 把郡中旧有的内外园田分给百姓耕种, 在饥荒时又把自己的俸禄和受到的赏赐分发给贫穷的灾民。  
          D.因为水灾之事, 黄文强被罢免了魏郡太守的官职, 过了几个月便死于家中。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十二, 太守刘护闻而召之, 署门下孝子, 甚见爱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诏诣安福殿言政事, 拜尚书郎, 数陈得失, 赏赉增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 助官禀贷, 荒民获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B(应释为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20岁举行冠礼, 表示已经成人。)  
          2.D(两个“于”分别释作“在”, 介词;“被”, 介词。A项中的两个“乃”都释作“就”, 副词。B项中的两个“其”都释作“他”, 代词。C项中的两个“以”都释作“把”, 介词。)  
          3.B(②是简介刘护因黄文强至孝而召来, 并署门下孝子的情况。④是皇上对黄文强的赞扬。⑥是对黄文强调职的说明。⑧是对黄文强最后遭遇的交代。)  
          4.C(“迁魏郡太守”中的“迁”是调动官职, 非降职, 故错。)  
          5.(1)十二岁时, 太守刘护听说了他的表现, 就召他为自己门下的孝子, 极受爱护和看重。  
          (2)后来应召到安福殿谈论政事, 被授予尚书郎, (他)多次向皇上陈述政事得失, (皇上对他的)赏赐增多。  
          (3)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富裕人家(也都)各自拿出救济粮, 帮助官府发给(灾民), 灾民得到生命安全。  


        参考译文: 
           黄香, 字文强, 是江夏安陆人。九岁的时候, 母亲去世, 他思念母亲面容憔悴, 始终为母亲守丧, 乡里人称赞他特别孝顺。十二岁的时候, 太守刘护听说了他的表现, 召他为自己门下的孝子, 对他非常爱护和看重。黄香家中贫苦, 没有仆人, 凡事都自己亲身去做, 吃苦耐劳, 尽心奉养家人。最终博学经书典籍, 精研道术, 能写文章, 京城人称赞他是“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起初被授予郎中, 元和元年, 肃宗亲自下诏让黄香到东观, 去读没有读过的书。黄香后来告假回家, 等到回到京城, 当时正赶上千乘王加冠, 皇上在中山官邸会见群臣, 就令黄香到殿下, 皇帝对诸王说:“这就是所说的‘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啊。”左右人没有不对黄香另眼相看的。后来应召到安福殿谈论政事, 被授予尚书郎官职, 多次向皇上陈述政事得失, 皇帝对他的赏赐增加, 曾经独自一人住在尚书官署, 昼夜不出官署大门, 皇帝听到后非常赞赏他。
            延平元年, 黄香调任魏郡太守。郡内原有内外园田, 常分给人种, 每年能收获谷粮几千斛。黄香说:“《田令》规定, ‘商人不务农’, 《王制》规定‘做官的人不耕田’, 做官吃国家俸禄的人, 不应和百姓争利益。”于是全都把这些地分给百姓, 督促他们耕种, 当时遇到水灾百姓挨饿, 黄香就把自己的俸禄和所得到的赏赐分发给穷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郡内富裕人家也都各自拿出救济穷人的粮食, 帮助官府分发给灾民, 灾民得以保全。后来, 因为水灾事被免官, 几个月后死在家中。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后汉书·逸民列传》
        《后汉书·陈蕃传》《后汉书·桓谭传》
        《后汉书·樊英传》《后汉书·盖勋传》
        《渤海鲍宣妻者》《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传》
        《后汉书·何敞传》《后汉书·梁统列传》
        《后汉书·孔奋传》《后汉书·王丹传》
        《后汉书·徐稚传》《后汉书·孔僖传》
        《后汉书·左雄传》《后汉书·李通列传》
        《后汉书·李云传》《后汉书·马援传》
        《后汉书·冯鲂传》《后汉书·阴兴传》
        《后汉书·刘般传》《后汉书·张鲁传》
        《后汉书·孙程传》《后汉书·朱祐传》
        王若虚《焚驴志》《零陵三亭记》
        《宋史·欧阳修传》戴名世《河墅记》
        《辽史·韩延徽传》方良永《厓门吊古记》
        《清史稿·李文耕传》《元史·宋子贞传》
        《南史·吕僧珍传》《宋史·叶衡传》
        《关木匠传》《汉书·丙吉传》
        《明史·平安传》《宋史·杨亿传》
        归有光《庄氏二子字说》颜元《漳南书院记》
        苏轼《墨妙亭记》《宋史·毕再遇传》
        李贽《赞刘谐》《三国志·邴原戒酒》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葛洪《匡衡凿壁借光》
        《青文胜为民请命》全祖望《金农与苍头》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