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梁氏亡乱》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初, 王僧辩与陈霸先共灭侯景, 僧辩居石头城, 霸先在京口, 僧辩推心待之。及僧辩纳贞阳侯渊明霸先遣使苦争之往返数四僧辩不从霸先窃叹谓所亲曰武帝子孙甚多唯孝元能复仇雪耻其子何罪, 而忽废之!吾与王公并处托孤之地, 而王公今改图, 外依戎狄, 援立非次, 其志欲何所为乎?”乃密具袍数千及锦彩金银为赏赐之具。会有告齐师大举至寿春将入寇者, 僧辩遣江旰告霸先, 使为之备。霸先因是留旰于京口, 欲袭僧辩。壬寅, 召部将侯安都、周文育、徐度、杜棱谋之。棱以为难, 霸先惧其谋泄, 以手巾绞棱, 闷绝于地, 闭于别室。部分将士, 分赐金帛, 使徐度、侯安都帅水军趋石头, 霸先帅马步会之, 是夜, 皆发, 召杜棱与同行。知其谋者, 唯安都等四将, 外人皆以为江旰征兵御齐, 不之怪也。
        甲辰, 安都引舟舰将趣石头, 霸先控马未进, 安都大惧。骂霸先曰:“今日作贼, 事势已成, 生死须决, 在后欲何所望, 若败, 俱死, 后期得免斫头邪!”霸先曰:“安都嗔我!”乃进。安都至石头北门, 入女垣内, 众随而入, 进及僧辩卧室, 霸先兵亦自南门入。僧辩方视事, 外白有兵, 俄而兵自内出, 僧辩遽走。遇子顗, 帅左右数十人苦战不敌, 就执。霸先曰:“我有何辜, 公欲与齐师赐讨?”且曰:“何意全无备?”僧辩曰:“委公北门, 何谓无备?”是夜, 霸先缢杀僧辩父子。前青州刺史程灵洗帅所领救僧辩, 力战于石头西门, 军败, 霸先遣使招谕, 久之乃降。霸先深义之, 权摄兰陵太守, 使助防京口。乙巳, 霸先为檄布告中外, 列僧辩罪状, 曰:“今所指, 唯王僧辩父子兄弟, 其馀亲党, 一无所问。”
        注:贞阳侯渊明:梁武帝萧衍之侄。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梁氏亡乱》)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是(3分)
        A.及僧辩纳贞阳侯渊明/霸先遣使苦/争之往返数四/僧辩不从/霸先窃叹/谓所亲曰/武帝子孙甚多/唯孝元能复仇雪耻/
        B.及僧辩纳贞阳侯渊明/霸先遣使苦争之/往返数四/僧辩不从/霸先窃叹/谓所亲曰/武帝子孙甚多/唯孝元能复仇雪耻/
        C.及僧辩纳贞阳侯渊明/霸先遣使苦/争之往返数四/僧辩不从霸先/窃叹/谓所亲曰/武帝子孙甚多/唯孝元能复仇雪耻/
        D.及僧辩纳贞阳侯渊明/霸先遣使苦争之/往返数四/僧辩不从霸先/窃叹/谓所亲曰/武帝子孙甚多/唯孝元能复仇雪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头城:本是孙权依清凉山石壁所修建的一处军事要塞, 后在广义上可作为南京别称。
        B.戎狄: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称谓。“戎”在我国西部, “狄”在我国北方。文中指北齐。
        C.壬寅:文中指干支纪日法, 以十二天干和十地支两两相配来纪日, 也可用于纪年纪月。 
        D.权摄:指暂代官职。在古汉语中, 表示代理官职意思的词还有“守”“假”“署”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僧辩真心地对待陈霸先, 但在王僧辩废掉孝元帝之子、扶立萧渊明后, 陈霸先对他有了猜忌。
        B.在陈霸先将偷袭王僧辩时, 外人误以为是江旰在征调军队抵抗北齐, 对出兵举动都不觉得奇怪。  
        C.攻打石头城时, 陈霸先率兵与侯安都等人会合, 然后与侯安都率领士卒分别从北门、南门攻入。
        D.王僧辩被杀后, 陈霸先发表檄文列举其罪行, 指明自己讨伐的是王家父子兄弟, 与其他人无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安都引舟舰将趣石头, 霸先控马未进, 安都大惧。(4分)
        僧辩方视事, 外白有兵, 俄而兵自内出, 僧辩遽走。(4分)
        14. 老子曰:“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为了击败权臣王僧辩, 陈霸先出兵前做了哪些周密安排?(3分)
         
         
         
        答案:
        10.B
        【解析】分析句意可知, “苦”修饰“争之”, 排除A、D;“窃叹”的主语是“霸先”, 所以“霸先”前断开, 排除C, 选B。
        11.
        C
        【解析】“十二天干和十地支”有误, 应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故选C
        12.
        C
        【解析】根据“安都至石头城北, 入女垣内, 众随而入”“霸先兵亦自南门入”知道从北门攻入的是侯安都及其士兵, 从南门攻入的是陈霸先的士卒。故选C。
        13.
        (侯)安都率领船队奔赴石头城, 陈霸先勒马停止前进(控制着马停止前进), 侯安都非常惊恐。
        【解析】引:率领, 见《项羽之死》中“项王乃复引兵向东”。趣:趋向, 奔赴, 见《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 控:勒马, 控制, 操控。三个翻译点各1分, 句意通畅1分。
         
        王僧辩正在处理事务, 外面禀告说有士兵偷袭, 过了一会有士兵从内室(里面)冲出来, 王僧辩急忙逃跑。
        【解析】视事:处理事务, 办公, 见《张衡传》中“视事三年”。白:告诉, 禀告, 见《孔雀东南飞》中“便可白公姥”。遽:急忙、突然, 见《祭十二郎文》中“孰谓女遽去吾而殁乎”。三个翻译点各1分, 句意通畅1分。
        14.
        准备物资, 发兵前分赐以鼓舞人心。
        控制江旰, 致后面发兵之时无人怀疑。
        禁闭杜棱, 防偷袭消息走露。(每点一分, 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 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 概括能力。一是抓住题干中的“发兵之前”字眼, 二是明确题干中的“周密安排”, 然后在相关内容中提取答案。
         参考译文:
        当初, 王僧辩和陈霸先共同消灭了侯景, 王僧辩居住在石头城, 陈霸先居住在京口, 王僧辩推心置腹地对待陈霸先, 等到王僧辩迎纳贞阳侯萧渊明为帝时, 陈霸先派使者苦苦劝阻, 争辩不休, 使者为此在石头城和京口往返了几趟, 王僧辩不听陈霸先的劝说。陈霸先私下叹息, 对他的亲信说:“武帝的子孙很多, 只有孝元帝能平定侯景之乱, 为祖宗报仇雪耻。他的儿子有什么罪, 为什么突然就废了他?我和王公僧辩共同处于先帝托孤的重臣的地位, 而王公现在改变主意, 对外依附戎狄之邦, 不按次序扶立天子, 他的志向是什么呢?”于是秘密准备了几千件战袍和丝帛金银等作为赏赐部下的物品。正好这时有人来报告, 北齐军队进行大调动, 已经到达了寿春, 将要进犯。王僧辩派江旰通知陈霸先, 让陈霸先有所戒备。陈霸先借这个机会把江旰扣留在京口, 想举兵袭击王僧辩。壬寅(二十五日), 陈霸先召集部将侯安都、周文育、徐度、杜棱一起谋划这件事。杜棱认为这事很难进行, 陈霸先害怕秘密泄漏, 用手巾绞住杜棱, 使他晕倒在地上, 然后把他关在另一间屋子里, 给部分将士分赐金银丝帛, 派徐度、侯安都率领水军直逼石头城, 陈霸先自己率领骑兵、步兵与他们会合。当天夜里, 各路兵马都出发了, 召来杜棱随军同行。知道这次进军的真正目的的人, 只有侯安都等四个将领, 外人都以为是江旰在征调军队抵抗北齐的进犯, 对军队的出动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甲辰(二十七日), 侯安都率领船队奔赴石头城, 陈霸先勒马停止前进, 侯安都非常惊恐, 就大骂陈霸先:“今天我们造反, 事到临头, 已经无法挽回了, 生死关头必须作出决断, 你拖在后面, 还想存什么念头?如果失败, 我们都得死, 留在后头就能免去砍头吗?”陈霸先说:“侯安都责怪我呢!”于是进兵。侯安都到了石头城的北门, 从城墙进入, 众人随着他入城, 一直进到王僧辩的卧室。陈霸先的队伍也从南门攻入了。王僧辩正在处理事务, 外面禀告说有士兵偷袭, 过了一会儿有士兵从内室(里面)冲了出来, 王僧辩急忙逃跑, 遇到儿子王顗, 父子二人率领身边几十人苦战, 力竭不敌被抓住。陈霸先问道:“我有什么过错, 你想和北齐军队一起来讨伐我?”而且还问:“北齐军队来犯, 你为什么全无戒备?”王僧辩说:“派你扼据建康的北门, 怎么说我对北齐军队没有戒备?”当天夜里, 陈霸先把王僧辩父子两人绞杀了。前青州刺史程灵洗率领所部将士来救王僧辩, 在石头城西门奋力苦战, 兵败。陈霸先派使者前去招谕他, 过了很久, 他才投降了。陈霸先被程灵洗的义气深深感动, 让他暂代兰陵太守一职, 协助防守京口。乙巳(二十八日), 陈霸先发布檄文, 通告朝廷内外, 列举王僧辩的罪过, 并且在檄文中还说:“我今天要讨伐的, 只是王僧辩父子兄弟, 至于其他王氏亲戚党羽, 一概不加问罪。”
         



        相关文言文练习
        《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三)
        《通鉴纪事本末·刘渊据平阳》《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三)
        《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通鉴纪事本末·明帝奢靡》
        《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通鉴纪事本末·梁孝王骄纵》
        《通鉴纪事本末·吐蕃请和》《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朔》
        《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二)《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七)
        《通鉴纪事本末·梁魏争淮堰》《通鉴纪事本末·南越称藩》(二)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三)《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六)
        《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通鉴纪事本末·邺都之变》
        《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二)《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二)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归汉》(二)《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
        《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灭后秦》(二)《通鉴纪事本末·魏灭蜀》
        《通鉴纪事本末·李克用归唐》《通鉴纪事本末·江左经略中原》
        《通鉴纪事本末·两税制弊》《通鉴纪事本末·太宗易太子》
        《通鉴纪事本末·马后抑外家》(二)《通鉴纪事本末·南越称藩》
        《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二)《通鉴纪事本末·庞勋之乱》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归汉》《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二)
        《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蜀》《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
        《通鉴纪事本末·汉武帝惑神怪》《通鉴纪事本末·魏博归朝》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渔阳》《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灭后秦》
        《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篡晋》《通鉴纪事本末·突厥叛唐》
        《通鉴纪事本末·两税之弊》《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五)
        《通鉴纪事本末·智伯请地于韩康子》《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二)
        《通鉴纪事本末·吴蜀通好》《通鉴纪事本末·仆固怀恩之叛》
        《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通鉴纪事本末·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